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本文为虎嗅专栏文章

文 | 叶伟民

当了多年编辑,最怕两类作者。一类是拖延症患者,几乎每个选题到最后都要发寻人启事。电话不接,邮件不回,害得我满世界找人。

心里那个急啊,做个题还能把人搞丢了?那就真“丢人”了。

还有一类作者让人恐惧,你一定想不到——执行力溢出的人。劲儿劲儿的,像一台快而不准的超级计算机。

我曾有个作者,上午刚派完题,转头吃个饭,他就说稿子写好了。起初我心里那个乐啊,以为捡到大宝。一看,大概打了两个电话,翻了两页百度,立意平庸,逻辑混乱,连背景材料都够不上。

后来我得拉着他的手来派题,怕他一言不合就打开Word了。我强制要求他冷静,啃两天资料再出发。

有段时间,我都为此郁闷了。培养一个好作者咋这么难?就像调一个老爷热水器,不是烫掉一层皮就是冰桶大挑战,永远找不到那个最佳平衡点。

不是摆烂,而是“炖”创意

后来我去看作家的创作经验,发现推理作家劳伦斯·布洛克就是上述两类恐怖作者的结合体。

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冲动得十匹马都拉不住,“往往下午想到一个故事创意,第二天早上就已经将成稿递给自己的文学经纪人了”。结果自然不怎么样,即使幸运发表,也没半点水花。

后来他刻意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但又慢到不至于原地踏步。他称之为“创意拖延法”。他先把想法记在小本子上,有空就看,每看一次,潜意识就有所波动。随着这些小活动不断聚拢,构思就会越来越清晰。他有段话这么说:

我认为,让创意始终在你的视线之内很重要,不管是记在笔记本里,还是贴在墙上,只要能不时地激活你的记忆,就行。只要有了可以用在写作中的灵感,或者信息片段,你都可以抓住,在故事的进程中融入故事。
——劳伦斯·布洛克

劳伦斯·布洛克

这个过程就像发酵,外面看就是各种东西混在一起,但不是硝酸对硫磺这么火爆(变成火药)。它就是安安静静地在那,一点一点地渗透、交换、反应。某个时刻,它会自己长出全新的东西。

布洛克还分享了他蛮有趣的拖延试验。天天看小本子上的创意,脑子里可能冒出很多奇怪的东西,例如某个八丈远的诗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于是去读他的诗,结果发现里面是“暗格”,就像郭靖和黄蓉在密室里修炼,意外转动一个碗那样逃出生天。

带这些发散的思维和收获,在各种岔路口游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他知道脑子里的这锅汤炖好了——可以动笔写了。

和真正拖延的区别

这么看来,拖延不都是坏的,重要是如何拖延?有些拖延就是纯粹摆烂,有些拖延却是在“炖”创意。

怎么区分两者呢?前者是为了逃避,开启“焦虑—逃避—更焦虑—彻底摆烂”的无限循环;后者是让思维自由游走,先做“布朗运动”,再在持续试探中慢慢找到出路和秩序。

创意拖延不是为停滞找借口或掩护,而是动态等待,聚齐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可能性,充分发酵,保证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孵化出让人惊喜的创意。

后来,创意拖延也成了编辑部不声张的共识。作者真的写不出来或初稿特别拉垮,就再给他一两周时间。不能再长了,否则“创意”二字就配不上了,将真正跨入拖延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Mike

四点建议

如果你也受拖延症困扰,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1、看更多资料

迟迟无法下笔,很多时候是资料占据不足之故。那就继续看,继续发现。

如有条件,找人聊效率更高,尤其是你所写领域的大拿。人找准了,深聊一小时,胜读十本书。聊着聊着,灵感的响指就来了。

2、每分每秒都在想

创意出现的几率,和投入的时间成正比。断断续续或偶尔想一下,就像用蜡烛烧水,灭一根续一根,锅里只见冒泡不见气,这锅水就永远不开。

创作期间随手带着手稿,有时间就琢磨,坐也想,走也想,吃饭也想,洗澡也想,说不定某个瞬间就想通了。

3、随手记录

第二点如果只是空想,很多好东西也会溜走,还应该将思考的过程和一个个候选点子记下来。即使这篇用不着,不一定下篇不行。

而且这些创意也是素材。悉数记录在案,囤积发酵,说不定会有新的化学反应。

4、思想的散

就像前文所说,布洛克在憋稿的时候,突然想读诗,于是就去读,结果点亮了新的火星。

这就是思想的散步。如果在某个问题上久钻不出,不如抬头出来走走,读读其他东西。不管它是诗歌还是影评,说不定就有了新空气。

这就像在家枯坐苦闷,久无良策,到后山走走,看看花,逗逗鸟,看看蝴蝶打架,不觉间便心旷神怡,七窍皆通。于是捂嘴窃喜,一路小跑回家——这种感觉别提有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