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管教好孩子是一种眼光局,我们只有把眼光放得长远,才能慢慢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

如果你一直把孩子看作长不大的雏鸟,那孩子可能真的会长不大

有一个网友,晒出了一张和大学生女儿的聊天截图,还配文发帖说“今天才发现我这个母亲很失败”

原因是母女两个人聊天,聊着聊着妈妈就被女儿拉黑了

通过聊天截图和评论区的互动了解到,这场被拉黑的母女之争,主要是女儿想买一个新的保温杯,妈妈告诉说“以前的保温杯还是好好的,没必要买新的”

结果,女儿就回消息:

“闭嘴吧你”
“别打扰我上课”
妈妈:“上课你还刷手机”
女儿:“再叭叭给你拉黑”
妈妈:“你有钱吃饭就拉”
女儿:“饿死我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妈妈再发消息:“酸奶喝了吗?别过期了”到了此时,已经是开启朋友验证的独角戏状态了

被自己的孩子动不动拉黑,如此场面相信没有家长不感到心酸

可我们在和孩子关系闹得紧张时,有没有想过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人说,是孩子进入了叛逆期

也有人说,孩子性格古怪

事实上,如果孩子对别人都和颜悦色,唯独对待父母蹬鼻子上脸

那么,我们就要多多思考“和孩子的讲话质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网友妈妈晒出的聊天截图,从女儿说“再叭叭给你拉黑”,母女二人就陷入了夺权之争

特别是妈妈回答的那句“你有钱吃饭就拉”,分明是警告孩子:“没有我们,你连饭都吃不上”

这种明里暗里抬高父母地位,而打击孩子存在感的沟通,自然是讨不到什么好的结果

包括妈妈被拉黑之前的最后一句话:“酸奶喝了吗?别过期了”

如果女儿没有拉黑妈妈,看到这句话也无疑又是一场口角之争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也是父母站在身后认可他们的价值,而不是整天追在身后地问“渴不渴、饿不饿”

所以,孩子长大之后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放权”,你不试着把孩子当成大人去看待,孩子就一直没有机会去做大人才能做的事情

能在孩子需要独立的时候及时“放权”,这也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高手”过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及时放权

是为了培养明智的孩子

闺蜜前两天还跟我抱怨说:

“青春期的孩子根本就惹不起,就因为看上的一款卫衣没有女儿的码数,我让她换别的款,她不理人,回到家还2天不吃不喝,你关心她,人家嫌烦,你再说,人家就让你闭嘴”

看着闺蜜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真应了那句话:“青春期孩子是最难管的阶段”

事实上,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最难管教,主要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而孩子的想法一旦多了,他们的自主观念就会越强,父母此时若管得再太多,孩子自然就会觉得反感了

因为,管得太多的深层含义就是在告诉孩子:我不信任你

上高中时,班上有一个学习还不错的女生突然休学了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这个女生在班里可是深受几位老师的栽培与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休学那天,女孩站在学校门口释然一笑:“真好,我再也不用被门缝的那双眼睛给盯着了”

话外之余,不得不思考:

“父母监视孩子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为了了解孩子,还是从始至终就放心不下的不信任呢”

答案是很明显的

太多家长的“不信任”,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也会严重怀疑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行”

所以,当你和孩子聊天时,他们表现得叛逆、抱怨、甚至是厌烦,这些都是孩子长大后的正常反应

如果你不想孩子一长大就浑身是刺,那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后就要及时“放权”

著名的思想家卢梭认为:“明智的孩子,是在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而不是把好的方法放在眼前让孩子去采纳”

给觉得父母烦的孩子“放权”,就是为了让孩子在自我选择中能成长得更多

正如,从做事莽撞、懵懂无知,再到缜密侦查、举一反三,每一份成长都有宝贵经验的指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父母越周到

孩子的承受能力就越差

孩子小时候自我意识浅、行动能力差,他们自然对父母的依赖比较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小能力”在不断变强后,他们就需要更多自我权利去走好自己的路

如果在该放权这条路上,父母仍然对孩子事事妥帖、周到细致,那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保护”中被消弱

有一个针对年轻人的随街采访话题:

“如果你遇到了一件觉得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还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吗”

让人想不到的是,大多数年轻人都摇摇头

当再次追问:“如果必须要克服困难,你该怎么办”

有一大半的回答是:“找爸妈”

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找到父母解决,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如果孩子连思考难度的想法都没有,直接把困难丢给父母,那家长就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搬来的邻居向大姐,是一位单亲妈妈

从一个人拼搏事业、再到把孩子养得亭亭玉立,这个女人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都说“单亲家庭下的孩子从小经历了苦楚,也会成长得更坚强勇敢一些”

可向大姐的女儿恰恰相反

都已经上初一了,每天早上不仅让妈妈开车送上学,甚至还因为不吃家里的面包而跑两条街去买早点

有一天早上,因为工作的原因赶不上送学校了,女孩就开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似乎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明明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孩子却承受不了,这便是父母不放权的恶果

也就是说,把孩子保护得太周到也未必是好事,家长与其努力把自己活成孩子的铠甲,倒不如支持孩子长出属于自己的铠甲

想让孩子真正学会独立、勇于承担,那父母帮得太多,也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即便是过程很困难,但每一次尝试未尝不是了不起的成功信心

最重要的是随着孩子解决能力的不断变强,他们未来距离成功的方向也越来越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孩子的成熟

也是从父母尊重隐私开始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熟懂事,有一个真正成熟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尊重隐私

