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学》系统考察了新闻学的核心议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变与不变,在厘清经验事实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议程,助力于构建新时代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新闻学》系统考察了新闻学的核心议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变与不变,在厘清经验事实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议程,助力于构建新时代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

基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业发生的系统性变革,作者提出了作为文本的新闻、作为行业的新闻、作为社会系统的新闻等三个层次的互联网新闻学基本范畴,分别从新闻生产、新闻分发、新闻消费、新闻职业理念、新闻传播业态、新闻运行体系等方面对当前新闻生态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与理论分析。

全书将学理思考与互联网新闻实践紧密结合,作者的研究基础包括几年来在专业媒体与新媒体机构大量调研得到一手资料,对传媒从业者和新闻用户的访谈,以及对互联网新闻产品的分析。书中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 对主流媒体的新闻常规有何改变、新闻编辑部如何看待和采纳数据分析、算法分发是否导致个体认知窄化、传受关系如何影响新闻真实、新闻透明性是否可以代替客观性、平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何双向融合等新议题在中国情境下的表现、机理与动因进行了学理探讨。

关于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 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新闻界》副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典延雪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承担过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单位委托的多项咨询项目。出版《传媒业空间形态演化研究》《社区传播论: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等著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十余篇。

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杰出青年奖等荣誉奖励。

本书特色

  • 实践底色——作者密切关注复杂生动的互联网新闻实践,调研和分析的对象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澎湃新闻、今日头条、海淀融媒等多种类型的媒体机构,还赴美国走访包括彭博社和Politico在内的十几家传统媒体及原生网络传媒,了解其数字化转型和运营实践,这些经历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可靠而充实的基础。

  • 系统思维——本书试图超越对传媒变革的碎片化分析,通过对互联网新闻业中关键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提出认知互联网新闻业的基本分析框架,旨在提升从业者和公众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新新闻生态系统产生整体的认知力、理解力和批判力。

  • 中国立场 ——立足于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传播的现实情境与运行特征,尝试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新媒体新闻实践与国外同行的问题域、思考点、研究发现进行对话,运用国际学界通行的学术话语探索本土问题,助力于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知识体系。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新闻学: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探索

第一节 新闻教育困境与知识体系转型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学的反思维度

第三节 新闻学新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第二章 互联网新闻业的新闻生产

第一节 原创型媒体的新闻常规重塑

第二节 聚合型媒体的生产流程再造

第三节 从做新闻到用数据的新闻编辑部

第三章 互联网新闻业的新闻分发

第一节 平台型媒体的分发运作机制

第二节 算法推送新闻与个体认知窄化

第三节 传统媒体与平台媒体的关系建构

第四章 互联网新闻业的新闻消费

第一节 数字化环境中的新闻消费特点

第二节 参与的受众与隐蔽的 “深后台”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职业理念

第一节 传受互信:关系视野中的新闻真实

第二节 新闻透明性的理念、内涵与限度

第三节 新闻职业角色的理论争辩

第四节 新闻职业角色的内涵拓展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新闻业态

第一节 大数据新闻与行业认知更新

第二节 短视频新闻与微观语境生产

第三节 众筹新闻与协作式社会化生产

第四节 非营利新闻的模式及可持续性

第七章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运行体系

第一节 新闻算法生态的治理理念与路径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后记

/精彩书摘/

互联网新闻学

基本范畴与中国情境

后 记

文/王斌

本书所做的工作无非有二: 一是反思了新闻学的经典命题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探讨了其理论原委、当前困境和在未来的适用性,二是描摹了新技术环境下一些关键问题在我国新闻传播实际中的具体表现,在考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析和认识。 这两方面互相推动,成为我近些年教学科研的主要工作: 带着实践中的疑惑去思考新闻学理论与知识的盲区,在寻求新闻学转型突破的过程中反观新闻业的变革进程。 以目前的进展看,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闻学的知识体系更新是一项很重要又有很大难度的系统工程。 我的精力和能力都很有限,本书只是分享了一些初步成果,意在对互联网时代新闻学可能的面貌做一个尝试性、框架性的阐述,其中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但是我愿意继续前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在这项工作上投入和努力。 回顾这一段探索旅程,两个直接动力是支撑我写作这本书的初心。

