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明朝永乐年间,一个12岁的男孩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他认真地观察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石头,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之后,竟然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男孩感触极深,他在回去的路上不断思考这一过程,回家便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石灰吟》,诗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这个男孩名叫于谦。若干年后,他用这首诗践行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在史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千百年过去了,但提及他的名字,仍让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

本文,笔者将结合众多史料,怀着敬意来深度刻画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光辉人生,希望通过他的故事,砥砺大家持续前行。

一、名臣初入仕,两袖余清风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于谦祖上是考城(今河南民权县、兰考县)人。他的祖父于文明曾在洪武年间担任工部主事。

于谦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夏天,巧合地是,当年夏天,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也许,冥冥之中于谦就已经肩负着延续大明朝的使命。

《国朝献徵录》记载:

谦生而颀晳,美容止。七岁,僧兰古春善相,见而大奇之,曰所相人,毋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

意思是,于谦外貌很出众。当时,有个叫兰古春的僧人擅长看面相,当兰古春见到7岁的于谦时,非常惊奇,他说:“我看过这么多人的面相,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于谦的,于谦以后能成为救世的宰相!

于谦自幼敏而好学,志存高远。他仰慕文天祥的气节,自幼在家中悬挂文天祥的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六岁那年,于谦被选到府学读书,23岁时(永乐十九年),于谦进京赶考,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明朝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在杨荣等人的建议下,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最终朱高煦兵败投降。当时,于谦担任御史,随军前往,朱瞻基让于谦来数落朱高煦的罪行。《明史·于谦传》记载:

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

于谦义正词严,语言犀利,将朱高煦骂得瑟瑟发抖,在地上直称自己罪该万死。朱瞻基非常高兴,于谦也因此给朱瞻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瞻基回京后,派于谦到江西巡察案情,于谦帮当地百姓平反了多起冤狱,赢得了好名声。

宣德五年,朱瞻基想找一个刚正不阿的臣子去驻各省巡视,当时内阁推荐了别人,朱瞻基则想到了于谦,他直接写下于谦的名字给吏部,吏部于是越级将于谦提拔为兵部右侍郎,以右侍郎的身份巡视河南和山西。

于谦到任之后,丝毫没有官架子,他经常穿着布衣走访在百姓之间,考察各地官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口碑。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底层的基本情况上报给朝廷,朱瞻基因此很重视于谦的建议。

明宣宗朱瞻基仅在位10年,他病逝后,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是为明英宗。当时,明朝内阁由“三杨”主持,三杨之间虽然有一些分歧,但他们都一致认同于谦的能力和为人。凡是于谦奏报的事情,三杨都会当天处理。

随着三杨逐渐故去,朱祁镇身边的宦官王振开始擅权,朝臣争相巴结王振,因此,每次有官员入京,都会给王振送礼。唯独于谦无视王振的存在。有一次,王振问于谦:“你没有带点土特产给我吗?”于谦甩了甩袖子说了4个字:“只有清风!”王振因此记恨于谦。

后来,王振指使布政使李锡诬陷于谦,于谦入狱。河南和山西的百姓听闻后,联名上书给明英宗朱祁镇。数千名百姓不远千里来到宫门口跪求朱祁镇,要求释放于谦。朱祁镇责问王振,迫于压力,最终释放于谦。而后,于谦被朱祁镇任命为兵部左侍郎

北宋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正是因为于谦为民谋福,两袖清风,所以百姓们才会不远千里来到京城为于谦请命。

二、帝王为俘虏,臣子受危命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对于大明朝来说太过难忘,因为该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蒙古三大部落之一的瓦剌部派人向明朝进贡战马,结果宦官王振削减了给瓦剌使者的赏赐,导致瓦剌人的不满,后者出兵侵扰明朝边境。王振又鼓动明英宗朱祁镇学习明朝太宗皇帝、宣宗皇帝,御驾亲征给瓦剌人一些教训。于是,朱祁镇不顾众人劝阻,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紧急带兵出征。结果大军在王振的迂回带领下,在土木堡遭到瓦剌人的伏击,明朝5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消息传到京城后,满朝震动。当时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朱祁镇唯一的弟弟)也有些不知所措,大臣们在悲伤之余,纷纷把怨恨投放到宦官王振的党羽身上。当时,有个叫王竑的官员直接抱着宦官马顺的头开始殴打,群臣也纷纷上去拳打脚踢,竟然把马顺活活打死。

这种场面,把朱祁钰吓得连连后退。关键时刻,于谦拉住朱祁钰,说:

