咱们再来讲英国人的故事,但英军在本文其实是配角。

左:英联邦第1师师长卡斯尔斯,右:英军第29旅旅长布罗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7月30日,英联邦第1师师长卡斯尔斯少将和第29旅旅长里基茨准将制定了一项计划,他们决定施展一个计谋,从当面的志愿军40军118师抓几个俘虏。

两个英国有为中年想出来的计谋是:

让皇家诺福克营(皇家诺福克郡团1营,简称皇家诺福克营)派出B连的一个排,部署到118高地去,然后就在118高地晃悠,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

两个有为青年认为,这么一支不合常规的小分队,必然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他们会派侦察兵来侦察,以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个有为青年得意地对手下说道:“而我们,就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长埃伯哈迪上尉率领B连的另外两个排躲在附近,等中国人来了,就悄悄地靠过去,抓他们的俘虏。而配属给B连的工兵负责佯攻,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以掩护实施包围的两个排。炮兵设置好火力歼击区,随时准备支援。”

两个有为青年说完后,下面的马屁精开始山呼万岁了:“卡斯老仙,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法驾中原。大英神教,战无不胜,卡斯教主,文成武德,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口号喊完,自然是埃伯哈迪上尉代表全体官兵表决心环节:

“马丁排长和属下奉了教主令旨,都说我二人多年来身受教主培养提拔,大恩难报。此番教主又将这件大事交在我二人身上,想到教主平时的教诲,我二人心中的血也要沸了。平日里属下一天不读教主宝训,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读了教主宝训,练武有长进,打仗有气力。这次亲得教主教诲,更觉精神大振,做事特别有劲,全身发热,似乎功力修为陡增十年。均想着教主算无遗策,不论派谁去擒拿中国人,仗着教主的威德,必定成功,教主所以派我二人去,那是无上的眷顾。”

30日晚19时03分,负责侦察的飞机发回信息:“中国人的阵地没有任何异常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充当诱饵的排紧张地握着手中的步枪,不停地观察着四周。黑暗中,是那么的幽静,没有中国人前来侦察的迹象。

突然间,枪声大作,充当诱饵的英军发现自己的四周都是闪烁的自动火力,而子弹是对着自己飞过来的。排长纳闷了,拿起脚本又看了一眼:“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瞬间,他扔掉脚本撒腿就往后跑:“Go,Go,Go!”

很快,连长埃伯哈迪看到了一些幸存者向他的位置跑来,讲述了刚刚发生的故事。埃伯哈迪“嗖”的一下就扔掉手中的卷烟:“全连防御,呼叫炮兵火力,更多的火力。”

一场混战后,在英军炮兵阻拦射击下,双方退出了战斗。事后英军询问幸存者具体情况,这些哥们哭着说:噢,SHIT,这帮当官的全是狗屎。当官的不是说中国人会来吗?对,他们没说错,中国人真来了。但他们不是说中国人只会派侦察兵吗?可去他特喵的吧。中国人来了整整一个连。我们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就把我们包围了。全是机关枪和冲锋枪,少说100多支。要不是排长反应快,我们也反应快,跟着排长就跑,那就全完了。这帮官老爷,全特么是狗屎。

于是,英军官方战史写道:“对面的中国团长没有派遣侦察巡逻队去调查118高地,而是派出了一个连,伏击的那个排在第一次遭遇中就被击溃了。

最终英军3死21伤,一个排被基本歼灭,偷鸡不成反而蚀了把米。

显然,少将和准将大人是有责任的。他们凭什么认定一个排在那晃悠,就会激发志愿军的好奇心?他们凭什么就认定好奇的志愿军只会派侦察兵去看一看?

从英军记载来看,在英军一个排充当诱饵的时候,我们这边已经制定好了围歼英国人的计划。就算要满足好奇心,可以先打死,没打死的活口再带回来审讯满足好奇心嘛。

但是少将和准将大人并不是主要责任人,他们只是在执行命令,而且是按照命令规定的范围执行。

范弗里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责任人,当然是中将大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

说范弗里特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英国人的文采,英军官方战史的作者写道:“1952年,范弗里特将军发现,与1951年相比,在政治行动的限制下生活并不容易。典型的是,他想站起来做事,打败敌人的阵列。1952年春天,在他指挥的第二年,他在加强防御方面找到了一些能量的出口。”