一是个人的教学经历使然。多年以前就听我的老师们那一代人说新闻理论不好教,学生也觉得新闻理论不好学或是没意思,等到我教这个课以后才深知其中的不易。具体的困难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我觉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新闻学知识体系没有与时俱进。新闻学的知识内核缺乏必要的学术史与知识论意义上的反思,也缺乏依据现时代新闻传播现实进行的内容与话语的迭代,在师生印象中逐步成为过于抽象和静态的知识信条,因而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捉襟见肘,难以吸引学生去听去学去研究。从教师的本职和本分来说,很难接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去给同学介绍某个领域。我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同学对新闻学知识面貌的认知能有所改观,上完这门课不会觉得是浪费时间。这就不能等待别人做好饭菜再去 “拿来主义”,更不能 “捡到篮里都是菜”,随意找些碎片化的材料对付教学。由此,我开始下决心系统地更新教学内容,围绕着新闻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框架逐步研习前沿文献,实地做调研收集经验材料,写论文做课题参加会议研讨和交流,在充实新闻学学术的前提下提升课程的精实度和挑战度。坚持多年下来,可以说本科层次的学科基础课 《新闻理论》和研究生层次的文献研讨课 《新闻理论研究》现在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我从同学上课的专注程度以及结课时的反馈中感受到了知识更新对教与学的双重激活。时代在前进,理论、方法和实践都在快速发展,为了提供更好的智识教育,让同学们站在更好的基础上前行,我就还得持续做好学术研究来反哺教育教学。其实我对好几个研究领域都感兴趣,如媒介社会学、媒介创新、传播与空间等,也都有一定基础可以深入,但与其他话题不同的是,互联网新闻学是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 “青椒”为了站好讲台被逼出来的副产品。

二是我被师长们传承的责任感所激励。人大新闻学院一直有理论研究的传统,从 “10”后到 “80”后,我们学院的新闻理论方向有一个时长跨度比较完整的教师光谱。甘惜分、何梓华、成美等老一辈教师筚路蓝缕,奠定了我国新闻理论的基础框架,童兵、郑保卫、陈力丹、喻国明、杨保军等一批知名学者都直接从事新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并结合自身特色和所处历史时期开拓了由此延伸的诸多新领域,我从本科起即在课堂、讲座、课题、会议等场合持续地感受到他们的学术热诚和责任感。特别是我导师的导师,百岁老人甘惜分教授,每次拜访他都会问我最新的学界情况,还有我在国外的见。他时常提到的座右铭 “知识不老化、思维不僵化、文风不套化”,他那种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革新自我的品格令我由衷地敬佩。尽管今天的师生们未必都了解学术前辈的具体著述和观点,以及他们当年做研究的艰苦历程,但一代又一代的人大新闻学者都以敢为人先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质询不同时代的理论问题,做出了卓有影响的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中青年研究者,我们要做的可能不是躺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做评论家,简单地唱赞歌或发牢骚,而是承继他们谨勤敬业的精神和关怀现实的态度,从自己所处的现时代出发推陈出新,把新技术、新观念、新社会发展阶段与 原有经典问题进行对接、对话和拓展。近年来新闻传播学蓬勃发展,有很多新鲜有趣的话题,我个人的研究兴趣也比较多元,时常忍不住想去做一些新的领域,但是在一所有传统、有传承的新闻学院学习工作多年后,想问题做事情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身边的师长们。他们关注的新闻学中的很多重要问题,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值得去思考和回答。他们锐意进取的学术风格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氛围的感召下,我希望能把个人的兴趣、能力和集体的事业需要结合起来。可能一些老师同学会觉得新闻学内容无趣、理论方法不够前沿、学习和研究这些东西对未来发展没太多帮助等等,我觉得越是有这样的认识存在,越应该发扬前辈学人直面现实、迎难而上、力争突破的传统,因此,讲好新闻理论课、做好新闻研究就成了我接手新闻理论课程十年来难以回避的一种学术选择。

