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奏响胜利的号角,中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老百姓终于可以摆脱列强侵害,安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这时,阻碍中国解放的最后一股势力便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本身并不安宁,一些国民党将领被击溃后,带兵逃到西北,让西北的局势更加动荡。

西北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还西北人民一片安宁,是建设独立自主新中国的要紧事。

为了完成这份使命,1949年5月,抗战老将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奔赴西北,向马家军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马家军的前世今生

马家军是地方军阀的产物,其主要由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领导,人称“西北三马”。

清朝末年,政府逐渐没落,马家军顺势掌握西北局面,在甘肃一带安营扎寨。

国民政府时期,马家军支持国民党,并被授予地方自治的权力,也可以说是国民党控制西北的一枚棋子。

从旧时代走出来的马家军凶恶残暴,但却有勇无谋,“三马”用人唯亲,既不考虑实力,也不考虑人品,导致马家军内部怨声载道。

在大革新的背景下,“三马”依旧在拼冷兵器,以骑兵为重,不得不说,也是极为短视了。

马步芳

在与我军的数次交锋中,马家军最终被我军击溃,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台湾,后分别在沙特阿拉伯与美国去世。

随着他们的去世,马家军这个词,也终于封尘于历史了。

02 彭德怀攻打马家军,两次失利

1949年,为了完成中国最后的统一之路,打破马家军在西北的势力,彭德怀率众人在一个朗朗晴日出发了。

8月的天气,还有些许酷热,将士们忍着严寒酷暑,从未叫苦叫累,他们跋涉千里,穿越高山险阻,只为尽快收复西部,给老百姓一份新生活。

解放军进入西北一带,气温逐渐凉快起来,似乎也预示着一份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军攻打马家军的第一场战役却并不那么顺利

早晨,风有些大,彭德怀率领众人主动出击,意图悄悄靠近,包围马家军。

将士们抱着全歼敌人的决心,小心又迅猛地向前奔去,荒草和险峻的山峰,也丝毫不能阻挠他们。

西北是马家军盘亘几十年的据点,我军对地形没有马家军熟悉,彭德怀带领将士们马上要靠近马家军,准备发起进攻时,被马家军先行一步。

一队马家军骑兵从暗道突然向我军冲出,高喊:“杀!”。

我军虽然有些意外,但身经百战的解放军并没有慌乱,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与敌人拼杀起来。

我军善用刺刀,热兵器不够充足,这次主要携带的武器也是刺刀,将士们用刺刀刺向敌人的马匹,力量虽强,攻击力却不够,战马的力量,还是要比人的血肉之躯更大。

彭德怀领军多年,非常聪慧,他迅速转变队形,带领将士们形成包围之势,解放军与马家军的拼杀中,我军逐步将敌人围在包围圈中。

但是,我军没有带充足的热武器,即使围困敌军,战斗力依旧不够,没有形成充足的威慑力。

马家军领头高喊:“冲出去。

他们的战马直向我军冲来,战士们不怕受伤,挥舞着手中的刺刀,一次次刺向敌军,虽然杀死不少,却仍旧被他们逃脱。

第一次交锋,我军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大家都有些挫败,信心受到了打击,这次战役,我军损失大概2000人。

1949年4月16日,一番休整后,解放军向马家军发起第二次进攻,西府战役打响。

按照作战计划,我军向南行,向马步芳集团部进发,西府战役一打响,我军势如破竹,一下便占领马家军12座城镇,战士们脸上喜气洋洋,对此次战役信心十足。

但是,没料到的是,在攻打宝鸡时,我军再次失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占领宝鸡后,发现马家军早有准备,在宝鸡三面将我军包围,敌军胡宗南的兵力,直接深入到我军腹背,我军存在被围歼的风险。

形势急转直下,敌军对我军发起攻击,我军见势不妙,展开突围,最终在5月12日摆脱追击,辗转至马栏、转角一带养兵。

这次战役,我军损失惨重,失去了约1.5万名战士。

03 彭德怀智取马家军

痛定思痛,身经百战的彭德怀总结作战经验,决定寻找敌军破绽,硬碰硬不行,那就智取。

经过反思,彭德怀总结,马家军虽然实力雄厚,但胜在骑兵,我军虽然勇猛,但人与战马对抗,显然不可取。

此外,马家军非常落后,热武器装备甚少,以热武器对抗敌军骑兵,是个好办法。

经过多方协调,彭德怀在中央帮助下,拿到较丰富的战备物资,准备充足的解放军,重振信心,寻找时机,再次向敌军进攻。

很快,机会来了,马步芳和马鸿逵为了扩大地盘,野心勃勃地宣布:“我们定要拿下咸阳,给那群共产党人看看。”

听到这句话,我军将领笑了笑,立即与咸阳守军,时任师长的王诚汉联系,确定作战计划。

在马家军还盲目地想着再次以战马取胜时,我军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等着他到来。

没多久,马家军向咸阳出兵了,马步芳和马鸿逵领着部下,一路奔向咸阳,战马奔过,扬起无数灰尘。

马家军先派了一小批步兵进攻,这次,我军放下刺刀,直接端起步枪扫射。

一颗颗子弹,像有眼睛一般,直飞向敌人心脏,马家军先前的一小波力量很快败下阵来。

这时,马步芳还极为自信,大手一挥,跟他的铁蹄们喊话:“上!

