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22日,上午,大垛游击队员吴应才、邱保宽带着通信员小刘,前往熟墩庄(现兴化市荻垛镇熟墩村)动员群众参军。

当天,吴应才、邱保宽两人入庄做群众工作,通信员小刘则被留在庄东头,为两人放哨警戒。

这个通信员小刘,当年才十六岁,正是贪玩好闹的年岁,站在庄头附近一会儿之后,便有些耐不住性子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庄东头附近有几个小年轻,正蹲坐在一起玩牌梭铜板。小刘看众人玩得热闹,伸头看了一眼,随后便被吸引住了。一时间,竟然忘记了放哨的任务。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正盯着众人玩牌的小刘,突然听到不远处,一位大嫂喊道:

“还乡团来了!”

小刘一抬头,只见庄子东面的土路上,一群扛枪的还乡团分子们,正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

“糟了!”心下暗自埋怨自己的小刘,登时转身便往庄内跑去,进了庄子,小刘左右找不到吴、邱二人,便一面跑,一面大声喊道:

“不好了,还乡团过来了!”

情势危急,心急万分的小刘跑了三四条巷子,也没有找到吴、邱二人,眼看着敌人已经进了庄子,小刘估约莫着这俩人应该是听到自己的示警,已然离开了,便一个人从庄子西面撤了出去。

当时的小刘是万万没有想到,吴应才和邱保宽两人虽然听到了自己的示警,知道有情况,但因为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对方是不是已经包围了整个庄子,俩人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左转右转,来到了庄子上的一个私塾馆内。

当天,馆内有十来名学生正在先生的教导下,琅琅读书,吴、邱两人闯进私塾,唬得众人一时间拿着书本,全都看着这俩人。

“老先生,外面还乡团的人来了,请你赶快找个地方,让我俩躲一躲。”吴应才向大家摆了摆手,示意没事儿,然后扭头对私塾的老先生央托道。

那名私塾的老先生姓杨,有文化,对革命一向比较支持,吴、邱两人经常跑过来,杨老先生自然也是认得两人的。

“你们继续读书,”杨老先生指了指学生们,然后引着两人向里走。“你们俩随我来。”

杨老先生原本想把这俩人藏到床底下和大衣柜里面,但转念一想,这两个地方很容易被查到,那群还乡团分子们要是进来搜查,一下子可就暴露了。

怎么办呢?

杨老先生环顾了四周,随后将目光盯向了上面,他让吴、邱两人搬来院中的梯子,然后扶着梯子,将二人送上了天花板上。

随后,杨老先生将梯子搬回院内,才放好梯子,便有还乡团分子闯了进来。

“杨老师,你们刚才看到没有看到有陌生人过来呀?”为首的那名小头目,认得杨老先生,乜着眼问道。

“我们在这里读书,没见到有人经过呀!”杨老先生摇了摇头,看向一众学生,下面的学生也都忙不迭地摇起了头。

几名还乡团分子在屋中院内没有找到人,不想空手的他们,随后便敲起了杨老先生的竹杠,非要对方给他们弄点儿吃的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老先生见状,迫于无奈之下,只好让妻子给众人煮了鸡蛋,又将屋内的白酒拿出来,让他们享用,盼着对方别找事儿,吃饱喝足尽快离开。

一众还乡团分子们坐在院内吃喝起来,杨老先生领着学生坐在屋内看书,看着看着,突然听到天花板处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吱吱”声响。

天花板处的木板比较薄,吴、邱两人藏在上面一动不动,久了想活动一下,便会发出轻微的声响。

杨老先生坐在屋内,听到这细微声响,吓了一跳,不禁冷汗直流,他赶紧站起身,然后冲着下面的学生点了点:

“赶紧,把喉咙放开了念!”

十几名学生听到老先生的吩咐,全都心领神会,随即各个抱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大声念读起来。

一时间,琅琅的读书声充盈在私塾课堂之内,众人的吟诵声顿时掩盖住了天花板上的声响。

“当时,我和老邱都很紧张,俩人都把短枪的快慢机机头打开,我还拧开了手榴弹的保险盖,老邱揭掉了上面几块砖瓦,准备万不得已,跟敌人拼不过的话,就从屋顶跳出去。”多少年后,吴应才再次回想起当年的困境之时,依然记忆犹新。

所幸的是,敌人很快便走了,而催着敌人离开的是,杨老先生的妻子孙氏。

孙氏从西河边拎了桶水,一手还拿着一个大人的布鞋,一进院子,孙氏便找到还乡团的小头目,匆忙向对方“汇报”:

“这是我刚从西河边捡到的一只布鞋,我估计,刚才是有人从西河头那边顺着河道游走了。”

几名还乡团分子一看,登时信以为真,众人连忙起身跑到西河头处,慌忙找来一条船,然后沿着河道向西追赶去了。

下午之时,确认了敌人们已经走远,杨老先生便让人搬了梯子,将吴、邱两人接了下来,随后送二人离开了庄子。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366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兴化文史资料》,吴应才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