“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

于谦的意思是说,殿下(朱祁钰)不要后退,臣子们只是心系社稷,把怨恨发泄到王振党羽身上而已。

在于谦的建议下,朱祁钰下旨惩办王振党羽,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需要说明的是,朱祁镇出征的时候,几乎带走了明朝全部的勋贵集团,还带走了户部、兵部尚书和两位阁臣,这些大臣也都有去无回。而在朝堂之上,真正有威望的大臣只剩两个,一个是礼部尚书胡濙,他已经非常老迈;另一个是吏部尚书王直,此人虽然正直,但处变能力一般。王直见于谦能堪大任,便拉着于谦的手说:“现在只能靠你了!”

朱祁钰也觉得于谦有处变不惊的能力,于是禀明孙太后,将兵部左侍郎于谦官升一级,担任兵部尚书

当时宣府已经被瓦剌攻破,瓦剌人一方面裹挟朱祁镇向明朝要钱要地,另一方面持续向明朝都城进军,形势非常危急,接下来如何应对,大家有了分歧。

于谦建议立即召集兵马固守北京,但以徐有贞为首的人建议迁都南京,以避战祸。于谦反对说: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要迁都的人,都应该拉出去斩了。京师乃是天下的根本,万万不可轻动。难道你想重演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的话,得到了王直等人的支持,朱祁钰最终决定采纳于谦的建议,守卫京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守卫京师谈何容易,当时最精锐的兵马都在土木堡失陷。留在京城的老弱病残加一块也不到十万人,再加上皇帝被俘,太子年幼,瓦剌人反复利用朱祁镇来讹诈明朝,因此人心惶惶,军心不稳。

这时,于谦上书给太后,建议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新帝登基后不仅能稳定军心,还能避免瓦剌人的讹诈。

孙太后虽然更疼爱亲生儿子朱祁镇,但为了大局,他还是答应了于谦等人的要求。但是,郕王朱祁钰再三推辞,不敢僭越。群臣皆劝朱祁钰,朱祁钰还是不肯就位。于谦急了,他说:“我等并非为了个人打算,而是为了国家考虑!”朱祁钰这才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史称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后,命于谦全权筹谋京师防御。

接下来,内有朱祁钰的支持,外有于谦的运筹帷幄,轰轰烈烈的京师保卫战便开始了。

《出师表》中有一句话: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担下重任,其心谓之忠,其气谓之勇。

三、壮士护社稷,少保挽狂澜

当时可谓内外交困,在宣府,瓦剌骑兵们磨刀霍霍,扬言要攻陷北京城。在京城,有人慌忙迁徙家眷,似乎已经认定马上要亡国了。于谦禀明朱祁钰,迅速地作出部署。

在明朝,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朱祁钰于是任命于谦提督各营军马,于谦的主要部署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调兵。于谦急令各地调遣兵马,让他们驰援京师。其中的主力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抗倭军、江北的运粮军。此外,各路军马沿路还要招募民兵,民兵们虽然战力不够,但运粮运械还是靠得住的。

第二,布防。于谦派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等人分别据守京城九门,命主力部队全部驻扎在城外,背城列阵。于谦又重用石亨、杨洪、柳博等人,让他们分别统领军队。

第三,统筹和革新,于谦命人把通州粮仓的粮食全部运往京城,然后广泛收集守城器械。他把守城的将士分为前中后三队,若前队敢撤退,中队可就地斩前队,若中队退缩,后队可立即斩中队。

当时有个大问题,从各地紧急调来的兵马加上京师的残兵加起来多达40万,军中老弱青壮都有,各军之间互不统属,彼此也不熟悉,每次军令一出,都会陷入混乱。于谦下令从各地兵马中挑选出15万青年精壮士兵,重新分为十营,让这些善战的将士顶在最前方,担当主力。剩余的约25万老弱曰“老营”,殿在后方。分别挑选精干的将领来带领他们,如此一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以上只是于谦在短时间内作出的主要部署,另外,他还积极从外城迁徙百姓入城,让士兵们加紧操练,甚至还把土木、石匠等匠人编成一个工程队,分为十个小队。

当时,城内城外皆在操练,通州往北京的路上都是运粮的民夫,将士们信心倍增。

这样一来,在于谦的部署下,京城逐渐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军民团结,内外协防的大环境。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日,瓦剌大军在攻破易州、良乡、卢沟桥后,抵达京城西直门。瓦剌人本以为大明朝经土木堡一役,已洗颈待戮了。但当他们看到明朝有近20万大军在城门外背城迎敌,城墙上还有近20万大军摇旗呐喊时,他们瞬间有些胆怯了。