目前呈现的这本小书比较简略,不过回顾起来准备和完成它的过程,我投入其间的精力和时间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期。新闻学的本科教材相对浅显,有些主题的知识密度和逻辑化程度也相对较弱,刚开始我是通过对特定主题查找学术论文和案例的方式备课讲课,后来愈发觉得局部打补丁不是个办法,需要整体性梳理知识线索和重新搭建知识框架,于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的主要教材、专著和学术期刊。2013年我改造了本科授课大纲,融入了新闻生产、新闻透明、新闻分发等以前在新闻理论课涉及较少的内容,并结合实证研究发现和业界情况讲授;在硕士课堂全部采用文献研讨的方式,一学期深耕十几个话题,带领同学研 读六十多篇精选的文献。同时,我也开始了对互联网新闻业的研究,关注的现象从2012年国际上首届数据新闻奖作品一直到2021年的短视频新闻产品,关注的理论问题从新闻生产常规、新闻从业者角色、新闻受众参与等到媒介体制乃至新闻学科和新闻学知识体系,不知不觉已经持续了十年。其间还夹杂了几项支撑性工作:整理文献,把国际上几个主要刊物的论文题录摘要全部下载和分类;筹办会议,举办了 “旧知识与新问题——互联网新闻学及其可能性”等研讨会;调研走访,赴国内和美国多家传媒与新媒体机构了解情况采集资料;申报课题,先后获批学校社科、北京社科、国家社科的项目。

当我真实地开展起这项工作时,才真切地体会到在学科基础领域的教学科研面前,个人精力犹如杯水车薪,要想获得哪怕一些微小的进展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互联网新闻学这个话题牵涉到学科发展创新和知识体系更迭,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宏观视野和落实、推进具体任务的能力,于我而言这两方面都是力有所不逮。例如,在总括性的学科层面,我对于新闻研究的本体论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对于认识论、方法论的深入探讨才刚起步;在分支性的议题层面,我对新闻价值新要素(可分享性)、新闻职业新理念(透明性)、新闻消费新模式(偶遇式接触)等在中国情境下的呈现,做了初步的实证研究,还没来得及整理研究发现 和发表论文。事实上,在个人和家庭都最艰苦的2019年,我一度想放弃这个写作计划,因为研究进展不理想,身体和精神也难以支撑。正是靠着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鼓励,这份阶段性探索的小小成果才得以成型并出版。

感谢我受教、成长、工作的人大新闻学院,这里经过数十年来几代人沉淀所形成的的精气神,总是能在我忐忑、焦灼和无力的时候提供某种神奇的抚慰,让我再次出发。在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发展等诸多教育评鉴压力下,学院始终把基础史论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多位同事孜孜不倦从事基础问题研究,而且新闻传播理论、方法、实务的教研能融通互鉴,学院领导从2017年我提出互联网新闻学这个工作设想后就一直关注和支持,多位同事也鼓励和建言我的探索。所有这些让我觉得吾道不孤,有长远考虑地做事情,可以让人超越眼前的烦扰而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多一份心安,这种状态正如我微信签名的那句话 “不要害怕枯燥的长途飞行”。

感谢从事互联网新闻学、数字新闻学、新闻创新、媒体转型等相关领域的同行,大家共同的志趣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知识共同体,我在学习和交流中获得了新知以及友谊。本书中的一些章节曾在《国际新闻界》《编辑之友》《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学术期刊发表或转载,衷心感谢刊物编辑们的肯定和支持。我也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门通过科研创新团队、专业核心课建设(“金课计划”)、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等项目为本著作的研究和撰写所提供的支持。感谢人大出版社徐莉老师、潘宇老师的关心,以及周莹编辑为本书出版提供的帮助。

这本小书是我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梳理和总结,反映了我对教学内容和研究课题的探索,也是我和我的学生们教学相长、协作奋进的一份珍贵记录。细数一下,先后有刘诗瑶、刘柏煊、李力可、李唯嘉、胡杨、李岸东、陈怡含、温雨昕、顾天成、冯添、吴倩、李宛真、程思琪、郭扬、张雪、王聿昊、田自豪、李曜宇等同学先后加入我的互联网新闻学研究中。和大家在课堂热烈讨论文献、在课后反复修改文章思路和文字的画面,已经成为我教师生活中的难忘记忆。如今他们或者继续深造或者奋战在各条工作战线,毕业后还会给我“吐槽”工作生活中的糟心事儿或分享喜悦的经历,我们的情谊因新闻理论而结缘并绵延。

高校教学科研是典型的 “影子”工作,生活时间永远大量地被工作时间侵蚀,别人说我们一周才上几个半天的课,我们心里知道这个职业从来不下班,一年365天无休,只要醒着的时候脑子都在工作。做大学教师十多年,最愧疚的就是陪伴家人太少。年迈的父母身体欠佳还要帮我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劳心劳力,无私奉献,只为减轻我的多线程中年压力。妻儿的陪伴让我从繁重的工作中得以不时抽脱,看看这个世界的简单和美好。家人,永远是我勇敢前行的坚实后盾。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本小书的完成及其背后的多年准备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