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泽连斯基的助手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道出泽连斯基当前的尴尬处境,他越来越觉得西方的朋友们想要出卖自己,因为没人相信泽连斯基会赢得对普京的胜利。泽连斯基的助手告诉《时代周刊》的记者,之所以会做出这种判断,也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 舆论关注度正在下降。目前,泽连斯基、乌克兰、俄乌冲突都在急剧降温,如果打开欧美各个主流媒体的报纸就能够发现,以前都是俄乌冲突上“热搜”,都是泽连斯基霸占榜首,但如今头条内容都是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巴以冲突。舆论关注度的下降,确实让已经习惯于被舆论包围与热捧的泽连斯基出现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泽连斯基强烈地感受到,如今西方的盟友们已经不把他放在眼里,已经开始出卖他。至少西方在舆论上连一个版面都不给泽连斯基,连头版头条都不给泽连斯基,显然对不起乌克兰为西方民主价值而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 从政治支持的角度而言,泽连斯基的助手也告诉美国《时代周刊》,如今泽连斯基明显感受到,美国与欧洲对自己的支持力度也在减弱。泽连斯基到美国与拜登总统进行会晤、出席在欧洲举行的北约峰会及欧盟内部峰会时,都再也没有享受到巴以冲突爆发之前那种英雄般的感受,那时还是鲜花烈马掌声雷动,如今泽连斯基前往欧美却处处碰壁。巴以冲突爆发时,泽连斯基前往美国,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直接拒绝了泽连斯基继续在国会进行演说的要求,这与上半年的情景完全是天壤之别。泽连斯基到欧洲参加会议时,欧盟根本没有邀请他,泽连斯基直接闯入会场,以至于欧洲除了外长与防长们之外,根本没有办法接待泽连斯基这位国家总统。敏感的泽连斯基明显感受到西方对自己的政治支持与关怀正在急剧下降,这种待遇上的千差万别也让泽连斯基深深感受到,自己被朋友们出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泽连斯基的助手之所以告诉《时代周刊》泽连斯基有这种强烈的感受还是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实实在在援助给泽连斯基的军事装备与财政支持确实正在急剧减少。根据一家丹麦生产军火的工厂估计,当前俄乌战场上乌克兰每月需要的炮弹大概为60多万枚,但如果欧洲各国按照目前正常生产状态而言,各大兵工厂生产每月生产出的炮弹仅有50万枚,这点体量显然无法帮助乌克兰赢得对俄罗斯的胜利。更何况很多炮弹被美国大手一挥,直接援助给以色列,这种厚此薄彼确实让泽连斯基有点难以接受,以至于在近期的各种演说中,再也看不到阳光大男孩,反而处处透露出落寞与失望的情绪。

泽连斯基的助手告诉美国《时代周刊》称,泽连斯基有强烈的感觉,自己已经被西方出卖,实际上,这也得到了泽连斯基自己的证实。10月30日当天晚上,泽连斯基在向全国发表视频演讲时明确表示,他现在明显感觉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尤其是西方朋友们对乌克兰能够战胜俄罗斯已经没有多大信心,如今唯一相信乌克兰能够战胜俄罗斯、让普京屈服的人只有泽连斯基自己。

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情况下,俄乌冲突这一战争泥潭是否会让泽连斯基率先陷落也是外界关注的问题,而泽连斯基当前这种强烈的失落感也是必然的现象,做出这一判断也基于多种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而言,保持三分钟热度是太正常不过的心理尝试,即使美西方极力吹捧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是为了捍卫西方自由价值而战,但如果天天喂西方民主吃大餐,总有一天也会厌烦。俄乌冲突已经爆发600余天后,再去谈论俄乌冲突,实际上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对俄乌冲突的兴趣。毕竟,俄乌冲突与自己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既不能让自己升职加薪,也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会有多少人关注俄乌冲突、力挺泽连斯基。根据美国媒体方面的统计,今年6月时有61%受访的美国民众明确表示支持泽连斯基,但在巴以冲突冲突爆发后的10月,这一数据急剧下降至41%,这也就意味着,只有41%的人继续表示对处于俄乌冲突中的乌克兰表示支持。随着时间的持续与美国国内自身问题的爆发,显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陪着乌克兰玩,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而言,泽连斯基失去媒体的关注,不再成为舆论的宠儿也是非常自然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 从巴以冲突与俄乌冲突在美国全球霸权中的权重角度而言,美国当然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巴以问题上,当然要将自己的资源集中用于援助以色列。相较于乌克兰而言,以色列太过重要,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以色列是美国实施自己中东政策的杠杆与基石,美国绝对不能丢掉以色列;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与其掌握的财富基本上已经能够控制美国的外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与乌克兰也不知能拿什么东西与以色列人比,从以色列与乌克兰的权重角度而言,美国心里很清楚孰轻孰重,泽连斯基被冷落、无视也是必然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从美国操纵这两场局部冲突要达到的战略目标角度而言,美国在俄乌战场上与巴以战场上的策略也不一样。在俄乌战场上,美国的主要对手是俄罗斯,与俄罗斯这一超级军事大国做对手,美国必然表现出相当的谨慎,因此可以发现,乌克兰想要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拜登就像挤牙膏似地提供给乌克兰。实际上,这种挤牙膏的方式无疑是给俄罗斯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提前给俄罗斯打招呼,美国准备援助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俄罗斯准备接招吧,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避免与俄罗斯翻脸,最终导致美国与俄罗斯直接兵戎相见。正是因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与俄罗斯直接交手,必然会造成泽连斯基在俄乌战场上根本没有办法甩开膀子大力干。

相较而言,美国对以色列完全是另一种态度,即使以色列使用了白磷弹、轰炸了平民目标,虽然拜登的发言偶尔表现出对以色列的批评,但这种批评更多的仍是纵容与溺爱。拜登很清楚,在巴以冲突的方向上,美国的对手是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国家,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国家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此,纵容以色列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这就是美国的战略与策略。在巴以问题上,只有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才能够结束美国可能在中东面临的战略风险,但在俄乌问题上,美国要通过持续化的战争,给俄罗斯慢慢放血,最终造成俄罗斯内部的崩溃。战略对手、战略目标不一样,也就导致美国在俄乌战场与巴以冲突上采取的策略不一样,这也是泽连斯基如今有点失落的原因,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可以放开手脚大打一场,但泽连斯基总是束手束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在巴以冲突持续升级的情况下,泽连斯基越来越有被西方出卖的感觉,只能说他的这种直觉是正确的,基辛格有一句话说得特别残酷,做美国的对手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却是要命的,因为这种朋友随时要被美国两肋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