有一个男孩,从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妈妈的允许

写作业的时候经常被提醒:“这个字没写好,那个字笔画不对”

上学的时候又被提醒说“检查书包没有?别又忘记带什么了”

睡觉时更是半夜溜进房间看看有没有踢被子,有时候还直接被吓一跳

后来,等到男孩长大后就越来越反感妈妈的做法

他甚至给自己的房间上了锁,目的就是告诉妈妈:别随意进我房间

可妈妈并不认可,她觉得“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为了可以继续掌控,妈妈趁着孩子不在家的功夫把锁给撬开扔了

儿子回家后,妈妈还告诉他:“一定是小偷把锁偷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家里纹丝不动的摆设整齐,男孩冷笑一声

那一天,房间没有了锁之后,男孩每次一写作业的时候,好像都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因为一直分心,担心妈妈会随时闯进来唠叨,男孩也根本没有办法高效完成作业

本来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在精神的高度防备下乃至最基础的题目都不会

这就是父母过度干涉的不安

而一个真正成熟的孩子呢,他们所体现的第一标志,就是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域

就拿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来说,学习根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需要足够的学习气氛作为烘托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件事,一直干涉或者参与孩子的隐私,那最后无非是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而鼓励孩子“大胆去做”就不同了,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新的成长高度,你会认识到全新的孩子,孩子也会在被尊重中真心接纳、并信任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放权不是放任

不能“惯”的地方要技巧退出

一说起对孩子“放权”,多少有些家长会存在一定的误解

远在广州的表姐就是如此

她的女儿朵朵,自从上高中之后整个人就像变了一样

在外边对同学那是有多甜、就有多甜,回到家后直接连一句话都懒得说

有一个周末,朵朵想吃手抓饼

表姐起了大早开始准备早餐,可朵朵却赖床不起

于是,朵朵的那份手抓饼就放在冷藏室里等起床后再烹饪

结果呢,冷藏室温度不够低,手抓饼软化后制作出来的造型不怎么美观

朵朵起床后,看到不太入眼的手抓饼也没好态度,直接用胳膊把盘子推向一边,还生气地自言自语:“不吃了”

这句话,瞬间惹怒了表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忍着怒气吐槽:“什么态度啊,我给你做吃的,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满脸嫌弃,有本事饿着呀”

结果,朵朵那一天真的没有吃饭

到了最后,看着孩子的强硬态度,反而是表姐先服软

她轻言细语地对孩子说:“不吃饭怎么行,妈妈答应你,以后做手抓饼一定把最好看的那个留给你,好不好”

一番服软和承诺下来,朵朵不再较劲了,可往后但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开始闹绝食抗衡

这就是错误的“放权”认知

你以为孩子不吃饭就随他们饿着,最后肯定会服软

殊不知,父母的护子之心,要远远高于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

孩子饿的时候可能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达成目的”,父母却在心疼着“孩子会不会饿坏”

所以,永远不要跟孩子比谁“心疼”,放权也不是放任,如果您不知道如何正确放权,建议不能“惯”的地方一定要技巧退出

比如,老师要求每周一要穿校服,孩子不听,非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这个时候就无须继续争论了,把老师发的通知给孩子看看,然后再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孩子的闹腾、和无理取闹,有的时候只不过是针对父母而已,可一旦知晓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无理要求后,他们就会自觉服从学校的通知

服从大局,这是纪律,也是孩子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教育需要绵力

懂得顺应孩子的成长节奏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小树不修不直溜”,可教育孩子这件事更需要绵力修正

山东一男孩,早年前因为帮妈妈在市场卖菜火了

5岁的时候跟着妈妈出摊,9岁的时候就能单独摆摊卖菜,14岁的时候更是边卖菜、边看书

这件事被传开后,大家都羡慕“得子如此”

男孩的妈妈也表示:

“让孩子从小跟着卖菜,不是为了能挣多少钱,而是培养孩子身上的独立能力,只有亲眼看见了底层生活的艰苦,他们才能懂得珍惜当下,好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无数人引用的名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事情,也都是得到的太容易了,反而不知道珍惜

也只有真真切切地体验到过程的“不容易”后,才知道去珍惜这份所获

还有一个15岁男孩,因为厌学不愿意去学校读书

父母百般劝说,男孩却抱怨说“读书也太苦了,如果我能去挣钱就好了,有了钱,想要什么都能去买”

听完这番话,父亲袖子一挥直接同意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父亲也天天带着儿子去工地搬砖

第一天,男孩手舞足蹈地跟爸爸到工地干活

第二天,有点不情愿,但仍然故作坚强

第三天,和父亲耍赖不愿意去

第四天,起不来床,干活的时候也满是埋冤

一个星期以后,男孩就喘着粗气说:“爸爸,我想回学校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孩子之所以认为“读书苦”,那是他们还没有尝过比读书还“苦”的生活,试着顺应孩子的成长节奏,偶尔摆摆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尝试

当孩子真正意识到“此路不通”后,他们才会转弯去寻找新路

所以,孩子不想学习、不想做什么事情,父母不能催、也不能惯,让孩子先用自己的想法去做决定,等到需要时再稍加提点

催促的结果,不一定会高效完成任务

摆烂的结果,也一定会让孩子开窍

但我们“放权”的同时,再耐心去等待孩子成长,需要的时候成为孩子精神上的支柱,不需要的时候退居身后把舞台让给孩子

而这种过刚不折、过柔不弯的刚柔并济,才是我们对孩子正确放权、为孩子创造更好锦绣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关于对付动不动就“拉黑”父母的孩子,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