这段话真是有文采,比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强多了。

这段话说的是,在停战谈判的背景下,受到政治限制的范弗里特很无聊。

打仗的时候,一个将军很无聊,那就坏菜了。

如果是个没上进心的将军,那还没事;如果是个工作狂,那就完蛋了。他无聊啊,他要找事做,凸显存在感。

于是,1952年2月,他给下属各师下发了新的作战行动的计划书。行动叫做“蜗牛行动”,说白了很简单,“联合国军”所有部队停止一切行动,不准对中国人开枪开炮,坦克也窝家里不准出去,巡逻队也不准出去。这样,一定会引起中国人的好奇心,他们就会派部队来看看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趁机大量杀伤他们的人员,并抓俘虏。

后来,范弗里特还下了个指标,每个师每三天必须抓一个俘虏。

见手下的师长们大点其头,范弗里特高兴了:诸君努力,散会。

走出会场,少将们开始小声骂娘了:老头子是老糊涂了吧,我们什么都不做,中国人就好奇了?就会来打我们?

在这个问题上,参战各国的指挥官很轻易的达成了共识。

英军和新西兰炮兵装备的25磅炮

新西兰人说:我上个月拼命轰中国人的阵地,摧毁了他们很多掩体,现在命令我停止射击?你看着吧,中国人才没兴趣“好奇”呢,他们只会趁机修工事,然后把工事修到地下去,我再想摧毁它们就难了。

新西兰人的观点得到了其他人一致地赞同。几个美军师长一致指出:你说地下工事就对了。去年11月底,秋季大规模战斗结束后,老头子也很无聊,他不是命令大家让部队“通过进行伏击巡逻以抓获战俘,让军队在火药和敌人的气味中保持警觉”么?可结果呢?

加拿大人立即附和:就是,老头子根本不知道中国人修了大量的地道(虽然我们也不知道),那些地道四通八达,中国人往里面一钻就不见人影了,回头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我们的士兵根本不愿意进那些地道。还抓俘虏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挨黑枪了。

加拿大人刚说完,虎头虎脑的澳大利亚人没忍住:可是,我们的士兵进去过,那些地道并不是四通八达的。

加拿大旅的两名士兵

见自己的牛皮被戳破,加拿大人挽起袖子就准备扑上去:南方蛮子,我看你想挨揍。

美国人赶紧抱住他:别内讧,现在几个军长跟老头子是一条心的,整天催促我们打打打,抓抓抓。我们要团结。

还有的人考虑很长远,英国人认为:“随着天气变暖,范弗里特将军将寻求重返考虑不周的行动。”而这一次的“蜗牛行动”进一步加深了英国人的担忧。

是呀,范老爷子很无聊,而且他精力如此旺盛,哪天再来个突发奇想,那还了得。

所以,英国人想出来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与其让你瞎指挥,不如我自己先瞎指挥。

妙,真是绝妙。于是,英国人坚决抵制了范弗里特的新计划——对志愿军阵地纵深10公里的装甲突袭。这个计划实在太蠢了,中国人把阵地修得密不透风,还突击10公里,找死啊。

为了不让范老爷子不高兴,同时顺便抵制愚蠢的计划。英联邦第1师师长卡斯尔斯决定组织装甲力量进行阵前突击。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士兵们的敏锐,还能打击中国人,顺便完成范弗里特的任务——抓俘虏。

计划报上去之后,本来因为“蜗牛行动”遭受挫折的范老爷子又高兴起来:这就对了么,就得保持进攻意识。看到没有,这就叫倒逼,没有“蜗牛行动”的倒逼,下面的指挥官怎么会有这样的进取精神呢?

理想很美好,可现实很骨感。英军坦克兵认为:上面这些当官的难道不知道中国人在道路上布满了该死的地雷吗?这些当官的难道不知道笨重的百夫长在冬季结冰的斜坡上行动有多困难吗?

1952年,第5皇家龙骑兵卫队的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5皇家龙骑兵卫队刚到韩国,他们很不理解:我们才刚来,倒霉事怎么就摊上我们了呢?

