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杨璇

视觉设计| 星船知造

正文共计:8082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11月上旬星船半月报,主要关注以下8件事。老规矩,我们也将从产业向略作延展——

1、 航空航天:捷报!C919获大批量订单,国航疫情后首度扭亏为盈

2、 中东:加码!持续“加仓”中国企业

3、 汽车:红利!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持续走高至22.2%背后

4、 造车新势力:裁员!“蔚小理”格局再生变

5、 电池:下调!松下为何削减电池利润预期

6、 半导体:巨亏!韩国三星半导体累计亏损仅10万亿韩元背后,出口中国市场急剧萎缩

7、 手机:巴菲特炒股亏近1800亿,苹果股价大跳水背后的创新乏力

8、 船舶制造:喜讯!中国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

航空航天:捷报!国产大飞机迎大批量订单,国航疫情后首度扭亏为盈

10月26日晚间,中国国航(601111.SH)发布三季报:

●前三季度国航实现营收1054.77亿元,同比涨幅为150.61%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91亿元。

●第三季度国航实现营收458.64亿元,同比增长152.89%,净利润达42.42亿元,实现疫情后首度扭亏为盈。

在2022年的低谷期,国航年度净亏损386.19亿元,相当于日亏超1亿元。

随着疫后民航业复苏,截至今年三季度,包括国航在内的上市航空公司全部实现第三季度单季盈利:

●中国东航:营收361.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6.4亿元

●南方航空:营收476.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41.9亿元

●海航控股:营收19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5亿元

●春秋航空:营收60.7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8.4亿元

●吉祥航空:营收65.5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0.7亿元

●华夏航空:营收16.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5478.4万元

星船知造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航空运输企业效益的提升,又进一步带动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订单量突增。

据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近日介绍,C919订单量已经达到了1061架。

其中,国航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国航A321NX及C919出口模拟器采购项目谈判公告》显示,采购项目需求包括1台A321NX机型翼上出口模拟器、1台C919机型L1出口模拟器和1台C919机型翼上出口模拟器。

海航航空集团于今年4月27日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签署100架C919和ARJ21飞机框架性订单协议。本次签署的100架国产飞机中就包括60架C919飞机,将分派给乌鲁木齐航空和金鹏航空各30架。

中国东航也于9月28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与中国商飞签订《C919飞机买卖协议》,向中国商飞购买100架C919飞机。

作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款商业大飞机,C919正打破长期被波音和空客垄断的飞行网络。

C919向空客和波音发起冲击的底气来自于:

1、中国巨大的航空市场潜力

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繁忙机场TOP50中,中国就有10家机场上榜。随着国际航班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和国内航班的进一步增长,波音公司预测,到2042年,中国将需要8560架新的商用飞机。

根据波音公司对商用飞机及相关服务需求的长期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商用客机机队规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近9600架。在航空旅行的持续复苏下,未来20年内中国接收的飞机将占全球交付量的五分之一。到预测期结束时,中国国内航空市场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

2、中国制造的性价比

星船大致梳理了C919部分供应链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款中程窄体客机,一架C919就有168个座位,航程也能够达到5550公里,能够覆盖大部分的二线城市。价格方面,C919以0.99亿美元的售价比对标竞品波音737max和空客320系列的产品,便宜至少2000万美元。高性价比下,包括美国通用、文莱骐骥航空在内的海外企业也逐渐加入了C919的采购阵营。

中东:加码!持续“加仓”中国企业,寻石油财富外的替代品

中东国家多以石油收入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但全球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危机等背景下,石油带来的红利正在收紧,中东一刻不停地寻求多元化发展。

在中国,中东资本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已有一定规模,也覆盖电动车、互联网、石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众多行业。

今年中东资本更频繁地现身中国,加速配置中国资产。

资产研究机构Preqin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总额高达3.64万亿美元,占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额的三分之一。2022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接近890亿美元,其中不少流向了中国企业。

靠石油起家的中东多国都已发布了“减碳”目标——

沙特:沙特政府推出的“2030愿景”。2030年首都利雅得的电动汽车数量占比至少达到30%。

阿联酋:阿联酋启动“2050能源战略”。目标在 2050年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到2050年,阿联酋道路上50%的车辆都将是电动汽车。

为实现这些远景目标,中东多国纷纷押宝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

星船知造梳理如下,2023年以来获得中东资本投资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完全统计)——

●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将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向蔚来汽车进行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签署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

恒大汽车表示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的纽顿集团向恒大汽车提供5亿美元战略投资

长城华冠与约旦最大的私营公司Manaseer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约旦建立合资公司

