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环境不好,许多人都想找副业开源,增加收入。找来找去,想从写作这行入手,一来写作成本低,一部电脑,一台手机就行,有些人甚至连电脑都没有,直接用手机码字。

二来写作收入可观,经常看到写作博主们晒收益,脑门一热,寻思着自己也不差。于是吭哧吭哧注册账号,写了两三篇,看到几分几毛,聊胜无于。

开始动摇内心,怀疑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不甘心,再写一两个月,依旧粉丝少得可怜,收入从几毛涨到几元。于是彻底放弃,觉得自己吃不了写作这碗饭。

这是大部分写作新手的现状,对号入座一下,说的是不是你。

而我,一个全职宝妈,却能吃写作这碗饭六年,论才华,比不上张爱玲这样的大作家,给她抬脚都不配,论天赋,那更不可能,我们普通人谁都没到拼天赋的时候。

根本的原因,只是我对写作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持之以恒。我可以做到辛辛苦苦写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分文收入都没有的事实,你能吗?你能不计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作,首先是自我疗愈的重要方式,其次才是谋生手段。

咱们老粉丝知道,我从17年开始入行,那年生了孩子,得了产后抑郁,好长时间都不开心,情绪非常低落,仿佛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

写作成了发泄内心情绪的重要出口,尤其是17-18年的文章,全是情感文,倾注了我全部的真情实感,才换来头条号的10万粉丝。

好,写到这,分享第一个成长的秘诀:

你的文章,饱含真情实感吗?还是为了写而写?

我一直认为,文字有力量,有灵魂,也有感染力。透过文字能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到了19年,我的产后抑郁还没有好,甚至婚姻频频出现危机,全职带孩子两年,带到崩溃,连上厕所、洗澡,孩子都要跟着,24小时黏在一起,毫无自由可言。

我太渴望自由了,那时候写情感文写得也差不多了,天天写,老读者也腻,自己的故事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于是,我又开始追剧追电影,经典的、热门的电视剧,都看,边追剧边写剧评。每个星期看一部电影,看完至少写一篇影评,并且参加有奖征文活动。

最高纪录,一篇影评奖金3000,加上各个平台的流量收入,高达5000元。

好,写到这,分享第二个成长秘诀:

你有自我迭代,突破舒适区的能力吗?还是一直守着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不放?

我不断跟学员讲,没有哪位真正厉害的写作博主,是一成不变地永远写一种体裁的。一定是将一种体写好,掌握了,有收获了,觉得自己应该有所突破的时候再去挖掘自己的新技能。

这叫自我迭代。现在,你试问一下自己,你到底哪一种体裁最擅长,最拿得出手?写作是个大范围,但细分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体裁,有网文,剧本,商业文案,自媒体文等。单单自媒体文这一块,就可以分为情感文、职场文、亲子文、书评、影剧评、观点文等等形式,你会哪种?

到了20年,疫情爆发,孩子爸停工在家,原本就矛盾重重的我们,现在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更是紧张。

索性,我带着孩子回妈妈家,并抽空阅读文学著作,第一本阅读的是《金粉世家》,写了60篇书评,赚了6万。

我的头条号,也迎来了高光时刻,涨到了20万粉丝。

接着又阅读了《京华烟云》和张爱玲的小说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拾书本的感觉真好,自从毕业后,忙于生计,少说也有几年没阅读了。从前下了班,一有空就追剧。好在,从前所追的剧,都没有白追,都化作了我的内在灵感。

好,写到这,分享我的第三个成长秘诀:

你有沉浸式阅读,输出与输入互相循环往复吗?

写作是阶段性的,永远不要停止探索,停止进步。

写作六年来,回望过去,我总结出一个定律,大约半年会有一个小瓶颈,相隔两年会有一个大瓶颈。

及时给自己补充知识,大量输入,你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你才不会觉得才思枯竭,江郎才尽,才不会断更,感觉做不下去。

21年,一篇年度总结文,将我推上了“讲台”,从一名写手逆袭为讲师,这完全出于我的意料。

我在总结文里分享了前面三四年的创作心路历程,以及通过书评赚到理想收入,迎来高光时刻。许多读者和粉丝纷纷留言,问我如何做自媒体,如何写书评。

问的人多了,我才将写作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新人。

这一带就是两年多,直到现在。

好,写到这,分享我的第四个成长秘诀:

机会永远留给努力的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有时候做事不可太功利,总想着做某件事能不能立即带给我某种结果,能不能一夜暴富。

这种心态本身就不对。

写作挣的是慢钱,前期需要大量的积累,时机成熟的那一天,才会井喷。

看似我转型当写作教练,是偶然的结果,实则是内在必然。

因为前期我已经非常努力地、持续地更新了三四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破圈而出,更上一层楼。

22年意外签约知乎,多了一个响当当的背书,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分成收入。

我在知乎写的是自媒体干货文,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做自媒体的方法,不局限于头条号百家号,还有抖音。

我做抖音完全属于萌新,一边摸索,一边分享经验,相当于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

很多新人最好奇的是,如何成为签约作者。

说起来,还是第四个成长秘诀在起作用,不要太功利,要有长远眼光。

以前,知乎发文是没有流量收入的,我每次都会将文章顺手分发到知乎上,也没花时间去运营,所以两三年过去了粉丝还不到一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年4月,突然有一天,知乎的编辑联系上我,上我试稿两篇,通过后立即签合同。

如果我不是顺手将文章发到知乎上,并且获得比较高的赞,就不可能有签约的机会。

大家看懂了吗?不管我是从写手逆袭为写作教练,还是签约作者,都是被动选择,都是命运的齿轮在推动着我前进。而我只是努力去做,持续更新内容,仅此而已。

好,写到这,分享我的第五个成长秘诀: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文多发,广撒网,多宣传,做自媒体要有海王的姿态,却保持专情、长情的内心。

我一直跟学员说,有空一定要将文章多分发几个平台,东方不亮西方亮,给人投稿,是比较亏的写作变现方式,不利于个人成长。

而做自媒体,才是长久之计。一方面可以打造个人ip,打造矩阵,另一方面文章版权是自己的,一鱼多吃。

现在23年,我依旧保持写作的习惯,很多人只看到外表,说你的数据怎么那么低。

你不懂的是,大众类型的内容,跟小众干货文,用户数据本身就不一样。我写一篇书评、影剧评、情感等大众内容,出10万加爆文轻而易举,而小众干货文,连一万阅读量都难。

难道这是我的写作能力问题吗?

根本不是。

真正的原因,还得从自媒体的推荐机制讲起,干货文属于小众内容,本身喜欢看知识的人就不多,喜欢娱乐大众化的内容才是多数。

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展开讲,我也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科普,去讲解,为什么数据会不同。

我在前面说过,不会一成不变地永远写一种体裁的内容。现在的我主打自媒体干货文,天天分享写作经验,也许有一天,我腻了,烦了,就不会再写这方面的内容,我个人也需要成长。

所以,你且看且珍,保不准,明年我会分享新的内容,不再分享干货。

-end-

作者简介:

我是深情,六年自媒体撰稿人,全网50万粉丝知识博主,资深写作导师,带领上千名学员写作变现。书评人领读人,知乎签约作者。从全职宝妈逆袭为创业者,努力做闪闪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