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相信新医生的医术,但你必须相信新医生的摇人能力。”这不,在山东省某家医院就上演着这样的一幕。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因为来到医院的时间已经比较晚,如果这时挂专家号的话,可能要排队到下午。
于是两人选择了挂年轻医生的号,男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诊室,女老人则在一旁搀扶。随后老人拿出影片递给医生,还向医生描述了身体所出现的不适反应。可医生拿着影片左看右看却迟迟未曾说出治疗方案,这对老夫妻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等待医生的诊治。

一、医生举动让人发笑
但随后这名医生的举动让在后面排队的其他患者不禁笑出声来,只见医生抓耳挠腮许久,最后背对患者掏出手机拨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医生说道:“老师,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情,这个影片……”医生对着电话那头絮絮叨叨了许久,将影片和老人描述的问题全部重复了一遍。
这对老夫妻可能也是第一次挂年轻医生的号,面对医生的这番“操作”,女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眼中却满是疑惑和不解,仿佛在说“他在干什么?治病还能找外挂?”这位年轻医生并不知道老人心中所想,在向电话那头描述病情后,医生沉默片刻然后回答:“好的,我知道了,老师我先挂了。”挂断电话后医生这才转过身来,向这对老夫妻说到影片中出现的症状,并且顺利开出药方递给两人。

在后面排队的患者见状喷笑出声,脸上都带着忍俊不禁,年轻医生倒是一派云淡风轻,继续叫来下一位患者。每年来到各大医院的实习医生不少,他们凭借实力进入医院后,便由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带着实际接触到不同病症的患者。
其实不光是实习医生,就算是转正的年轻医生,也同样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毕竟从大学学医开始更多的还是从书本上汲取知识,就算是拥有上手的经验,那面对的也大多数为人体模型。所以医生的第一个病人都是他们自己,这也是他们在进入医院实习前几乎算是唯一的实战经验。

在来到医院之后,如果是护士,那么在医院护士长的带领下会尽快熟悉如何给患者打针、上药,每一个前来治病的患者都将是他们所累积的经验。从最开始面对患者身体发抖、语气紧张、常常出现找不到血管的情况,到后面已经可以非常熟练的在短时间之内为患者打针。
其中的成长不仅需要护士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也需要患者全心全意的相信对方。同理,医生也是如此,他们更多面对的不是有普通疾病,而是有着疑难杂症的患者。大学所学习的知识在没有经过实际诊治的情况下是无法融会贯通的进行运用,这也导致医生在面对和书本上的病例有所出入的症状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开出相应的药品,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所以新医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不可避免的使用“摇人”手段。有不少网友就分享出了自己或亲友在医院治病时出现的有趣一幕。一位网友讲述自己在上班途中突发不适,来到医院之后无法马上挂上专家号,于是就随便挂了一个能够立马进行诊治的医生号。
网友进入诊室后发现对面坐着的医生看起来不超过30岁,在见到网友时医生也不免显得有些局促。医生接过网友的检查报告后说道:“你先别急,我一定会治好你的。”然后网友就进入了一段漫长的等待过程,然后他就看见医生拿出手机打了好几个电话,几分钟过后,诊室内就出现了医院宣传栏上该科室的排名前几位专家医生。

众人都围着网友询问情况,年轻医生也坐在位置上静静聆听,还没一会网友就顺利开药离开了。网友的搞笑经历也证实了那句话,年轻医生的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是他能够立马叫来医院最有权威的专家。也希望患者能够对年轻医生或护士多一份信任,所有医生在刚进入医院时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医生的能力不行。
现在医院中常常会出现专家号挂不上,年轻医生的诊室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就很能反映问题。年轻医生的知识储备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只是缺少实战经验。许多患者在看到年轻医生或者打扮靓丽的医生时第一反应都是质疑和不信任,在他们的观念当中,男性医生必须是年纪大,秃头,而女性医生必须是年纪大,短发,只有符合这种外貌特征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所以患者在来到医院看病时也应该给年轻医生一些机会,他们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诊治,才能成为患者心中真正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