●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初创品牌BeyonCa(宾理汽车)宣布已与总部位于沙特阿拉伯的投资集团AFG签署了投资及战略合作备忘录

新能源车产业链方面——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宣布获得了沙特阿拉伯新未来城(NEOM)旗下投资基金NIF的1亿美元投资。

●西菱动力宣布与阿联酋的财团本澳米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计划设立合资公司投资7亿元用于开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副车架及高效电动涡旋压缩机。

新能源及化工领域——

●今年3月沙特阿美以246亿元买入荣盛石化10%的股份。

●3月,沙特阿美宣布与北方工业集团、盘锦鑫诚实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宣布收购荣盛石化(002493.SZ)10%的股份,两次投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

●5月,宝钢股份与沙特阿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签约,共同在沙特阿拉伯建设全球首家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

●9月,沙特阿美表示有意向成为盛虹石化的战略投资者。

澎湃新闻统计,截至10月14日,以阿布扎比投资局和科威特投资局为代表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就高达62家。

星船知造分析,中东国家对外投资是其布局本国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动,凭借石油“发家”的中东国家不可能坐视本国经济结构的单一,随着转型深入,中东资本还将继续加码中国企业,通过在高科技和新能源等领域加大投资来反哺本国产业多元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红利!比亚迪凭啥毛利率超越特斯拉?今年校招谁最香?

是迪爹不是迪子。收入增长的同时,比亚迪汽车毛利率正继续走高。

10月30日,比亚迪发布三季度财报:

●当期实现营收1621.5亿元,同比增长38.5%

●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82.2%

●归母净利润已经超过公司在2022年全年的净利润

今年一、二季度,比亚迪的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0.7%和21.6%,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升至22.2%,超过了特斯拉的17.9%。

星船知造分析,比亚迪毛利率不降反升的背后,是其对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掌控,让比亚迪在降本增效方面具备更大的主动权。

source:unsplash

油车时代,大部分车企只掌握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配件,其余部分主要依赖供应商。

新能源时代,整车厂对产业链的介入不断深入,比亚迪更是唯一一家新能源全产业链车企,除了玻璃、轮胎钢板等零部件,比亚迪也拥有电池、电机、电控、芯片等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

电池方面,比亚迪从生产手机电池起家,在2003年就早早进入汽车行业,开始生产动力电池和混动汽车,推出的刀片电池通过优化电池模组结构,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去年,比亚迪又优化了车身框架,发布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

随着前三季度比亚迪汽车的大卖,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在报告期内达到100.9GWh。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据国内市场的28.9%,比第一名宁德时代少了13.8%,并且这一差距还在持续缩小。

芯片方面,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份额中,比亚迪半导是唯一榜上有名的车企,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早在2005年时,比亚迪第六事业部就成立了IGBT部门,并在2009年推出了自主研制的“IGBT 1.0”芯片,打破西门子、三菱电机等西方企业在IGBT车载芯片领域的垄断。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36.9%,较去年同期的31.8%提升5.1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渗透率已达到59.4%。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享受的红利也正持续释放。首当其冲的就是便宜好用的应届生。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2023年校招总人数达到3.18万人,比造车新势力中蔚来的整体员工数量还多。

应届生也不再将比亚迪视为保底offer。2023年校招总人数中,硕士和博士的整体占比达到了61.3%。而正在进行中的2024年校招,比亚迪投递通道开放的一分钟内,就有几万份简历涌入了人才库。

从今年校招趋势看,人才和学历内卷中,比亚迪再也不是应届生口中的“点击即送”,同台争抢入场券的是那些拥有“本硕92”、“海外留学”背景的高阶人才。

造车新势力:蔚来放弃在美建厂,“蔚小理”变“理小蔚”

11月3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发全员信称,公司将减少10%的工作岗位,这一调整将在11月完成。

按照蔚来2022年底的员工总数来看,如按比例计算,这次裁员意味着约有2600人可能受到影响。

从最新数据看,10月份蔚来汽车的交付量为16074辆,远低于理想的4万辆和小鹏的2万辆。“蔚小理”的格局向“理小蔚”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ource:unsplash

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销量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第二季度,蔚来汽车累计销量2.35万辆,环比下跌了24.2%,是蔚小理中唯一一家同环比均下滑的企业。并且,蔚来汽车第二季度的净亏损同比增长了119.6%至60.56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

截至10月份,蔚来汽车今年累计交付新车12.61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的50%。一边是增长掉队的汽车销量,一边是不断拉大的亏损额,不得不断臂求生。

蔚小理三家企业中,蔚来是将业务盘子铺得最大的那家。

从整车制造、到手机和充换电站,每样都烧钱。

核心造车业务上,蔚来目前共有8款车型在售,但除了ES6外,其余车型的销量都较一般。今年一季度末,老款ES8、ES6、EC6开始清库存后,4月和5月份,蔚来分别只卖了6658辆和6155辆新车。

第二代ES6上市后,7月仅这款车型就售出1.11万辆,占到月销总量的一半以上。在过度依赖单一车型的情况下,蔚来是否真的需要生产这么多车型?

