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塔村口

有个深深的记忆,马塔村是平顺县海拔最低的地方。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进行地情教育,说平顺县最高的地方是风则岭,海拔1876米;最低的地方是马塔村,海拔380米。那时候的脑袋真好使,一直记到了现在;不像现在,老是前边记,后边就忘。

从长治市出发,到潞城微子镇上了324省道,进入平顺县界后一直伴着浊漳河弯弯曲曲向前。手机导航里传出林志玲嗲嗲的声音:马塔村到了,目的地在你左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塔村浊漳河

由于脑袋里有了海拔最低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去往马塔村的路上,眼睛一直在河流的地方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所在。

大山在左,河流在右。水往低处流,平顺县最低的地方不应该是在路的右边吗?导航怎么能把目的地说成在路的左边呢,难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德”有时候太缺德。

河流并不宽,满打满算也就百余米,这样的滩涂真放不下一个几百号人口的村庄。

马塔村口

其实是我的理解出了问题。平顺县最低的地方在马塔村没错,不是马塔村整体都在海拔380米。

马塔村的老百姓都居住在路左边陡峭的山坡上,浊漳河流出平顺县的河口海拔380米,在马塔村地界之内。

马塔村的河口位置并不是一个自然条件上的三岔口,却是一个人文上更大意义的三岔口。出河口后,浊漳河左边是河北省涉县,右边是河南省林县,现在叫林州市,后退一步连山带水都是山西省平顺县。

上马村口

马塔村就是紧紧挨着河北、河南的那个山西省的村,因此被称为鸡鸣三省。村里现有331户,928口人,国土面积13285亩,耕地1057亩,在山区里算是一个不小的村庄。

马塔村曾有马塔、上马、东马、后辿、东山、小圪堆寺、西井山等几个自然村,不过现在还有人居住的只剩下马塔、上马、东马三个了。

上马村曾一度独立出来作为一个行政村,还因古朴的村风村貌获得了国家传统村落的名号,奈何人口仅仅百余人,最终还是被撤销行政村建制并入了马塔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遥望东马

上马村从1961年独立到2020年撤销,满打满算也就满了一个甲子。在历史的长河中,马塔、上马、东马就是一个村,从他们的名字上也大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都有一个“马”字。

其实说成是都有一个“马塔”词组更合适,在村中遗留下来的古老碑刻里,我们会发现一些古老又有意思的名字:下马塔、东马塔、西马塔。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创建真武并花果圣母庙碑》中有“下马塔”;清乾隆五年(1740)《建井碑记》中有“马塔”“西马塔”;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建立观音堂碑记》中同时出现了“西马塔”“东马塔”“下马塔”。

马塔村停车场

梳理古老的碑文内容,大约可以这样理解,在以前这些村庄合在一起对外称为“马塔”村,而根据所处位置不一又分别称为下马塔、东马塔、西马塔。

现在的马塔村由于位置在下一些则被称为“下马塔”,上马和东马由于一西一东,则被称为“西马塔”和“东马塔”。

后来由于现在的马塔庄人口最多,占据了主要地位,“西马塔”庄位置在它之上200米余,就逐渐叫成了“上马塔”,“东马塔”没有变。

马塔村石头房子

久而久之,“上马塔”和“东马塔”两个庄子名字又被懒省事儿的人们简化为了“上马”和“东马”。

马塔村所在浊漳河北岸紧靠的山坡上,非常陡峭,没进村之前都要怀疑这个村是怎样的一个存在?如此陡峭的山坡是如何挂得住这些百姓人家,且一住便是千年以上。

开车拐上马塔村,弯,折,弯,折,一进村来到了一块稍平整的地方,已经停满了各式小车一二十辆,还蛮繁华的吗。

马塔村石头房子

莫不是今天村上有庙会或者村里有人家操办红白喜事?都不是!嘴快的村民给出了答案:就是国庆节放假了,在外的孩子闺女都回老家转一转。这里是全村唯一的一块平地,车子当然都得停在这里。

下车抬头,一种震撼扑面而来。马塔村老百姓的房子就或高或低参差不齐地嵌在对面的石头山上。因修建年代不同,样式材料不一,或平房或楼房,或砖石或土坯,与山势和谐而统一。

你家和我家之间是就山势开出或石头砌筑出来的坡道或台阶相联系,坡道或台阶下也不能浪费了,有可能就凿出个小小窑洞,可以喂牛喂马,或者堆放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塔村貌

从略宽的停车场往前行几步,前面是一个券洞阁楼样式的建筑,券洞用石头砌筑。券洞上的楼阁是砖木结构,挑脊飞檐,应该是一座宗教建筑。

走进券洞,会有更不一样的发现,原来这个券洞有别于平常所见的直来直去样式,是一个三通结构。一面临崖,三面通行。

直行,便走进在停车场抬头看到的地方。右拐,才进入的是马塔村的核心区域。

马塔村阁

那就右拐吧。右拐进入石巷里,才发现这里是两个山梁之间沟洼处,恰是一条水道。房子多建在水道两侧,也有少部分巧妙地建在水道上方,或拱券,或挑空,我住我的,你流你的,互不干扰。

先民们为了生存,运用了极大的智慧。

回看阁楼券洞,才想到它的另有乾坤。这其实是一座三层的阁楼,一层流水,二层行人马,三楼住神仙。

马塔村阁

楼上神仙是哪位?坐南朝北的正殿上挂有“观音堂”,应该是观音无疑。记不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曾和我讲过,说马塔村的这个小庙供的是孙悟空。

