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一个晴朗早晨,专业室主任告诉我,我们班要转来一个学生,我开玩笑的跟主任说,这都开学快半个学期了,这个时候来的学生,没有什么好样的。话音还没有落,就听到楼道里有人在打听,杨老师在哪个办公室。我自言自语道,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个父亲带着一个男孩找到了我,父亲很客气,一看也很老实。看着这个黑黝黝的小伙子,很精神,也很有“气质”,一看就不是一个老实的孩子。我诧异的问这个学生,都学期末了,怎么还转学,这个学生告诉我,他是从昌平一所职业学校转过来的,是从高二年级过来的,我更诧异了,为什么高二要转高一呢,这时孩子没有说话,孩子的父亲说,因为在原学校多次喝酒,被学校劝退了,从他父亲的眼神中,能看出对孩子的失望,他父亲说,这次转到这个学校,想着再给孩子最后一次上学的机会。

办完入学手续,我跟这个学生聊了很长时间,知道了他的名字叫郭亮(化名),聊了一些他之前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聊了聊他的家庭情况,郭亮说他在之前的学校特别不听话,没少惹事,经常触犯校规校纪,基本不学习。因为惹事太多了,所以学校才对他进行了劝退处理。

刚刚来到班集体,这个学生并不显眼,很低调,和同学们相处的也很好,随着时间长了,这个孩子和班里一个张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近,张同学也是后转入的学生,转之前和郭亮是一个学校,张同学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己本身不想上学,是家里逼着来的,张同学没有犯过什么大事,但是小毛病不少,例如不穿校服,迟到、不完成作业等等,我想这个孩子跟张同学混在一起,肯定会越来越差。果然没有多久,有一天,郭亮在厕所吸烟就被老师抓到了,根据班级管理规定,我请了学生的家长到校,和家长深入了解了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现,家长每次提到孩子都会深深地叹上一口气,我再次感受到了父亲的无奈。

我知道请家长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能让郭亮的聪明用到正地方上呢,我一直在去找合适的契机。一次钳工课上,我发现郭亮同学上课状态特别好,干起活来非常认真,加工的作品也很美观,正好之前我有过组建钳工技能小组的想法,于是我大胆的设想让郭亮担任钳工小组组长,这个想法我知道很冒险,可能这个孩子根本不愿意去干,或者这个孩子不会好好干,我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要找他谈谈。那天我主动找到郭亮,我说:我想成立一个钳工技能小组,我要找一名负责任、技能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这个组长必须要让我省心,还要让其他同学佩服,我观察了你一段时间,感觉你在这两方面都不错,老师相信你能干好。在听到老师的表扬之后,郭亮显得很高兴,很快地就答应了老师,并保证说不会让老师失望。很快这个小组成立起来了,郭亮在业余时间都会带着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负责组织学生训练,并在技术上对其他同学给予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钳工小组制作出了一系列手工工件,例如,中国地图,自行车图形,笑脸启瓶器等等。受到了各科任课教师的好评。在这个过程中,郭亮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钳工小组上,离张同学远了很多,跟老师关系越来越近。

在期末,学校开展了文明风采大赛活动,我鼓励郭亮报名参加演讲比赛,郭亮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也没有当众发过言,郭亮表现出很没有自信,我再三鼓励他,告诉他:人生会面临很多第一次,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敢于挑战自己,最终,在老师的鼓励下郭亮写出了自己的演讲稿,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包括演讲的手势、表情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郭亮在 “成长中的感动” 演讲比赛中获得学校第一名。

紧接着,在参加“我的好老师”的征文比赛中,该生的文章《无声的教育》获得了校级征文一等奖。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参加了区级“我的好老师”演讲比赛,该生的真情实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最终获得了区级一等奖。

在“我的好老师”演讲中,文章的主人公写的是我,他的每一句演讲词都深深感动着我,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平凡的工作,被学生说的如此伟大,那天,我感动的落泪了,原来,当老师能如此的幸福。

作者:杨和安(北京市密云区职业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