手机业务则被不少人认为是在乱花钱。从售价来看,NIO Phone的起售价为6499元,最高至7499元。售价几乎与苹果对标,但所展现的参数配置却被质疑相当于国内市场4000元级别的机型。

对于生产手机,李斌的说法是“如果不造手机,就相当于自己家的车钥匙在对方手上。”但现实情况是,蔚来手机提供的绝大多数功能可以直接通过蔚来汽车的直接触屏完成,部分远程功能也可以通过企业APP进行。

蔚来手机的用武之地在哪?连李斌也承认,是因为蔚来的大部分车主使用的苹果手机没有开发接口,才选择自己造手机。也就是说,蔚来手机是专门给蔚来车主的备用机。而这样的话,就等同于自己限制了目标客户群体,而对车主来说,等于再花6499元买一台备用机。

降本增效下,在李斌突发全员信的第二天,蔚来汽车美国地区CEO易盖天再透露,由于成本过高,原计划在美国三个州建厂的考虑将放弃,改为继续在中国生产然后出口美国。

电池:下调!松下削减电池利润预期,特斯拉股价下跌

日本电子集团松下近日表示,第二财季,公司在日本削减了电池产量,并将能源部门的本财年(2023.4-2024.3)利润预期下调了15%;之后,特斯拉跌近5%。

特斯拉市值曾突破万亿美元,近期多次出现较大跌幅,目前较7月时的阶段最高市值已缩水了超3200亿美元。

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主要有以下几家:

● 松下。特斯拉初代动力电池18650由松下提供,一直沿用到Model S和Model X的推出。目前松下主要供应特斯拉高端车型电池。

● LG。2019年,LG成为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之一,为特斯拉提供21700电池,其中,美国本土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电池由松下提供;中国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德国制造的MODEL Y,电池则由LG提供。

● 宁德时代。特斯拉第三代LFP(磷酸铁锂)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最早在2021年开始沿用,主要搭载在MODEL 3和MODEL Y的入门级车型中。

比亚迪。今年5月,特斯拉在德国柏林工厂生产的Model Y基础车型(RWD后驱版)电池来自比亚迪。

松下供应特斯拉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的电池,但这些车型售价较高,无法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税收抵免政策,市场遇冷。

部分分析认为,松下下调利润预期也显示出特斯拉高端电动车型及市场近期遭遇的问题:

第一,《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简称IRA)引发对美国电池制造业的大量投资,但“IRA补贴的价格上限为8万美元,由于(特斯拉)高端车型超过了这个水平,需求已下降了。”

马斯克也在担心,特斯拉的高端车型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将影响销量,并有意将重点更多放在中低端车型上。

第二,欧洲等地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融资成本上升,通用、福特、特斯拉等车企电动工厂扩张速度减缓,预计汽车需求减弱。

第三,今年以来,特斯拉采取了大范围降价以提高销量的策略,但这拖累了特斯拉的毛利率。特斯拉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至17.9%,二季度为18.2%,已经被比亚迪18.7%的毛利率反超。而即使降价,特斯拉三季度销量仍有下降,这与部分工厂因设备升级产能下降有关。

作为最早供应特斯拉的电池企业,松下对特斯拉的依赖度很高。

2021年松下占特斯拉全球电池供应的53%,当年松下87%的电池都用于特斯拉汽车。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17.9GWh,同比增长71.8%,排名前十的中国企业占全球总量的60.4%,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全球电池装机量和市占率相比2021年皆有上升,其中宁德时代的部分增长来自于特斯拉的Model 3 / Y。

而松下、LG等韩国企业的电池装机量虽有上升,但市占率下降。

半导体:巨亏!三星半导体退出中国市场后,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688亿人民币

三星半导体跌落神坛,除了行业大环境影响,还有一个更不容忽视的原因——对中国出口的萎缩。

10月31日,三星电子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报告: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77.57%至2.43万亿韩元(约132亿人民币)

负责半导体的DS部门三季度亏损3.75万亿韩元

再加上前两季度亏损的8.94万亿韩元,三星半导体今年已经亏损12.69万亿韩元(约688万亿人民币)

