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九届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第四届珠澳大学生创业大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在参赛规模、项目质量等方面再次实现新突破,进入决赛的28个项目彰显了大学生紧扣时代脉搏,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丰富想象拓展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精神,他们与产业发展、城市跨越同频共振,他们敢拼敢创在大赛中收获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赛项目质量高,落地性强

“商业模式也会受到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影响,您将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以调整和优化商业模式?”“您还要在赢利模式上多下功夫。”……决赛场上,不仅一个个项目极具看点,评委们的点评也极为精彩,他们倾囊相授给大学生们送上前瞻观点和实践经验。

决赛场上,主赛道18个大学生项目聚焦科技前沿,创新要素集聚,不少的项目瞄准激光机器人、重载无人机、AI智能、锂电池储能、新型医用材料等领域;还有的项目聚焦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瞄准预制菜赛道、校园外卖系统等,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

“大赛参赛项目质量高,很多项目紧跟国家鼓励产业方向,并有有扎实科研基础,在高校导师带领下进行学科科研建设。参赛项目落地性强,在应用领域已有项目找到了比较好的落地场景,比如‘零能耗辐射制冷光学涂层技术’项目,这是一种辐射制冷的新材料,已应用于粮仓、大楼的降温。”决赛评委、磐丰投资合伙人、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秘书长楼海光点评道,从赛场上看,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团队成熟度日益提高,与社会市场链接越发紧密。

珠澳青年共探文旅,创意无限

大赛设珠澳文旅创意赛道,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意思想和创新火花,以澳门高校学生国际视野碰撞珠海历史文化,探索珠澳文旅创意融合的新路线、新面貌、新场景。10个闯入决赛的项目聚焦非遗和文创IP开发、数字文化创意、旅游路线打造等,体现了大学生关注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14日,特邀晋级决赛项目参加文旅创意集训营,珠澳青年们同游会同古村、唐家古镇,感受隐匿在珠海繁华背后的历史沉淀,一处处古色古香、古意盎然的历史文物,引发参赛选手们无限畅想,如何将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焕发出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每个项目共同关注的焦点。

“花海人海——会同紫荆月圆文化节”获得珠澳文旅创意赛金奖,将珠海壮丽的观赏花资源、港澳紫荆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串联,打造文创IP,挖掘会同古村的自然、历史、人文价值。“早春烟火”、“南狮文创集”...决赛项目们都纷纷从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寻找创意灵感,青年的文化自信必将成为文旅产业的最佳助推器。

把项目布局在珠海,链接大湾区

来自清华大学校园里的项目“微检——基于高性能音频处理芯片技术的机电监测设备”获得主赛道特等奖,项目带头人是土生土长的澳门青年黄嘉玮,他是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所学专业是电气工程机器自动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自主研发了FM1388芯片,为新能源汽车引擎安全提供短路故障等设备检测技术,有效检测率已达99.46%。这套‘硬件+软件+服务’的解决方案,还可用于工业生产链等,可以说是制造业的医生。”澳门青年黄嘉玮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黄嘉玮的愿景是把项目落在大湾区枢纽城市珠海。“我对珠海有情怀,从小我就是从珠海这座开放的城市窗口感受到祖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随着珠澳融合发展走向深入,对珠澳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团队成员中60%是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澳门人,大家都希望把项目布局在珠海,链接大湾区,推动湾区企业生产自动化和数字转型。”黄嘉玮表示。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由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珠海市人才资源与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已走过9年历程,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本届大赛吸引海内外7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等名校学子带着360个项目参赛,参赛规模、项目质量实现“双提升“。接下来,珠海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商服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让珠海这片土青年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激情竞相迸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第九届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第四届珠澳大学生

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