观音堂建在券洞上方,地方不大,却是山门、正殿、东西厢房俱全。找了许久,没有见到孙悟空的痕迹,许是我记错了。

马塔村还有什么好看的地方?村民告诉我,去上马看看吧,比这里还耐看。

马塔村阁上观音堂

上马,在马塔村上方约200米处,有羊肠小道可通,要是开车,还需下到324省道前行一段,再走盘山路可达。这条可通汽车的盘山路开通也仅仅十余年时间,以前的上马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

这条羊肠小道,却不可小觑,在不通大路的古时候,它可是晋豫间一条重要的通道。就在上马的东边,晋豫交界处设有一道马塔关。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平顺县志》中记载:“万山拱峙,中有小路,传名马踏关,通河南”。

上马烈士亭

在进入上马村的路边有一座小小的烈士亭,其实就是一通不大的烈士碑,外罩了一个砖砌的亭子样子的建筑。烈士碑是1948年刻的,如果不注意碑的另一面,可能就错过了更重要的东西。

烈士碑的而另一面是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的“创建真武并花果圣母庙碑”,说明这块碑是重复再利用,好在这块290年前的碑的内容没有过多的破坏。

就在《创建真武并花果圣母庙碑》文中发现了距离上马村百余里之远的黄牛蹄、王曲等村人士的捐款记录,可见上马村所处位置乃交通要道,东来西往,商旅不断。

上马烈士碑

马塔村的观音堂曾被我误认为与孙悟空有关,没找到证据,但在上马村的碑刻上看到了“花果圣母庙”字样,花果山是孙猴子的居处,不知道这通碑以及碑中记录的庙与孙猴子有没有关系?

上马的“真武并花果圣母庙”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了一半的石碑。但是只有几十户的上马村,仍然还留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玉皇庙、金华龙王庙等古建。

玉皇庙处在上马和东马之间的一处略微平缓的台地上,而金华龙王庙就在上马人口最密集的村中间。在金华龙王庙里面还找到了上马村观音堂的碑刻,村民坦言,观音堂原来就在金华庙内一隅,后来拆除了。

上马玉皇庙

龙王庙就龙王庙吧,还叫个金华龙王庙,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原来这里的金华龙王庙,并不是哪一个大海的龙王,而是上马村不远处石城村的一位有名有姓的农民连金华死后化作神仙,主管十里八乡的下雨,所以就叫做了金华龙王庙。

平顺县漳河沿岸的村庄大都在山坡上,坡下是涛涛的漳河水流过,但是取水技术落后匮乏,山坡上种地仍是靠天吃饭,等老天爷下雨。

清乾隆年间的一年夏天,奇旱,庄稼地里勉强出来几棵小苗也被太阳晒得快枯焦了,老百姓被折磨的真是痛哭无泪。骄阳下锄地的连金华发下毒誓:老天爷只要能下雨,我死了也行。

金华龙王庙舞台

毒誓应验了,大雨解了十里八乡的旱情,连金华也真的归天了。他能为老百姓求来了雨,他就是龙王,这也是老百姓的实用主义。

上马村几乎处在漳河垂直上方,生活、农耕用水都极不方便,因此便就近请来了金华龙王,为他修建庙宇彩塑金身。

村中老百姓传说“金华”就是石城村的连金华,但在上马村遗留的古碑中,却找到了另外一个“金华”,也与水有关系。

马塔村貌

清乾隆五年(1740)“马塔村建井碑记”载: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夏大旱,“亢阳不雨,井底生烟,树梢头起火”,从河里取水艰苦,河南涉县井泉庄金华神到此指点打井,解旱,井被称为“金华井”。

碑文中并未见有金花庙记载。抑或因金华井为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自发在观音堂里敬起了“金华”神,久而久之,金华神竟超过了观音菩萨的名气,观音堂也渐渐演化成了金华庙。

金华庙越来越出名,慢慢地就演化成了有名有姓的本地神仙,也就出现了老百姓传说与碑刻记载不一的情况。

上马村貌

类似情况还有关于马塔和上马村名来源的传说。

传说王莽赶刘秀时,刘秀骑马来到这里,看到王莽在后追得急,翻身上马,一跃飞跨到对面山梁,逃过一劫。老马四蹄落地,踏出深深的蹄印。

刘秀登基后,想起老马救驾的赫赫功绩,就以翻身上马处赐为上马村,踏出的蹄印的地方为马踏村。后因马踏村中修筑起一个八角十二层的塔,故又称马塔村。据说,马蹄印至今尚存,只是一般人找不到。

上马村貌

在“马塔村建井碑记”中却记载为:马踏庄系唐时窦建德驻跸于此,以此名焉。

隋唐时窦建德长期活动在河北一带,在平顺县石城镇范围内留下了许多遗迹和传说,而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故事更是遍布整个晋东南地区。

两位古时候的人物是否真的来过马塔村没有,本来就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马塔村老百姓在这里改造自然,繁衍生息,乐此不彼。

马塔村建在水道上的小房子

马塔和上马都是建在陡峭的山坡上,村里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都是一些曲曲弯弯、长长短短的石阶、石巷将高高低低的石屋上上下下连通起来。

或许应该感谢曾经的贫穷、落后与闭塞,才使得这个小山村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百十年前的古朴的面貌,遗留下了众多的古庙宇、古民居,获得了国家传统村落的名号。

由于它的原始,淳朴,引得无数人来这里寻找乡愁,寻找心灵的慰藉,我也是。

小编微信:jdn0355,欢迎添加,探讨晋东南地区有关问题,或添加关注本公众号投稿邮箱:jdn035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