A、C中队跟着英军第28旅参加“利物浦行动”,结果一头钻进了雷场,坦克们见势不妙,于是对着227高地一阵猛轰,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顺便宣布胜利完成任务,收队。B中队跟着第29旅参加“阿斯科特行动”,地面结冰,路太滑,一辆百夫长在爬坡时翻车了。正当英军琢磨着怎么让50吨的大家伙翻身而一筹莫展时,他们迎来了志愿军122毫米榴弹炮亲切的问候,接着75毫米反坦克炮加入战斗,一发炮弹“嗖”一声,钻进了一辆百夫长的炮塔。

但是,更倒霉的事还在后面。在随后的“耶户行动”中。行动还没开始,一个中队的军官就在侦察行军道路时不幸进了雷区,全部伤亡。开始行动后没多久,打头的50吨的百夫长顺利地走了,而第二辆把堤坝(英军选的前进道路)给压塌了。当后面的坦克像没头苍蝇一样嗡嗡乱转寻找道路时,志愿军炮弹的亲切问候又来了。一瞬间,一辆坦克就挨了10发。英军指挥官拼命在无线电里喊:“调头,掉头,跑跑跑。”而前锋坦克前进了1公里后:“???人呢?”

不幸的是,三辆慌不择路的百夫长一头撞进了雷区。于是,两辆坦克回收车奉命出动,前去营救。不幸的是,两辆回收车也失陷在雷区里。第二天,英国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出来三辆,另外两辆实在是弄不出了。

于是,坦克兵又骂骂咧咧了:官老爷们难道连战区道路状况都搞不清吗?

扫雷的英军工兵

基层官兵的抱怨,老爷们也许听到了,也许没听到,因为他们正忙,忙着抱怨更上头的老爷。

这帮哥们又碰头了。

“兄弟,你那情况怎么样?”

美3师:“‘蜗牛行动’第一天我就抓了个俘虏。”

“恭喜啊。”伴随着羡慕、敬佩、嫉恨的眼神,“可兄弟,那你为啥还愁眉苦脸的?”

“抓了1个,我失踪了10个。”

这......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上个月,帕特里夏公主轻步兵营出击了一次,伤亡76,没抓住中国人。他们都躲在坑道里,你怎么抓啊?”加拿大人眨着碧蓝的小眼睛,眼睛里水汪汪的。

加拿大人刚说完。“我呸。”澳大利亚人红着眼睛站了起来,“看你们戴笠那个蠢货(英军第28旅旅长、加拿大准将,日后的加军总参谋长,不要大惊小怪,韩军还有个低级军官叫林彪的,还有联队长叫韩信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打太不划算了,就你们的傻戴利非要坚持。”

看到出击最积极的澳大利亚人情绪失控了,美陆1师赶紧拉住他:“兄弟,都是自己人,别冲动。”

“我们冲上了高地,两个中国人躲在地洞里向我们开枪。我们原本可以轻易杀了他们,可傻戴笠非要抓活的。我们只好凿顶、爆破、扔手榴弹、烟熏、灌汽油,可是中国人就是不出来。然后我们听到了操作无线电的声音,炮弹飞过来了,3死34伤啊。为什么非要抓活的?”

韩军第1师团师团长朴林恒

美陆1师扶着澳大利亚人坐下,转头问角落里一个蜷缩着抱着膝盖的人:“嗨,韩国小子,前几天你的精锐第11联队去袭击中国人,情况怎么样?”

“33死193伤,33死193伤,33死193伤......”

看着韩国人只会目光呆滞重复着“33死193伤”,白人们露出怜悯的眼神:“可怜的小子,吓疯了,被中国人吓疯了。”

美陆1师看着英国人:“我们两家对面是什么部队啊?40军,我们都知道,Tiger,China Tiger,嗷...嗷...”

“会咬人的。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打?”

于是,英国人站了起来:“诸位同仁,这样下来不是办法,我们必须联合抵制。”

看着英军送上来的拒绝出击的报告,军长肯德尔暴跳如雷,可英国人毫不退缩。最后,惊动了新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导致了他的干预。被压迫的奴隶们成功抵制了暴政,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胜利,虽然只维持了一个礼拜。克拉克向范弗里特屈服了。暴君再次胜利。

范弗里特是瞎指挥吗?显然是的。可范弗里特是朝鲜战争中美军最能打的将军,志愿军最大惨败就拜他所赐,他不会打仗吗?显然不是。

那?

这应该成为军事学上的一条铁律——当战斗进入分队交战规模时,将军们最好什么都不要做。没有必要显示你的存在感,没有必要展示你的军事才干,也没有必要指导部队。当面敌军的情况、作战特点、活动规律、地形、道路、气候、水文,基层指挥官比你清楚多了。要你教导啥呀?你的干预只会让部队束手束脚,导致无谓的损失。

本文作者: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