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位于大邑县安仁镇的四川省建川博物馆,是由30余所独立博物馆组成的大型建筑群。

开馆至今,建川博物馆已经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多达4790件。在这片500亩的土地上,现已建成开放中国共产党党史、抗日战争、红军长征、抗震救灾、改革开放等33个主题陈列馆、广场和展览。

我们在游客中心买了门票,沿着大道一直走便能见到建川博物馆的第一个广场: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整个中国老兵手印广场上呈“V”字形矗立着数块高3.7米、宽2.4米的钢化玻璃纪念碑。纪念碑上刻印着被放大了1.2倍的抗日老兵手印。手印下方刻有老兵的姓名、抗战时期的单位或部队番号、职务等信息。现已制作抗战老兵手印7440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层层叠叠的老兵手印便是建川博物馆给我们的第一个震撼。

站在整整齐齐的纪念碑前,那一层层红彤彤的抗战老兵手印,大有移山倒海,万马奔腾之势!刹那间像是见到了千千万挥舞大刀的英勇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无畏冲锋。

留下一枚手印,就留下一份英雄的力量!千千万个手印汇聚在一起,便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汇集!

中国老兵手印广场正对面是中流砥柱馆。远远看去,中流砥柱馆由两部分组成,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两支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和新四军。

展馆中有根柱子称为“中流砥柱”,它直径1.8米、高18米的,设计取八路军的第十八集团军编制序列数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馆以海量的照片、详实的资料、珍贵的实物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峥嵘岁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及民众八年抗战情景。

走进馆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馆内陈列了800多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队和敌后民众抗战时的相关文物。在这里,每一件不起眼的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如彭德怀使用过的相机、朱智麒的抗大毕业证书、《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手稿、晋察冀边区冀晋区参议员选举票、八路军用过的旅行瓷水壶、地雷战所使用的地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流砥柱馆将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等场景复原,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战争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沿着馆内参观路线,一件件展品仔仔细细看过来,心里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抗战中的厚重历史史实所震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无愧为全民族团结抗战,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馆的最后一组展品,是两份1945年8月15日的报纸。左边是刊有日本投降消息的日本《每日新闻》报,右边是上书“日本投降矣!”几个大字的《大公报》。

五个偌大的汉字加上一个惊叹号,结束了中华儿女长达八年的苦难。

02

建川博物馆里时常能见到一句标语:“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

出了中流砥柱馆,沿着大道参观完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飞虎奇兵馆后,便来到了川军抗战馆。在这里我们便能见到那面著名的“死”字旗。

川军抗战馆展厅带有明显的川西民居风格。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为纪念川军抗战而建的博物馆。川军抗战馆没有设置常规意义上的“正门”,进馆需要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这道曲折又漫长的走廊像极了当年川军徒步出川,义无反顾奔向抗日最前线的路途。

在展馆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面用白麻布做成的“死”字旗。无论第几次见道这面“死”字旗,上面寥寥几句都会给人触及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面“死”字旗的来历值得大书特书。

在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士兵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军”之说。全面抗战8年,四川共有350多万人出川抗日,计有64万多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均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川军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根据资料记载,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王建堂便是其中一员。

彼时,国民政府已被迫迁往重庆。四川安县(今北川县)的青年教师王建堂再也忍不住满腔愤懑,主动请缨出站。一百多名安县热血青年汇聚在一起,组成了“川西青年请缨杀敌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深秋,安县出川抗战欢送会在大雨中开始。欢送大会上,安县县长成云章展示了一面“死”字旗,旗的正中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死”字,众人无不为旗帜上的文字震撼鼓舞: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原来,王建堂老父亲年事已高,无法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为儿子壮行,于是就托人送来一面“死”字旗给他。谁人无父母、谁人无兄妹儿女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一个大大的“死”字投射出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精神。欢送大会上,无人不被这面“死”字旗所震撼。

古来征战几人回。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日,64万多人伤亡,但这面“死”字旗最终竟然又回到了故土,安静地矗立在博物馆里,向后人讲述这一段感人的故事。

一面“死”字旗,让世人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什么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站到“死”字旗下的不只是中国军人,还有不愿做亡国奴的普通老百姓。

走出川军抗战馆,出口斜后方摆放着几个硕大的石碾子,其中最大的一个重达15吨。抗战后期,为满足盟军对日战略轰炸的需要。四川29个县的几十万民工在四个月内,硬是在当年缺乏压路机等机械的情况下,靠着几百人拉动一个石碾子,接连修建了新津、广汉、邛崃、彭山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

这也无怪乎,《新华日报》在1945年10月8日发表了一篇名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这篇社论中提到了几个数字,“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供粮、借粮在8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四川人民对于抗战的贡献不仅仅是这“三分之一”。

抗战八年来,四川一省征兵额占全国总额的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就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

四川人民在全国抗战八年时间里,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四川人民身体力行的实践了“死”字旗上一句话。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03

若是想要将建川博物馆结结实实看完,恐怕得预留一整天的时间。

无论是大长见识的“国防兵器馆”,还是大开眼界的“新中国瓷器陈列馆”,都会让你流连忘返。无论是摆满侵华物证的“日本侵华罪行馆”,还是震撼人心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都会让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顺着大道一路走走停停,很快就来到了建川博物馆的“重头戏”:“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展览。

这个外观酷似“红灯笼”的综合陈列馆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分为开天辟地、大浪淘沙、武装斗争、抗日救亡、天翻地覆、建国创业、艰辛探索、曲折前进、伟大转折、滚滚春潮、世纪跨越、砥砺奋进共12个单元,展出文物1.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43件。

“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展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100年奋斗历程为主线,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

走进展厅,上书毛泽东同志题词“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墙”尽收眼底。这面“初心墙”高18米,宽6米,由9000多枚党徽拼成。每一枚党徽象征着一名党员,代表着一位党员的使命担当。

那么这9000多万党员如何发展而来呢?进入正式展区,“开天辟地”部分给了我们答案。

南湖之上开红船、江姐带着镣铐唱起红梅、狼牙山五壮士登上山崖、海娃巧妙送出鸡毛信、战士飞夺泸定桥、大凉山悬崖村搬家……很多著名的党史场景都以各种方式被还原。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感人的照片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从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到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从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一段段光辉岁月重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土地革命时期审判土豪劣绅的特别法庭匾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后方医院笺用袖标、上世纪50年代元帅授衔时的肩章等文物,钟善辅木质眼镜盒及眼镜、宣侠父著《国民军史概论》、梁伯隆烈士之叔梁奉章致梁常甫的信……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5734件文物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征程。

在“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展览里,每一个普通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我们越往陈列馆的后半部分走,越能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

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展区里,我们能看到上个世纪风靡一时的大哥大和BP机,能看到一家人围着黑白电视机观看春晚的场面,也能看到1980年广汉县向阳乡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场景。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崛起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参观完“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的十二个展厅,建川博物馆一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

我们驻足回望,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切身感受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聆听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再次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