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患者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检查。
就算查出来吧,也是把抑郁症、焦虑症这个病帽套在你头上。然后给你开一些抗抑郁抗焦虑的药让你回家服药观察。
很多所谓的精神类疾病,其实就是诊断过度了。
像抑郁这种常见的,更是这样。有点小情绪,小问题,就给定义成抑郁症了,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有些家长也是,说出来您可能还不爱听。
孩子状态不好了,或者怎么样了,都是先忙着去诊断,非要搞清楚是个什么病不可。没什么好处。

首先要明白,焦虑情绪不代表焦虑症,抑郁情绪也不代表抑郁症。
不要有点儿小症状就吃西药,刚开始吃,或许效果不错,吃多了就耐药了,然后再去看医换药,然后再继续依赖药物。
还有一种误解是什么呢?
一般人都以为是心理出了问题,和躯体没任何关系,是一个人想多了导致的,那就错了。
很多人发病前正常得不得了,乐观向上,突然的焦虑症把他击垮了。
这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原因是你身体虚掉了,然后给一个刺激就突然发病了。
绝对不是看个心里医生就能看好的。
先把身体调理好了,患者才会有能力去调节心理上的问题。
对抑郁焦虑,中医的解释有很多。有一些患者是看过好多中医大夫的,他们肯定明白,就是一个大夫一个说法。
有说肾阴虚的,有说阳虚的,有说肝郁气滞的,有说百合病,有说脾胃不好的,琳琅满目。
但是,绝大部分都以疏肝为主。方向没错,但是每个患者身体都有一定的偏性,辩证对了,纠偏才有效果。
你看有的患者睡眠不好,而且痰还很多。
这就是肝火太旺,要知道,所有的火都可以扰动心神。
肝火往上烧,遇湿就成了痰,扰动了心神,心神不宁,心慌,人就会睡不着。

“破气还五汤”大夫在肝火旺这个问题上会在基础方上加一些苦寒药。
比如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痰湿呢就得加上枳实、青皮、半夏。
用枳实破气化痰。像那种痰湿久了的患者,就用青皮来进一步破气开结。
半夏燥湿理气降逆,陈皮行气除湿。
最后在加上大黄,让这些热啊、痰啊有个出路。
这么一搭配,你看患者,睡眠质量还不是就上来了,睡眠质量好了,精气神有了,这病,就好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