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普通人何以抵御恐惧?

作者/慧超

(一)

“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李普曼写在《舆论》中的这句话,100年后仍笼罩在公共舆论的天空,成为映衬每一次激烈舆论争议的共同背景。

譬如最近舆论场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温和的、理性的、中立的科普声音极其微弱。

它们一方面被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所压制,另一方面,也确实为网友们所排斥,乃至唾弃、鄙夷。

这倒是很好理解,因为互联网向来欢迎简单粗暴,拒绝复杂温和。就像刘瑜所说的:极端太有诱惑力了。

“(极端观点)它的确定性、以及确定性带来的自信,它的简单,以及简单带来的省心,它的易辨识,以及因辨识度所迅速集结的情感群体,真的是太有诱惑力了。”

最刺耳的,声量最为高亢的,是针锋相对、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假科普之名,行讽刺污蔑大陆民众之实。

持此类观点的人,一方面选择无条件相信日方的解释、排污方案和东电所提供的污染物数据,一方面以高高在上的立场,讥笑讽刺大陆民众恐慌性抢盐等行为,“无知愚昧,民智未开”。

究其根本,其意并非着重于日本排核污水本身,而重在嗤笑简中网友是“信息封闭、认知受损的愚昧韭菜”。

这类声音,在推特等海外社交平台上颇为盛行。以此类逻辑推论,仿佛日本核污水排海,是理之当然、顺理成章之事。

这样的观点令人困惑和难以接受。

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是,纵然日方给出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将自家因事故处理不当所导致的核污水排海,也是一种自私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就连日方的核能专家也表示,核污水排海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明明有其它的可替代方案”,比如蒸气释放这种明显更安全的方式,只是因为经济成本高昂而被日方放弃。

(二)

另一种观点,则以“绝不接受”的强硬立场,以暴躁愤慨的情绪,在被过度渲染的焦虑恐怖下,指责日方此番行径,将导致生态灾难,引发不可预知风险。

激烈的情绪表达,其实可以理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了证明这种情绪的正义性,相当一部分声音,以夸大、捏造甚至恐吓的方式,极力渲染核污水入海的恐怖后果,几乎呈现出一种末日将近的毁灭感。

这些人说用不了一年,全世界的海水都将成为“核污水”,全世界的海鲜都不能吃了!不仅如此,受到核污染后的鱼类还会变异,海洋生态将急剧恶化,哥斯拉的世界离人类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世界上最不缺盐的国家再一次上演了抢盐的怪诞景象。

随之,无数网友冲到直播海产品的渔民直播间,骂他们“赚黑心钱”,要求“海产品全部下架,封掉直播间”,劝渔民们改行“不要再继续害人了!”

后来,恐慌情绪继续发酵,进一步变成了妄想下的谣言: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即便你不吃海鲜不吃海盐,也逃不过核污水,因为海水会蒸发变成雨水,然后人类的基因会变异,孩子们将在充满核辐射的危险环境中长大,这一代人的寿命会明显缩短,癌症率会急剧升高,新生儿的畸形率和基因缺陷将越来越多……

这样的谣言一度甚嚣尘上,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打开评论区,留言全是“不敢要孩子”和“后悔生孩子”这类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其中,很多媒体实质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此,我是很困惑的,因为在我看来,媒体不该基于公众的认知偏差,刻意渲染营造恐怖氛围,相反,媒体有义务安抚和纾解公众的恐慌情绪。

比如日本核污水排海之后,面对公众的恐慌情绪,香港政府立即开始在相关海域进行实时辐射监测,并在天文台网站向公众开放监测数据,很好地缓解了市民的恐慌情绪。

其实这种监测花不了几个钱,但我好像没见到我们有媒体去相关海域做类似的监测,或者做相关的呼吁。

(三)

恐惧源于未知。

普通人谈核色变可以理解,毕竟核物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晦涩高深的领域。

但我个人以为,面对核污水入海,普通人没必要过于焦虑,更不必过度沉浸在媒体舆论营造的恐怖叙事下,惶惶不可终日。

我并非核物理专业人士,也没必要将网络上汗牛充栋的分析观点再赘述一遍。面对舆论中愈演愈烈的未来恐怖景象勾勒,我想基于真实历史聊一聊很多网友完全忽略掉的一个基本事实。

