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上海的“万圣节”大家都刷到了吧?

有拿喇叭喊经典台词的“楚雨荨”,有戴着面具、穿着“哪里贵了”衣服的李佳琦,还有做旱船的“安陵容”等等,堪称是把“万圣节”过成了咱们中国本土的“玩梗节”,创意性拉满。

不过,要说最火的,还得是那位cos那英的“这英”,她再现了那英的各种经典台词,动作、神情,连音色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捧腹。

但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这位火出圈的“这英”,实际上有一个饱含孤独和痛苦的童年。

“我小时候有多i?吃个苹果都要躲进被窝吃。”

“在学校里,我就是个让老师出气、被同学嘲笑的窝囊废。”

“扫兴的爸妈让我成为一个被PUA惯了的人,每月工资都要乖乖上交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环境一片阴霾,充满悲伤与无助,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成为她心中难以抹去的伤和痛。

而当这英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时,无数网友狠狠地共情了,父母扫兴竟成了大家的“同款伤痛”。

原来那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同样扫兴的父母。

为什么“中国式父母”总是很扫兴?

关于这个问题,某乎上有网友总结的答案非常到位:

就像心理咨询师形容的某些家庭那样:

整个家庭像是一家“精神病院”,处处充满了指责、抱怨、矛盾。

这英的成长经历,让我想起来另一名男孩。

因为看到妈妈的手机用了很长时间,已经很卡了,他就想着用自己的零花钱,外加过年时积攒的压岁钱,为妈妈换一部手机。

手机原价1799元,男孩跟销售好说歹说,最终便宜了300块,花1400元买下。

然而,等他兴高采烈回到家里,把手机送给妈妈时,妈妈瞬间变了脸色:

“为什么乱花钱?不懂事!赶紧把手机退回去!”

男孩委屈巴巴,小声向妈妈解释这部手机并不贵,结果却换来了妈妈变本加厉的指责,压根不理会他的解释,一再强调把手机退回去。

最后男孩彻底寒心,无奈把手机拿回商场退掉了。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或许这些扫兴的“中国式父母”也是如此,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有何不妥,但无意间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父母扫兴,孩子身心备受摧残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有毒的父母”。

意思就是这些父母无法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会在情感上对孩子造成伤害,故而得名“有毒”。

被父母“扫兴”的孩子,内心往往会背负沉甸甸的负罪感,以至于时常自我怀疑:

如果自己过得快乐,对正在“吃苦”的父母而言,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哪怕取得不错的成绩,是不是并非依靠自己的实力,而是一种运气?

由于经常遭受父母的打压、指责,这些孩子会逐渐“中毒”,进而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以至于养成“讨好型人格”,觉得快乐是不被允许的,是一种罪过。

当然了,或许有些孩子在长大后,能够意识到这种畸形原生家庭为自己带来的伤害,但与此同时又会破坏彼此间的亲子关系,使自己进一步陷入自我否定当中。

对这些孩子而言,父母的扫兴就像是在头上被泼一盆冷水,整个人透心凉,身心受到摧残伴随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做扫兴的家长

很多家长习惯性扫兴,并且往往无法发现自身的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这是一种家庭教育的传承,他们当初也是这样长大的。

过去人们普遍崇尚吃苦耐劳,厉行勤俭节约,所以很少有家长去关心孩子的快乐情绪,花钱也成了一种罪过,久而久之,快乐就成了一件稀缺的、不被允许的事情。

因此,作为一名家长,在判断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前,也应该反思自身的成长,是不是被困在了上一辈人所限定的框架里。

另外,有些家长常常扫兴,是由于无法与孩子共情,压根没办法对孩子的快乐情绪感同身受。

比如孩子攒钱给母亲买手机,孩子是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而母亲关注的是这部手机到底值多少钱,够一家人花多久,买多少家庭用品。

所以从始至终,家长和孩子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就会出现孩子觉得“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家长觉得孩子乱花钱,这种矛盾、尴尬的局面。

作为家长,应该适当学会“移情式聆听”,把自己当做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尽量避免盲目地打压、说教,把重点放到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上。

有时候换一种思考角度,可能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老苗结语:

对孩子而言,有一对扫兴的父母不亚于一场灾难,哪怕是长大后,也可能留下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希望大家尽量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为孩子提供情感价值,孩子能否幸福健康地成长,或许就从这一点改变开始。

今日话题:你有过被父母“扫兴”的经历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