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我们的歌》,个人目前只看了两期节目,一个是腾格尔与金子涵合唱《乌梅子酱》,另一个便是光良跟陈卓璇版本的《桃花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丐版《桃花诺》

两首歌看似南辕北辙,但却不乏相似之处,皆是前辈男声搭配新人女声,而且同为男声在高声唱、女声在低声和。

譬如《乌梅子酱》,高潮部分全部给了腾格尔,合唱时也是以腾格尔为主,可谓主次分明。当然了,腾格尔的确是hold住了,将《乌梅子酱》深深烙上个人风格,并且赋予了令人欲罢不能的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之下,光良对《桃花诺》的驾驭就略显吃力了,甚至到了拖后腿的地步。实事求是,现有版本的《桃花诺》无疑更加适合女声,强行安排光良为主、陈卓璇为辅,结果只能是平庸的妥协。为了迁就光良,陈卓璇注定放不开,继而导致无法竭尽全力去诠释,催生出了丐版《桃花诺》。

适配度的优先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认为光良是拥有诸多代表作的前辈歌手,怎么会拖陈卓璇这样名不经传新人的后腿呢?

其实很多人对于此存在着逻辑误区,艺人的业务能力和名气固然重要,但适配度的优先级理应远胜两者。举一个例子好了,包括但不限于周迅、章子怡、张鲁一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或多或少都在不惑之年出演过青葱少年,继而引来一片吐槽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他们的演技无可挑剔,但终究抵不过岁月的流逝,用中年人的样貌去塑造少年人之姿,本就毫无适配度可言。一言以蔽之,大多数观众几乎是看一眼就会立马出戏,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能够勉强认可角色,任凭演技如何精湛也弥补不了不可信的人物形象。

同样的道理,在未经大改的前提下,以《桃花诺》当前版本曲风而论,陈卓璇的确比光良更适合主导歌曲,理由仅仅只是适配度而已。

排资论辈要有度

由此便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排资论辈算不算陋习?

尊敬前辈肯定没有错,但凡事皆有度,不能为了尊重而罔顾客观现实,具体到表演、演唱,势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长久以来,大家对娱乐圈的泛流量化嗤之以鼻,原因是流量艺人业务能力差,却能够忝居高位,颇为令人不齿。但站在适配度的角度上,不仅流量艺人的忝居高位不合理,资深实力派艺人的霸王硬上弓也同样不恰当。如果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使得烂片、烂剧、烂歌才会大行其道,人红作品不红成了娱乐圈的普遍现象。

结语

至于光良,没有人可以否认其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但人无完人,即便是功成名就的歌手,也未见得能够对所有歌曲做到信手拈来。哪怕是粉丝,在看待光良时,也不应该滤镜过重,认为自己的偶像无所不能,要有一颗平常心。任何的预设立场,结果必然是偏听偏信,继而变得是非不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