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人才上,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使用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必须以更好的站位和更长远的眼光去认识,只有通过“聚人才”、“育人才”和“留人才”这种方式,才能为人才营造公正平等的环境。

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人才引进上做好文章。“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引进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面向社会汇聚一流人才,吸引高端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布局,既需要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上凸显“战略”,也要在打造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载体上体现“战略”。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战略性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结合现有国家级科创中心、自贸区、高新区、示范区等功能区建设,集中力量办好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发挥辐射效应、雁阵效应,带动形成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良好局面。

坚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在人才培养上做好文章。“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培养人才是首要前提,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现如今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拓宽培养渠道,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水平,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优化人才生态,要聚焦人才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所想所需,探索建立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政策供给,在工作上给予人才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在生活中给予关怀和理解,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引天下英才而留之”,在人才使用上做好文章。“谁能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创新动力需要政策激励,优化的人才生态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撑。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将人才资源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同时积极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人才“保驾护航”,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要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在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流动和人才激励上下功夫,引导创新人才把个人梦想、价值追求与当地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制度机制给予人才茁壮成长所需的充分“养料”,为人才发展搭建广阔舞台,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