两军对垒,瓦剌大军的先头部队开始攻城。于谦站在城头指挥,第一仗,明军在彰义门外打败瓦剌先锋,瓦剌暂退,于谦夜里又分几波人马分别夜袭敌营,让敌军不得休息。

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十二,瓦剌太师也先亲自压阵,他带着被俘的明英宗,要求于谦开城门迎接,将士们有些动摇。于谦对大家强调:“社稷为重,君为轻”,这才统一大家的思想,粉碎了也先的阴谋。当天,明军从两侧分别出击,再一次取胜。

第三日,瓦剌人开始攻城,当日风雨大作,敌军先攻德胜门,于谦命神机营发射火器,打死了也先的亲弟弟。敌军见德胜门防守严密,改攻西直门。明军在西直门外防御的是都督孙镗,孙镗力战不支,被逼到城下,但他严令不准开城门,打算在城门外和敌军同归于尽,关键时刻,于谦从彰义门、德胜门抽调兵力赶到,再次打退瓦剌军队。

第四天,瓦剌大军几乎九门齐攻,于谦往返于各大城门之间。京师城墙外的大明勇士们浴血奋战,毫不言退。

城墙上的将士们或以弓箭、火器助阵,或擂鼓助威,城内百姓送水送粮,工匠们整修器械,民夫们挑砖扛石,医者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紧急为伤者治疗……大明朝立国近百年,从未有过如此团结的局面。瓦剌军几次反扑,都未能靠近城门。

十月十五日,也就是敌军到京师城外的第五天,瓦剌太师也先派一小股兵马佯装攻城,他自己则带着明英宗和瓦剌大军悄悄退出京师,向紫金关撤退。

从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朱祁钰登基为帝,任命于谦提督各营军马,到十月十五日瓦剌兵马撤退,这期间一共46天。

在这46天中,百官们看到一个兵部尚书稳定朝局,大义凛然

将领们看到一个文臣疲于奔走,运筹帷幄

士兵们看到一个勇士调兵遣将,誓死护城

百姓们看到一个英雄团结军民,大声疾呼

敌军看到一个坚固的巨擘

孩童们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

朱祁钰看到一个可以充分信任,避免大明“靖康之耻”的肱股

历史则看到一个呕心沥血,忧国护社稷的伟人!

四、代宗三声叹,英宗一抹黑

京师守卫战,于谦虽然运筹了46天之久,但后续的故事还有很多。接下来,明朝各路军马追击敌军,陆续收复失地。大明朝避免了城破国亡的风险。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英宗还朝”打下了政治基础。于谦也被加封为少保

瓦剌兵败后,以王直为首的大臣们向朱祁钰提议,要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回京。朱祁钰最初不答应,奈何王直等人一直恳求。朱祁钰说:“并非我不想接太上皇回来,当初我不愿意登基,你们硬要我坐上皇位,如果现在接太上皇回来,我该当如何?

不得不说,纵然朱祁钰对明朝有大功,但是也无法抵挡皇权的魔力。

这个时候,朱祁钰和大臣们陷入了僵局。于谦是忠君之人,朱祁镇曾经是他的“君父”,他焉能坐视不管,于是,于谦说:

“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

这句话出自《明史·于谦传》,于谦的意思是说:大位已定,从情理上应该迎接朱祁镇回来。

朱祁钰听完于谦的话,这才放心,于是派使者前去迎接朱祁镇。

从这里可以看出,于谦也是支持朱祁镇回朝的。

朱祁镇历经磨难,终于等来了大明朝的使者。当时,朱祁钰派去接朱祁镇的是鸿胪寺卿王善,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祁镇见到王善时,痛哭流涕,并且承诺他回来后“愿为黔首,守祖宗陵墓足矣”。朱祁镇的意思是说,如果他能回来,宁愿去给祖宗守陵,再不贪图其他。

景泰元年八月十五日,月圆之日,太上皇朱祁镇回到京城。朱祁钰和他进行简短的会面后,便把朱祁镇送到了南宫之中,从此将南宫铁锁灌铅,一锁就是七年。

需要说明的是,朱祁镇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掳走,还能无条件释放的君王。这一切,都是在于谦打败瓦剌的基础上。此后,瓦剌各族相互争斗,势力一落千丈。