巅峰时期,三星一家就占据了全球45%以上的内存市场,并于2017年终结了英特尔长达25年的半导体霸主地位。但在韩国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限芯联盟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三星半导体的库存就激增了40%。

外媒将三星半导体的困境归结为一句话:中国不买了。

此前,三星一度是对华产能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路透社曾分析表示,仅三星在西安建的工厂就占了总产能的40%。自今年年初以来,三星半导体在运营成本无法覆盖利润的情况下,三星只能将在华供应链向越南转移。但面对近10万亿的亏损,三星半导体还是宣布将在第四季度进一步下降产能。

今年10月,韩国有关部门表示,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被认定为“经验证最终用户”,这将允许它们为其现有在华工厂进口美国芯片制造设备,而无需另行寻求美国的批准。

看上去,三星获得了一张重回大陆市场的通行证。为表诚意,三星不仅投下229亿升级西安工厂,还计划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有一股要将失去的悉数取回的风头。但据《2023年中国芯片行业报告》,上半年国产芯片产量高达1900亿,有望在2025年实现7成自给率。

在部分西方国家限芯手段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国产芯片日渐崛起,留给三星重返的市场空间也被这后发力量急速压缩。

手机:苹果股票大跳水——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三季度亏损近1800亿人民币

11月4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告:

伯克希尔三季度净亏损127.7亿美元(约932亿人民币),系今年来公司首度亏损。

第三季度投资收益亏损达241亿美元(约1759亿人民币)。

三季度伯克希尔净利润出现亏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其股票投资组合中,苹果公司占了大头。

苹果股价在第三季度整体下跌了11.61%。而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苹果公司股票的市值在第三季度下降了约200亿美元(约人民币1460亿元),占公司投资收益亏损的83%。

星船知造分析,苹果股价和业绩表现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供应链中断、竞争加剧、监管压力和诉讼风险等影响

2、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国产手机崛起

3、 创新力的匮乏

市场追踪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计,苹果旗舰手机iPhone15系列在发布后的17天内的销量与iPhone 14相比下降了4.5%,这可能是自2018年以来iPhone在中国最糟糕的首发之一。

最新款iPhone 15的升级主要是在摄像头、电池等一些局部进行性能优化,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创新和突破。

手机产品的创新不足,也是整个行业的通病。当手机企业无法利用现有技术突破折叠手机手感粗糙、屏幕明显分割等硬伤时,最简单的创新就是把摄像头的参数再突破极致。

随着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智能穿戴设备也可能分去手机市场的一杯羹。也将同时带动通信设备、光学器件、显示屏等多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船舶制造:喜讯!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中国集齐造船业“三颗明珠”

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被称为造船工业的“三颗明珠”——11月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交付。该船共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

“魔都号”的交付,意味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兼具造航母,大型邮轮和LNG船能力的国家:

大型邮轮,中国与欧洲同台共舞;

航空母舰,只有中国、欧洲、美国能造;

LNG船,目前只有中韩有制造能力。

韩国曾稳稳占据LNG船建造的龙头地位。其造船业先发优势显著——

1981年,韩国成为当时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1982年,我国才正式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建造出口船;

1994年,韩国的第一艘LNG运输船交付;

2008年,我国才开始建造LNG船。

中国船厂一路奋起直追——

201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开始超越韩国,基本集中在常规船舶上,在LNG等高附加值船舶上,韩国仍具有领先优势;

2021年,全球共有302艘高附加值的船舶订单,韩国获得191艘,占比65%。中国排在第二位,但订单量只是韩国的零头;

2022年,全球船企总共获得了182艘LNG船的订单,中国船企共计承接59艘LNG船,市占率32%,韩国船企获得了122艘LNG船订单,市占率67%;

目前,韩国LNG船市占率仍超中国,但2018年中国的LNG船订单一共只有10笔,到2022年获得5倍的订单量。同时,2023年,沪东中华开发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是迄今为止全球开发设计的最大型LNG运输船,这也将为中国LNG船订单的增长提供新的机会。

目前韩国相对LNG船建造周期短,中国LNG船相对建造成本低。

在船用型薄膜型殷瓦钢专利技术上,中国宝钢特钢公司等联合成功完成了该合金的工业化试制,通过了法国GTT公司的船用殷瓦钢认证,打破其多年垄断,成为全球第二个薄膜型LNG船用殷瓦钢供应商。

自主技术带来生产成的进一步降低,殷瓦钢的国产化也加固了我国LNG船建造的供应链安全。

更多制造业内容,请关注星船知造。全平台同名。

本文基于访谈及公开资料写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为星船知造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