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冬天,一群当兵的闯过来,带着白面让奶奶和邻居们给他们烙饼,刚把摊子支上,突然当兵的都跑光了,白面也不要了,跟着解放军就进城了,徐州和平解放了,烙出的大饼正好招待解放军。过了不久解放军押着一群高级军官走在徐州大街上了,战事结束了。蒋二公子的学校也得整顿停课了。爷爷奶奶就想回河南老家了。

下边这段是奶奶的回忆但我查了和历史照不上,先按她讲的写出来再分析吧。爷爷奶奶回到开封在一所小学当了老师,爷爷见过大世面的,和别的老师聊天过程中就发现有一名老师是地下党,而这位老师也意识到自己暴露了,连夜逃走了。当时开封解放在即,很多工作要做,他这一逃跑一切都乱了套,下边工作没法搞了,上级很急,让人和他联系,送了封信给他,大意是:***老师是深受我党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绝对不会干出卖你的事,现在任务紧急,你必须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上,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事一样,如果有必要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这名地下党就回到岗位上了,我爷爷也不问他这两天上哪了,就当没这事,他也安心了。本来这封信应该阅后即焚,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没被销毁,而是在开封解放后被装入了爷爷的档案,这对爷爷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查过历史后,可以确定这件事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开封是先于徐州解放,我爷爷不可能在徐州解放后来到还没解放的开封市,更不可能为地下党起到掩护作用。但根据后来的情况判断,找出另一种可能性,就是爷爷去的不是开封,而是新乡。1949年时长江以北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解放,新乡是最后解放的河南县城并在解放后升级为市,并建立平原省成为省会,地位和开封平等了。而且爷爷在解放后被安排在新乡的河南大学分校(就是现在的河师大前身)当教授了,从小学老师连升几级,应该是那封信起的作用。合理的解释就是爷爷当年是在新乡当的老师,并在新乡发生了这件事,因为这封信,得到了重用。当时河南大学师生大批南逃不愿留在共产党控制区,所以老师不足了,开封的河南大学当时是全国一流大学,国民党败逃前组织各地大学南迁,只有河南大学响应了,跟着国民党走了,后来在苏州被解放军追上,迁回河南。因为这事河南大学在新中国教育界一直没地位,站错队了。河南大学被拆分到河南湖南湖北多所大学,河大从和北大平级地位一落千丈。新乡的河南大学分校后来演变成河南师范大学,一直保持着河南大学小弟的身份。爷爷应该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被补入新乡分校当上教授的。能够得到地下党的证明的知识分子受重用是很正常的。

在欢迎解放军进城时,爷爷见到了他抗大的同学,因为负伤己是残疾,官很大了在军管会,爷爷看看他的状况,想想自己的状况,这官不当也好啊。

这以后是爷爷这辈子过得最好的时候了,在大学当教授,工资高社会地位也高,这时已经有了我爸爸,我奶奶也被政府安排了工作,进入国企当上会计,日子比起解放前幸福得多了。

突然开封来信让我爷爷想办法救岳父,我奶奶的父亲(我不知道该叫什么了反正是四代的长辈了叫太姥爷吧)被抓起来了,说要枪毙。我爷爷去找老同学打听情况。情况是这样的,开封解放前太姥爷是开封教会长老,福音医院的院长,教会的外国人都逃光了,职务最高的就是他了,解放军进城后,太姥爷就主持把医院移交给解放军了,后来改名叫河南省人民医院。现在是清理反动会道门、外国教会,给太姥爷定了个帝国主义走狗利用宗教迫害中国人民,要枪毙。说太姥爷是帝国主义走狗这个咱认,他的上级确实是外国人,他也确实是外国人的代理人,但说宗教迫害这个真不能认,他一个医院院长顶多是医疗事故治死人不可能是故意害人啊。要说他给帝国主义服务确定的就是忽悠人信天主教,他去传教最远去过云南,用他们的话叫传播福音。当医生传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人治好病后说不要谢我,要感谢上帝,是上帝治好你的病,多半就忽悠信教了。至于把人治死的,也不可能敌视上帝了啊,所以治好几个算几个,多半都能开发成教众。