朱祁钰共执政八年,在八年间,于谦帮朱祁钰整治朝纲,改革时弊,休养生息,大明王朝逐渐从土木之变的阴霾中走出,渐渐进入平稳期。

可是,在历史上,朱祁钰注定是个“临时工”,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在四年前病逝,储位空悬,明朝“前途未卜”。

当时,王直、胡濙等人打算上书给朱祁钰,建议复立朱见深(朱祁镇之子)为太子,而大学士王文等人则建议立湘王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炽的嫡子)为皇储。

以徐有贞、石亨为首的投机派,怕自己没有拥立之功,于是通过宦官曹吉祥面见孙太后,打算密谋接朱祁镇复位。于是,在景泰八年的正月十六夜里,徐有贞、石亨等人带兵打开了南宫的大门,迎接朱祁镇出门,史称“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之所以能在大臣心目中“合法”,一方面是因为朱祁钰无子,另一方面是石亨等人征求了孙太后的同意。

第二天天微微亮,大臣们上早朝,发现坐在皇位上的竟然是朱祁镇,都非常惊愕。最后徐有贞高喊“太上皇复辟了!”大臣们才纷纷下跪。当时,明代宗朱祁钰躺在病榻上,《明史纪事本末》记录了朱祁钰当时的情况:

景帝闻钟鼓声,大惊,问左右曰:“于谦耶?”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好。”

朱祁钰还在重病之中,突然听闻上朝的钟声,非常吃惊,问左右:“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是太上皇复辟了。”朱祁钰闻言叹了三声“好”。

朱祁钰大限将至,他的这三声“好”,也许是时局的无奈,也许是预料到了接下来于谦结局,为于谦发出的叹息。

徐有贞等人立即劝朱祁镇逮捕于谦、王文等人,说于谦和王文曾欲立湘王朱瞻墡为皇储,图谋不轨,应该立即处死。

有正直的人为于谦辩解说:“王文有拥立湘王之言,但于少保并没有这么说。”徐有贞怒道:

“虽无显迹,但意有之。”

意思是,于谦虽然没有这么做,但他心里有这样的意思。

俗话说,杀人诛心,徐有贞此举,实在让后人不齿。

朱祁镇在南宫中关了7年,对外界情况两眼一抹黑,听闻要杀于谦,朱祁镇曾犹豫说:“于谦不是对大明社稷有功吗?”结果徐有贞说:

“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这句话,才是朱祁镇必须要杀的原因,什么图谋不轨,那都是幌子。

因为于谦拥立了朱祁钰,而今朱祁镇复位,如果不杀于谦,那岂不是承认了朱祁钰的正朔地位?所以,朱祁镇采纳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建议,火速逮捕于谦和王文等人,杀之于菜市口。

王文临终前极力喊冤,于谦则没有任何反抗,他说:“既然是徐有贞、石亨的意思,争辩有什么意义呢?”一代英雄,坦然赴死。

笔者读明史,一直认为夺门之变对明朝的发展没有任何助益,因为不管有没有这件事,大明皇位终将会回到朱祁镇一脉。只是,这件事发生后,多了流血事件,多了几个拥立新帝的“功臣”,同时,冤杀了英雄于谦。

五、沉冤得昭雪,清白留人间

于谦去世后 ,徐有贞派人抄了于谦家,可怜于谦做了8年的朝廷大员,除了朱祁钰赐的蟒袍和宝剑,竟然家无余财。《明史》云: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孙太后起初不知道于谦被处死了,后来听闻后,叹息了多日。朱祁镇后来也有些后悔。可是,斯人已去,悔有何用?

于谦去世后,他的尸体被一个叫陈逵同知偷偷收殓,后来葬在了杭州西湖南边的三台山麓。接下来几年,石亨、曹吉祥等人陆续被杀,于谦之仇得报。

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恢复于谦的官职,并昭告天下,公布于谦的冤情。明孝宗朱佑樘时期,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万历年间,朝廷改于谦谥号为“忠肃”。每年,很多仁人义士不远千里来到西湖旁,只为在忠义的于少保墓前敬上一杯酒。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当年,12岁的于谦写下这首《石灰吟》,而今,石灰吟正是他品格的象征。

在笔者看来,于谦才能过人,品德也无可挑剔,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民请命,他是一位品格高尚的贤者。

在明朝危难之际,于谦至少做对了四件事情,分别是:稳定百官、拥立新帝、抗击外敌、支持迎回英宗。他忧国忘家,身系社稷,实乃居功至伟。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道: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于谦光明磊落的一生,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他就是中国人的脊梁,他应该名垂千古,与日月同辉,受人敬仰。

本文参考:《明史》《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徵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