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文秀同志用《谨防“侧卧式”干部》一文辛辣指出,部分干部“趋利避害”、见风使舵,有利可图时则争先恐后、快人一步,有风险、会担责时就退避三舍、销声匿迹,试图蒙蔽组织的双眼,换取一帆风顺的仕途。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迟早会“无所遁形”,必须尽早为其摆正身段,挺拔起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和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从而为干部发展指明正道,为组织事业增光添彩。

精准识人,让“侧卧式”干部“藏不住”。“侧卧式”干部善于“趋利避害”,好于见风使舵,在于其主观上想以部分易得的个人成绩,掩盖其明面认真,实则“躺平”的工作态度,而“躺”自有“躺”的痕迹,如何在蛛丝马迹中让其无处藏身,这就对考核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在考核过程中,不能只看成绩,不论过失,不能只听口述,不证事实,务必将平时考、年终考相印证,将考人、考事相结合,把干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群众基础、是非功过,一一考准、考细、考深、考实,尤其对服务岗位,要将群众意见作为重要评判标准,真正做到不留阴影、不留死角,树牢“是非经久必分明”意识,打破“侧卧式”干部的第一道防线。

优胜劣汰,让“侧卧式”干部“卧不下”。“侧卧式”干部之所以“侧卧”,而不选择直接“躺平”,关键在于其想法中还做着提拔的“美梦”,还期盼着组织的奖励和表彰,若想改变“侧卧式”干部侧卧的现状,要让其意识到侧卧不仅没有上升的空间,还会有下降的风险。要牢固梳理能者上、庸者下、优者胜、劣者汰的鲜明导向,针对考核中发现的“侧卧式”干部,当年度坚决不予提拔,针对“侧卧”严重不愿作为的,还要视情况进行岗位调整,将其逐出舒适区,不给其“侧卧”的空间。对待身处责任大、任务重岗位的干部,表现突出的在评奖评优、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让“侧卧式”干部看得到正途,自行摆正“站得起”的脊梁。

全面培育,让“侧卧式”干部“主动站”。“侧卧式”干部时躺时站,证明其并不是能力上站不起来,而是思想意识上不想站、不愿站,这归根到底在于理论学习不深不透、思想教育不频不实。要加强教育培训中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的频次,尤其不能只走形式,让干部真正沉下心来,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坚持开展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帮助“侧卧式干部”进行思想悔悟,对摇摆不定的干部,要为其树立“为时不晚”的导向,给其知错能改、亡羊补牢的机会,使其从根源上做到“不想躺”“不愿躺”,从此一站,不复躺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