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人说,养孩子就是要扛得住“虐”

现在想想,教育里的“难”无非是我们无助又焦虑的那些日子

有一位朋友,没有生小孩之前是人人羡慕的名媛气质

每天把自己打扮得精致得体不说,房间也被收拾得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可随着小孩的出生,一切都慢慢发生了变化

就在前不久,一向爱美的朋友穿着睡衣出席同学聚会,还被人调侃说“白天鹅变成了丑小鸭”

深聊原因才知道,爱美之心的流失,是源自于生了三胎之后的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也明确表示“我已经没有精力去保持美丽仪态、整洁家庭,还有把孩子教育好了”

有人觉得“没有精力干嘛生那么多”

还有人表示“女人就是承受能力弱,动不动就焦虑崩溃”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妈妈们都会觉得不服,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

如果您还是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会焦虑,兰妈认为用20个字就能简短概括:

丧偶式教育,守寡式婚姻,保姆式带娃,诈尸式育儿

仔细去品味这20个字,是不是有种“句句不提累,却又字字包含累”的感觉呢

所以,妈妈们为什么容易焦虑?妈妈们焦虑也是很正常的

“丧偶”、“守寡”、“保姆”、“诈尸”,没有一个词是幸福的,也没有一个字是让人感到轻松、有安全感的

这些就是焦虑的根源,搁谁身上都会受不了

如果您还是不能理解,那我们再带着实例,走进让妈妈们容易焦虑的四大根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丧偶式教育

父母一方严重缺席

单位里有这样一位妈妈

她上班的时候,五岁儿子也跟着坐在办公桌底下

地面铺着一张厚垫子、和一张折叠小桌,孩子就坐在垫子上看着iPad里的动画片

桌子上也放着一些简单的小零食,有苹果、酸奶、还有面包

听妈妈说,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爸爸也因为带不好小孩,每次不是把孩子搞丢,就是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靠不住”的爸爸,妈妈只好把儿子带到单位一起“上班”

每次工作之前,妈妈也跟儿子再三叮嘱“今天的工作很忙,你就乖乖地待在桌子底下看动画片、别出声”

男孩呢,也很乖

跟着妈妈坐在狭小的办公桌底下不怨不闹,看起来十分懂事

可有一次,我看着男孩总是盯着iPad会伤眼睛,就好心跟男孩说“阿姨陪你玩积木、画画好吗”

结果,男孩警惕地抱着iPad不放,嘴里还不停地重复着“我就要看动画片,我就要看动画片”

再看看妈妈手足无措的样子,一瞬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

这就是丧偶式教育

妈妈的身后明明有丈夫,孩子的身后也明明有爸爸,可就是让人体会不到安全感

我还认识一位特别能干的妈妈,她的孩子出生之后全是自己一手带大

爸爸呢,每个月的工资如数上交,在外边不惹事、对家里的妻儿也还过得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男主外、女主内”,和谐的关系本应该是美满家庭的一大利好

可妈妈就是感觉不幸福,甚至还经常抱怨爸爸不管事,只顾着挣钱、不懂得顾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不懂得的人就会吐槽“真是矫情,身在福中不知福呀,丈夫在外边辛苦挣钱撑起了一个家,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事实上,一个家庭本身就是属于群体类型

何为大家庭?为什么我们要喊“大家”为“家人”呢

因为一家人的标志就是思想和价值观共通,并且还愿意为了共同的价值观去沟通或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会感觉到不幸福的原因

所以,“丧偶式教育”本质就是父母一方严重缺席、交流太少

当你试着把一个家庭当成群体关系,为了同样一件事、共同一个观点去沟通改变时,你才能感受到一个家庭的温暖,也能给一个家庭带去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守寡式婚姻

为了孩子将就生活

有个“异地夫妻”的文案戳中了无数妈妈们的心:

“异地夫妻,妈妈为了带孩子,爸爸为了工作养家,你不了解他的工作,他也不参与你的生活,你过得像单亲,他过得像单身,慢慢大家都有了隔阂、没有了共同语言,然后大家也慢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也是生活中的妥协

一个家庭需要金钱来生活,孩子也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

可人生这道选择题,不论怎么选都不会完美

对妈妈们来说,放下了工作就养不起娃,拿起工作又陪不了娃

在那些甚至喘不过气的日子里,辛酸和无奈也只有自己去慢慢去自渡自愈

昨天在街上遇到许久不见的儿时玩伴,她看起来好像比前几年老了许多

问到孩子爸爸的情况时,她甚至有些诧异地说“你不提,我好像都忘记了这个人”

原来,我这个朋友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待在家里当全职妈妈,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帮忙照看孩子

爸爸呢,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大城市打工,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回到家里也只是住上一个星期就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妈妈之间,从来都是有事说事、没事不联系

和孩子之间,只知道有爸爸这个人,即便是见面也没有话题可聊

谈起婚姻的价值时,朋友更是哽咽地述说委屈:

“生活的苦、日子的难也只有自己更懂得自己,父母的衰老让人心酸,孩子的教育让人头疼,生活的压力更是让人窒息,在满身疲惫的时候还害怕被别人看穿了窘迫…”

这就是妈妈的焦虑,明明身后有一家之主的顶梁柱,却总是过得如单亲家庭一样无助,遇到困难无人帮忙、遇到问题也无处可诉

还有一个妈妈,在谈及婚姻时她毫不避讳地说“压垮一个女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来自守寡式婚姻”

这位妈妈有一个6个月的儿子,可她却生活得很迷茫焦虑

在外人看来,她嫁得好,丈夫家大业大,对待亲朋好友也特别大方

可妈妈却一点也不快乐,夫妻两个人虽然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他们的真实生活却是各待各屋,哪怕是坐在一个餐桌上吃饭也是“无事不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爸爸,你想怎样就怎样

