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抗日战争时期的影视剧时,步枪基本是剧中人员的标配。一整列队伍开过来,几乎人人有枪用。对不太关注战史的观众来说,潜意识地就会认为当时的作战虽然困难,但起码步枪还是有得用的,甚至认为人手一枪问题不大。
所以我们在介绍近代军队编制时,经常就会碰到这样的读者——怎么某支部队就这么几条枪,肯定是瞎说的吧?
就比如谈国军在1935年整军时搞出的调整师编制(即民间所谓的德械师)时,其全师的兵力是11000人左右,而步枪标配为4000支。

有不少读者就说了,所谓的老蒋嫡系部队怎么可能缺步枪,这4000支枪也太少了。
其实在谈调整师编制的问题时,关键点还真不在于缺少步枪。主要是当时调整师的编配比较齐全,各类炮兵配置以及轻重机枪就占用了大量的兵力。而为了维系全师的运转,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不配任何武器的。
所以这一个师4000支步枪,基本就可以覆盖相应的战争员了,它不属于主观层面的缺少枪支,因此刻意低配。
当时有些杂系师的步枪数其实动辄有六七千支,但它的战争力却发挥不出来,为何呢?
因为这些枪械往往是老旧繁杂,有些甚至是清末时期的枪械,不仅弹药难以供应,性能也早就不能保证了。瞄得远,打得近;瞄的准,打得歪;甚至经常打不响,或者子弹不够用,这种枪械光是凑数量,有何大用呢?

而调整师的4000支步枪,都是清一色的新造枪,型号、口径、性能统一,而且弹药可以足量保证,如果在座的各位进行挑选,会选前者还是后者呢?
所以说,在稍有了解当时国内军队编制配枪的情况后,对于步枪的配备比例以及门道,就应该有基本认知了。
但要说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是否有部队真的在编制层面都是缺枪状态?那也是实际情况,而且当时很多部队真是缺枪。
比如八路军在全面抗战初期拉出的第一批新建团,大多是原先一两个建制连和游击队合编的,除了少量老部队有枪外,新连队平均就十来支杂式枪,一个团下来不过二三百支杂式枪。

想改善装备,那就跟鬼子要去,谁的仗打得好、缴获大,那装备就改善得快。所以当时瞧着八路军用什么枪,基本就可推断出部队的精锐程度了。
而在国军这边,武器供应的条件比八路军要好,但是国军部队的规模也更大,大战之后损失遗弃枪械又颇多,因此在补充方面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1937年全面抗战之初的国军四团制师,编配的步枪数量是4000支;到1938年重整部队时,相应的配枪数就下降到了2700支。
到国军开始一般推行三团制师的时候,一个师的步枪标配就只剩下了2500支。
因此,别看当时一个师编制表上也是动辄万把人的存在,但明明白白的步枪配数却只有2500支,平均每个步兵团也就是七八百支步枪。
可以说除了将步兵连所需步枪配齐外,其他单位就绝少再配步枪了,即便有也只是警卫、自卫性质。

如果说这2500支枪,可以完全按照编制配发下来那也还好,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枪也不可能全部足额供应。
国军在当时的大型会战中,除了兵员的伤亡折损外,武器方面的损耗也是十分惊人的。
据国府自己统计,截止到1938年12月,仅步枪一项的损失即达311000支之巨。按2500支步枪配一个师的标准计,仅步枪一项损失便有多达120余个师之众。
国府当时通过兵工厂自制以及海外进口,牵强可以将缺口补齐,但国军面临的情况又是大量扩编,这样就使得步枪的缺口也很大。
当然,如果要是统筹供应的话,倒也还好,关键是国军内部派系众多,分发枪械便成了问题。
因此有些杂牌军的师,在步枪损耗之后,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就会出现一师之众步枪不及2000支的窘迫情况。

比如刘汝明的第68军所辖3个师,在当时的一次实力统计中,第119师实有步枪1693支、第143师实有步枪1725支、暂编第36师实有步枪1874支,全军没有一个师的步枪数达标。
甚至三个师的步枪数加起来,只相当于两个师满编多一点,硬生生缺少了将近一个步兵师的步枪数量。
在最基本的步枪方面尚且如此,在轻重机枪、火炮方面的配备,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国军的嫡系部队在配枪补充方面的情况要好于杂牌军,但也不是说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足量满编供应的。
全面抗战初期大名鼎鼎的三大“德械师”之一的第36师,该部在滇西反攻作战时,步枪数一度就下降到了1784支,也是明显的缺编状态。
我们经常在战史中看到,国军某师在全面抗战初期还能跟日军的一个联队对打,但在抗战后期时应付日军一个大队甚至都有些吃力。其中纵然有兵员和指挥方面的问题,其实武器装备水准的下降也是值得注意的。

而反过来说,当时为何驻印军这类部队的战争力就颇强,甚至为何一个加强营都可以跟日军联队对打呢?
因为驻印军这边是超额配枪的情况,别说其火力编配更为强大了,光是步枪数量的配比上,就比国内步兵师好很多了。
以1944年在缅北作战的新22师来说,其实配步枪数就有6137支,仅此一项即相当于国内3个一般师。这还不算新22师步兵还有上千支冲锋枪,以及配系的各种炮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军各部才去争那么美械的编制名额,因为这种武器配置下来,那战争力的差距可不止几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