一个为公众所忽略的遗憾事实是:

我们其实早已与核污染共存数十年了。

核污水入海,大家恐惧于海水是流动的,所以没有人能“幸免于难”。其实,不仅仅海洋是流动的,空气也是流动的。

人类历史上,各种量级的核爆验,进行了超过2000次。这数以千计的核爆,所引发的放射性尘埃,恐怕早已经遍布地球上每一个角落了。

201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显示,即便在世界最深的海底(马里亚纳海沟)动物体内,也发现了核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碳14信号。

因为这些核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直接在海洋中进行的。比如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臭名昭著的核试验,仅在这片岛礁上,就先后进行了20多次核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知识是:几十年前的海洋也是相通的。但当大规模核竞赛停止之后,全世界人民还不是该游泳游泳,该吃海鲜吃海鲜?

除了数以千计的核试验之外,人类还曾多次将未经任何处理的核废料倾倒在大海之中。比如前苏联和俄罗斯,就曾多次将数目巨大的核废料,直接倾倒在北冰洋和日本海等地。

不谈这些他国历史典故,就单论此次引发巨大争议的福岛核污水,实际上全世界也早已“喝了十多年”。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早在2011年,东电公司就已经向太平洋排放了大约30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的核污染水。

当下东电公司经过处理和100倍海水稀释的核污水,数量大概130万吨。这意味着,按如今100倍稀释比例来计算的话,此前排放的30万吨未经处理核污水,差不多当下的3000万吨,还是未经ALPS技术处理后的核污水。

但这12年来,似乎并没有妨碍我们吃海鲜,下海游泳和冲浪,也没有发现海底绿巨人的影踪。

所以,如果你足够了解核废处理历史和福岛核电站排污的黑历史,应该会对当下的群情激奋和毛骨悚然,感到一丝丝不解:

那些言之凿凿地表示绝不再吃海鲜的人,那些义愤填膺冲到渔民直播间大骂赚黑心钱的勇士,过往12年,可曾拒绝过送到嘴边的海鲜大餐呢?

当然,讲上面这些,绝不是说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做法没问题。

除了当下讳莫如深,我不能深谈的中日关系等政治因素之外,我想即便是基于最朴素的逻辑,针对日本核污水排海一事,进行反对和声讨,当然是必要的。

因为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有超过400座核电站,作为地球村的一份子,即便完全抛却政治因素,我们也必须警惕他国不负责任的核废处理方式,所可能导致的“破窗效应”:

即如果对不负责的核废处理方式不反对、不声讨、不制裁,那很可能导致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既然日本的核污水能排海,那我们还花高价费劲处理它干啥,出了问题也排海就好了”。

即便似大洋般的广袤,也无法无限度地包容人类的恶行。量变会引起质变,如果人类处理核废都选择向海洋倾泻,那终有一日将承受来自海洋的反噬。

(四)

面对未知,恐惧是人人会有的。但我想说的是,面对呼啸而来的恐惧与焦虑,普通人仍有对抗的武器:

即以常识对抗恐惧,以确定的知识对抗不确定性的未知,以主动、深入和独立的思考对抗流行的情绪和恐慌性的盲从。

不可否认,这当然是一个信息污染极为严重的环境,而且媒体、流量平台和各种大V基于各自的利益,面对同一件事,在阐述分析时往往有着不同的面相。

在当下,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确实应该有意识地跳出被算法喂养的认知困境,不轻易被流行观念和刻意营造出的情绪所裹挟。

如果他们营造感动,你就热泪盈眶、感遇忘身;如果渲染恐怖,你便惶恐万分、寝食难安;如果需要愤怒,你就瞋目切齿、怒发冲冠——

当一个人放弃了主动、深入、独立的思考,成为流量平台“用户日活数据”的一个指标,那么人云亦云式的盲从就会变成一种必然。

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实际上只是一个被裹挟,甚至被利用的一粒棋子,一串数字罢了。

这时他的情绪,无论是恐惧、愤怒还是感动,都容易像一株孱弱的小草一样,任由“风向”所驱使摆动。

小草以为,是自己左右着这个世界的面貌,殊不知,来回摆弄它的,是那看不见的“风”。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