他满心以为,前几次我军都不敌他的骑兵,这次又加派了这么多人手,定能全歼我军。

然而,吃了两次亏的我军,这次做了万全的准备,咸阳的将士们,早就在作战必经之地,挖好了战壕,用虚土轻轻掩埋。

大意的马家军甩着鞭子,驱赶战马快跑,殊不知,脚下便是陷阱,跑得快,摔得越狠。

顿时,敌军精良的骑兵一匹匹摔倒在地,狼狈至极,不少敌军啃了一嘴的土,咳个不停,场面极为滑稽。

后续的骑兵看到后,有所准备,一部分骑兵跨过战壕,向我军冲来。

马步芳虽然吃了一瘪,却在心里嘲笑,这大概就是我军的全部伎俩了,却不知,我军还派了三队人马等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过战壕的敌军首先遇到我军第一队力量的攻击,这是一排高大勇猛,善于用刀的战士。

他们先用手榴弹炸毁敌军的战马,敌军炸落在地后,便用刀与他们拼杀,大部分被摔下马的敌军还在发懵时,便被我军一刀毙命。

好不容易冲过第一排攻击力量,我军安排的第二部队人马早就端好了枪,对准了他们。

这一队人马枪法精准,慌乱冲过来的马家军还想着用力量拼杀,我军的将士们沉着冷静地瞄准,不给他们动手的机会,一个子弹解决一个敌人,很快,地上便躺倒了不少敌军的尸体。

第三线还是持枪部队,与第二线不同,他们端着轻重机枪扫射,威力更大,与第一、第二部队配合,几乎没有敌军能逃过我军的严密壁垒。

西北的黄土和风阵阵一起,仿佛怒吼的将士在冲锋陷阵,这个9月注定要谱写胜利的战歌。

在解放军与马家军的第三次对战中,敌人引以为傲的骑兵,最终败在我军的枪支下,几个回合后,马家军大败。

西北地区的敌对力量解除,西北人民终于可以安宁了。

04 “全歼”的命令是真是假

在这次战役中,一直有传闻,毛泽东曾给彭德怀下令:“不接受投降,全歼”!这是为什么?这个消息又是真是假呢?

原来,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曾与马家军有过一场交锋。

那时,正是长征时期,我军人员困乏、装备不足,为了打通西北通道,红四方面军选择了一些战士,组成了西北军,准备西渡黄河。

在进军到西北时,西北军遇到了马家军,马家军当时兵强马壮,西北地区是他们长期根据地,他们对地形极其熟悉。

虽然敌军优势巨大,但西北军并没有放弃,仍旧拼死挣扎,然而疲惫不堪的西北军,最终不幸败倒在敌军的战马下。

可恨的是,马家军在打败西北军后,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杀,2000多名西北军战士被活活烧死,军长被砍下头颅示众。

这种残暴的方式不胜枚举,消息传回,我军将士和老百姓对马家军极为痛恨,非常想上阵杀敌,为西北军报仇雪恨。

在彭德怀最终打败马家军后,才有此传言,这来自于我国人民对解放军的敬仰和爱,也是对当年西北军残暴行径的痛恨。

那么,毛主席“不接受投降,全歼”的传言是真是假呢?

根据考证,毛主席当时给解放军下达的命令是:“西北地区民族众多,既包括汉族,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我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此次战役,在军事上要威慑敌军,在政治上要团结各族人民。”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怀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对马家军势力,我们必须全歼,对基层马家军官兵,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要解放和改造他们。

可见,上述的传言,是人民心中对马家军的痛恨,希望能够为西北军报仇雪恨,而演化而来的,这也正说明了我们人民的可亲可爱之处。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一定会从大局出发,从人民的福祉出发。

他们心中定然也哀痛当年牺牲的西北军,但不会意气用事,不会为了报仇,就打破大局,随意下达命令。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新中国强大富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敌人不敢来侵犯我们,这一定也是当年西北军的心愿。

以毛主席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人民福祉出发,最终带领人民迎来了新中国,这又何尝不是更高意义上的报仇雪恨和对西北军的纪念!

参考文献:

1.《马家军的兴起与灭亡》;田润民;《炎黄春秋》2021年7期

2.《西府战役——彭德怀戎马生涯的遗憾》;鲁静;《炎黄春秋》2004年11期

3.《西府战役失利时的彭德怀》;李敏杰,朱光亚;《炎黄春秋》199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