对于妈妈,失望、但为了孩子将就生活

这就是守寡式婚姻,有着夫妻之名,却早就没有了夫妻之情

试问这种各过各的生活、互不交流的冷漠,又怎会到来好的情绪与状态呢

所以,妈妈们总是容易感到焦虑并不是矫情,是她们生活在“丧偶式婚姻”中感受不到幸福

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是需要每一个成员共同维系,一段教育的成功,也是需要爸爸妈妈和共同努力

想要把孩子教育好,想要一个家庭和谐美满,那我们一定要积极参与、而不是摆烂疏远,只有你参与进去了,才会有机会去改变现状、修改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保姆式带娃

把孩子当主人伺候

教育孩子本来就应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感到太累了,那也一定是方法不对

昨天和一个亲戚聊天,她是一个47岁的三胎妈妈

之前结过两次婚,每一家都生了一个儿子,后来都因为感情不合选择离婚

在前两次的失败婚姻中,这位妈妈不仅感情受挫,她对两个儿子的成长陪伴缺失也满怀愧疚

于是,在第三段婚姻中,刚开始是特别排斥生孩子的,所担心的也是害怕有了孩子之后就把自己捆住

可现实往往是“你害怕什么,就往往出现什么”

一次意外怀孕,自此就把之前对两个儿子的亏欠全部弥补在小女儿身上

从怀孕开始就照着书去精心养育,整个孕期从来没有在外边吃一次饭,也精致地不让自己感冒一次

孩子出生之后更是事事以娃为先,每天就像是个保姆一样把孩子当成主人一样去伺候

可在一路宠溺的养育路上,妈妈慢慢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特别是你把自己看成保姆一样去伺候孩子了,那孩子、乃至家里的每一个人,就把你当成保姆一样无私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子中的这位妈妈就是这样

过去把自己看成保姆的一路上,她对女儿尽心尽力,没有错过童年的每一次成长,也没有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可孩子长大后呢,对妈妈却是挥之则来、呼之则去

在外工作的爸爸,也经常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跟妈妈发生争吵

而两个人的谈话内容呢,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三句话里有两句话离不开“保姆”二字

就像昨天晚上妈妈跟我抱怨她的委屈时,她的一番话就显而易见:

“你雇一个全职保姆一个月也得几千块钱吧,整天把我搞的好像我是靠他养活的,我说没有觉得我闲人,我吃的喝的用的,是我给你当保姆挣的”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标签概念的影响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和孩子、和丈夫之间,一旦你把自己定义成保姆,他们就会把你当成保姆来看

如果你对孩子说“我像是一个保姆一样天天伺候你”,那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妈妈就是保姆”,行为上也会去验证这个概念

如果你对丈夫说“我用的所有钱,都是给你当保姆挣的”,那丈夫就觉得“反正我开了工资,我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

这个时候就陷入了怄气、和负面标签的无限循环

所以,任何时候妈妈再焦虑也不要看轻自己,更不要把自己想象成保姆

对孩子,我们要多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而不是捧在手心里溺爱

对丈夫,我们要多一些沟通和了解 让对方多融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他们往外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诈尸式育儿

不带娃还指责妈妈

妈妈为什么会焦虑?妈妈的焦虑主要是来自于家庭和教育上的无奈和无助

如果说“丧偶”、“守寡”、“保姆”,都是让人感受不到幸福感的角色缺失

那新名词的“诈尸式育儿”,就是精神层面的打击与伤害了

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叔叔,单身到37岁才娶妻

没两年也如愿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对于中年得女的叔叔来说,这个孩子到来就像是弥补了他三十多年的孤独空缺

可叔叔这个人是属于急性子,他宠爱女儿,却从来不带孩子一天

原因是“孩子总是哭,怕带不好,委屈了孩子”

这个理由,也成了叔叔理所当然指挥婶婶的借口

平时不帮忙带娃,却总是在某个意想不到的阶段给人当头一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说“奶粉温度不够,你会不会带孩子”

就是说“哪有你这么当妈的,能不能长点心”

久而久之,婶婶和叔叔的感情出了很大的间隙

叔叔认为婶婶不是个好母亲,婶婶也寒心地把养娃看作“丧偶式教育”

这就是所谓的“诈尸式育儿”,不帮忙照顾孩子,还总是抱怨:你在养育的过程中这没做好、那没做好

没有人喜欢高高在上的人,也没有心甘情愿被人踩在脚下

特别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宗旨,就是一家人彼此尊重,如果某个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就很容易失去人心

你在过去的每一次指责、抱怨,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这个家庭好,实际就是不尊重人的个人主义太强

如果一个爸爸在家庭里的角色感本来就不高,还总是事事抱怨“妈妈做的不够好”,那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承受着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妈妈的心胸再宽广,她们也会委屈、寒心、甚至对爸爸彻底失望

所以,每一个容易焦虑的妈妈背后都有一份委屈,教育好孩子也好、维系好家庭也罢,妈妈的存在感很重要、也更需要被重视

在这里,兰妈也呼吁大家一定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包容妈妈们,也许她们经常会容易情绪化,可情绪容易受到波动那也是因为在乎呀

只有遇上拼了命想要守护的人,才会拼了命地委屈自己

可妈妈是人,不是神,她们的能力始终有限,她们的肚量也会随着一次又一次伤害而消失

希望全天下的所有妈妈们都能被理解、尊重,也希望所有的爸爸们能主动爱护、创建家庭的幸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关于“妈妈为什么总是容易焦虑”这件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