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展开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1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行军至湘南地区。

蒋介石迅速调动湘军、桂军,配合中央军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决定抢渡湘江以争取战机,红五军三十四师负责后卫工作:殿后和阻击敌人。

军团长董振堂、参谋长刘伯承迅速召集三十四师团级以上干部展开战前会议,商讨作战计划。在会议上,刘伯承认真严肃地说道:

“此乃我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敌军虽数倍于我,但是抢渡湘江必须成功!最艰巨的断后任务交给三十四师的全体将士,辛苦大家了!”

刘伯承和在座的各位军团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领,但是面对如此险峻的战况依旧倍感压力。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表示:

“就是战至一兵一卒,也必须保证全军及党中央安全过江!”

陈树湘心里非常清楚抢渡湘江对于我党的整体进程有多么重要,面对蒋介石数倍于己的大军,断后阻击工作必然是九死一生。不仅三十四师的战士们感觉前路艰难,陈树湘也觉得自己肩上似有千斤重担!

刘伯承听取完陈树湘的发言后,明白了陈树湘已经做好为革命献出一切的思想准备,默默无言地紧紧握住陈树湘的手。

少年时期就结识毛泽东的陈树湘,深受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影响,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果陈树湘没有牺牲,从资历、资质到发展前途来看,足以成为大将。然而天妒英才,年仅29岁的陈树湘,就为革命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树湘

生是湘江人,死是湘江魂

1905年1月30日,陈树湘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中,自幼喝着湘江水长大。陈树湘人小志气大,从小就崇拜苏武持节不屈,钦慕岳飞精忠报国。

1917年,长沙大旱,父亲带着陈树湘流落至长沙小吴门外的陈家垅(lǒng),以种地卖菜为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树湘小小年纪就开始帮父亲干农活。当时陈家租的菜地附近有一个清水塘,陈树湘经常去清水塘挑水回来浇菜地。

1921年,毛泽东和杨开慧来长沙搞革命,宣传革命思想,动员贫苦群众。毛泽东居住的地方也离清水塘很近,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十几岁的陈树湘就结识了毛泽东杨开慧夫妻。

毛泽东在年少的陈树湘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也让一直庸庸碌碌的陈树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之后陈树湘又参加了北伐军,担任过班长、警卫员、排长等职位,此时的陈树湘年纪还小,缺乏历练,所以担任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

1925年,年仅20岁的陈树湘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革命宣传工作,成为了毛泽东领导的骨干成员。“井冈山会师”后,陈树湘先后担任红4军第31团连长、第三纵队大队长,还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陈树湘入党时间较早,毛主席对他的家庭出身也比较了解,所以对陈树湘很放心,因此陈树湘担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警卫工作,保护过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重要领导人。

陈树湘因为保护领导有功,作战也勇猛,从1931年后,担任过红12军团长、红19军师长、红5军团第34师101团团长、第34师师长,在井冈山的创建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屡立奇功。

担任师长的陈树湘才刚刚二十岁出头,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陈树湘相当有希望成为大将,只可惜湘江战役中,陈树湘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