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件小事

11日,重庆市武隆区一小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因其拒绝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被班主任周某移出班级群。这位班主任将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家长移出群聊的过程迅速,且没有任何解释,令人惊讶。

家长老师,相互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又找到周某进行私聊,表示要通过举报维权,周某回应:“去举报,国家出台了研学文件,自愿,拉黑你”,被周某删除拉黑。国家出台过政策鼓励研学旅行活动,但能否参加、是否愿意参加,学生和家长具有选择权。为何不能拒绝?

聊天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天截图

最耐人寻味的是,其中有两个字“自愿”——推测大概是,要家长和学生要自愿参加,做不到自愿参加研学旅行的,就是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便可以移出群聊、拉黑家长。

周老师当然有自信,家长群的群主是自己,移出群聊是自己的有效管理手段;拉黑家长是作为一个个体的可以任性的选择。

问题是,家长没有过错的背景下,周老师如此任性显得既不成熟稳重,也缺乏应有的包容大度。就算你秋后算账,也要从长计议,不该这样变脸吧?!

还有多少类似的事情

较真的家长把老师真的给举报了,重庆市武隆区委员会对该学校和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并按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当然,家长的诉求不多,只是主张自己应有的要求。当事老师被批评后,也获得了家长的谅解。

类似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很多,总有老师喜欢把班级群看成自己的,把话语当做是一言堂,家长和学生只有听的份儿,一言不合,就将家长移出群聊。收敛一下吧,毕竟,网上不是在教室里,难以取证,或者要取证的时候,摄像头“恰好”出了毛病。

再比如,2023年6月,广东省博罗县第三中学九(1)班老师要在中考前激励学生,要求家长扫码支付100元,给学生准备一份价值25元的下午茶、67.8元的红包。

群聊记录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聊记录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群聊记录2

一位家长称“上次搅个大餐孩子病了2天,大考前就不应该搅这些”,刚说完该家长就被一位杨姓老师移出群聊。家长把视频发布到网上,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前往其家中,班主任道歉,并称已经受领导批评。家长认为事情妥善解决,便删除了视频。

一些启示

提醒一下,不要用“自愿”、家委会的名义让班里的有些不好的操作运作起来。很多人宁愿做

“沉默的大多数”,但还有人会展示光明、揭露见不得光的黑暗。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行业是弱势行业,或者教师是弱势群体,行得正的人不会担心这些。

家长能够在原谅之后,实现和解,也可以删除发布的视频。然而,互联网有时候是有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