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时光,对许多人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但这段时光中,“生活费”成了很多大学生的一块心病。大学生的生活费,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各色各样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观念。

有很多学生在向家长索要生活费时,感到非常的难以启齿。

有一位说:“大学生活费400-500,绝大部分花在吃上了,衣服都是同学们送我穿的,每逢兜里比脸还干净时是我最难熬的时候,开口跟家里要钱有一种负疚感,感觉自己是拖油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话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孩子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是心理上的无奈和自卑。

为什么孩子会感到如此难以开口呢?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家长在经济支持上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自私。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难处。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咱家条件有限,你也得理解。” 在他们看来,对孩子的经济支持已经尽力而为。

但有时,这种尽力可能忽视了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有些家长在不自觉中,将自己的经济担忧和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孩子,让孩子在向父母表达自己需求时感到内疚和自卑。

或许有些家长没意识到,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关怀和支持。

孩子向你伸手要钱的时候,可能他们心里已经打了好几个结。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孩子在跟我们要钱,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关注孩子的自尊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另一位网友的评论:“我上学那会感受挺深的,跟朋友出去逛街买衣服,我基本上就是看看,只要超过100的衣服都不敢买的,因为买了就没有钱吃饭了。”

这种经历,无疑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感受到了物质上的匮乏,更加深了对家庭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家长在孩子的生活费问题上都是自私的。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家长确实是在经济上捉襟见肘,而有的家长可能确实缺乏对孩子真实需求的理解和尊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一些原生家庭在经济支持和情感关怀方面的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需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远远不只是物质层面的事情。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费,更多的是理解、尊重和情感上的支持。

不过,也有些家长走另一个极端,过于慷慨,把钱大把大把地往孩子手里塞。

这种无节制的给钱,其实也可能造成问题。就像网友说的:“孩子们得早点学会挣钱不易。”

这不仅是教育孩子的问题,更是关乎孩子将来怎么面对社会的问题。

有网友说,有的学生,如果不是需要跟父母要生活费,一年连个电话都不会给父母打。

这其实反映了家庭教育的一种缺失,学生跟父母的情感链接太少,以致于,父母子女之间除了钱,无话可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的学生,一个月几千几万都不够,这种学生也不可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像这个网友的表弟,一个月七八千都不够,也不是什么富裕家庭,每月就知道张口要钱。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四五千、七八千,能上万的都是少数。

这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要上万,你说他把钱花在学习上了,那我是不信的。

还有网友看到,很多大学生比上班族还阔绰,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样样都要拿最好的。

这其实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代,不知道如今在社会上挣钱有多难。

所以,家长在给生活费时,一味地为难孩子,为了基本的生活费让孩子感到难堪和自卑,是不可取的。

但是,任由孩子大手大脚花钱,也是不行的,容易让孩子心生攀比之心,为了虚荣心花一些不必要的钱。

说到底,这还是原生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

家长们需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远远不只是物质层面的事情。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费,更多的是理解、尊重和情感上的支持。

在面对孩子的经济需求时,家长们不应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给予”,更应该在情感和心理上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并且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这样,不管是钱多还是钱少,孩子都能够理解并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