就这么点事,可大可小了,老同学也尽力帮忙了,判了几年刑,算是保住命了。顺便说一下太姥爷和舅爷的结局,舅爷因为反苏,太姥爷因为是帝国主义走狗,那些年没少被批斗,不过信教的人有点好处,就是什么都能看开,不至于像那个年代很多人去自杀。一直到1978年以后都平反了,舅爷和他的儿子都分配在郑州十八里河的制药厂工作,生活也不错,他的儿子我叫表叔的,也入了党,搞笑的是入党后党组织给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动员我太姥爷出来工作,担任省宗教委员会的领导。因为查到太姥爷是中国少有的在梵蒂冈注册受洗的长老,是得到教皇承认的,希望他能为统战起点作用。太姥爷不肯介入,退休在家养老,90年代去世。80年代时还太姥爷还干了件事,到过省人民医院的图书馆,买了一本什么典籍送去,说当年他从医院的图书馆借走过一本这个书,这些年早就丢了,没有还,一直记着这些事,现在买了一本新的还上,清了这笔债。这些情况都是舅爷让我整理家谱时知道的。后来我在网上查太姥爷的名字,2008年时还能查到,写的是省人民医院的历史,其中提到解放军进城后,由长老刘喜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将福音医院移交给解放军,改名河南省人民医院,后来随河南省政府迁到郑州。前几个月我又去查,没有这一段了,只有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太姥爷的名字也消失了,在网上搜索太姥爷的名字,也没有相关信息了。

不过太姥爷的遗志还是被传承了下去,他的子女还有不少在医药行业,其中有一个女儿,我应该叫姨奶的,还是当医生,同时还保持信教,仍然保持着传教的传统,治好病后,病人说谢谢你医生,她还是那句,别谢我,感谢上帝,是上帝治好你的病。其中在当地最有名的事就是治好一个奇怪病人(现在看就是抑郁症只是当时绝大数中国人都没听说过医生也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精神不振,失眠,对一切都恐惧,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找了多少医生也治不了。姨奶看后来了一句,你的病谁也治不了,只有主能救你,拉上他去教堂了。原来这是一个混混,坏事干的很多,年纪大了,悔恨,怕受报应,现在的说法就是抑郁了,当时没这说法。带他到教堂,让他忏悔,把干的坏事都对主说出来,求主原谅。结果他真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精神也好了。结果引起当地大量人信教,原因就是这么个坏蛋都能让治好了,这教看来真是好,当地信众大增。太姥爷地下有知也该满意了。

好了说的太远了,回来说我爷爷。农村土改,爷爷的母亲,我的太奶奶,被定为富农,土地要被分掉一部分。本来十几亩地根本也不够富的水平,轮不到当富农的,但因为太奶小脚干不了活,找人帮着种的,就是前边说的瘸腿的本家兄弟,定性雇工属于剥削行为,就被定性为富农。地也收了,一个女人无法生活,爷爷这时生活也稳定了,就把太奶接进城里,太奶奶苦了半辈子总算能享福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太快,转眼到了1957年,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在4月27日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号召党外人士“鸣放”,鼓励群众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见,也可以给共产党和政府提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于是各界人士,主要是知识分子们,开始向党和政府表达不满或建议改进。新闻界也跟进,刊出各种声音。这段时期被称为“大鸣大放”。此举让知识分子们觉得共产党勇于自我批评,十分伟大。

大学里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大学老师们都在忙着提意见,我爷爷有着丰富的经验,看到情况不好,这和1942年整风差不多,怕是要运动了,劝年轻老师们别去提意见明哲保身,还被年轻老师耻笑,说我们是受党教育的,有话不讲那是对不起党,就算讲错受批评也是爱党,你们这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太落后。在提意见大会上,爷爷一言不发,还被批评思想落后,不参与运动。转眼那些提意见的年轻老师被打成右派下放改造了,爷爷去送他们,他们说悔不听爷爷相劝啊。那爷爷过关了吧,没有,鱼过千层网,过了这一层还有下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