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曼娜

为保护大运河文脉、彰显运河文化魅力,党中央在推出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的同时推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核心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2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了“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文化廊道思路,提出了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文化廊道空间结构;同时借助文旅融合的模式,在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实施配套工程,开辟精品线路,打造出多种文旅品牌。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0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年4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先是颁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接着,文化和旅游部又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并同有关部门编制出《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年8月8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印发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文旅融合已成为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高效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融合的逻辑必然性

大运河属于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这一线性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而且在今天的南方诸省还活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因此,大运河是由点、线、面聚合而成的一种活态化的线性文化遗产。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2008年推出文化线路理论。用文化线路理论去解读具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而成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如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的文化遗产族群,所形的的文化遗产理论,就是一种新的线性文化遗产理论。大运河文化遗产即属于这种线性文化遗产中的一种形态。因此,线性文化遗产(LinealorSerialCulturalHeritages)是文化线路理论延伸到文化遗产廊道(CulturalHeritageCorridor)而形成的文化遗产理论。线性文化遗产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文化遗产学方向。”

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的独特性在于,既赋予文化遗产以宏大的空间跨度--如中国大运河即可跨越8个省市,以线性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使之成为带状的文化遗产类型;同时,又赋予以绵长而悠久的时间之琏,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而历久弥新:从而成为一种有形与无形兼而有之的文化带,如“大运河文化带”。这一文化认知逻辑,如果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即发展出文化遗产廊道的宏观架构,进而发展成为旅游文化廊道理论。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理论的逻辑发展路径,即由此产生。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途径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途径,是通过文化遗产景观的裁量标准,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准确而合理的裁量与取舍,从而推出不同风格的大运河文化旅游线路和情趣各异的文化旅游模式。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是2014年6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公布的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涉及沿线2个直辖市、6个省,包括河道遗产 27 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31个组成部分,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 1011 公里。在 27 段运河河段中,有 85种遗产要素,其中水工遗存63项;附属遗存9项;相关遗产12项--历史文化街区6项,宅、庙、园、宫6项;综合遗存1项。

关于文化遗产景观裁量标准,可以借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先生列出的16项大运河文化景观标准: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沿线村镇景观、沿线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居景观、民俗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艺术景观、城市景观等。

根据16项运河文化景观标准,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而深的入裁量与甄别,形成如下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系列:

(一)水工遗存景观

水工遗存景观主要包括 63 项水工文化遗存,以这些水工文化遗存为基础,可以形成五种水工遗存景观:一是隋唐运河水工遗存景观。从通济渠的郑州段、商丘南关与夏邑段,到柳孜段、泗县段,再到卫河(永济渠)的滑县浚县段。二是南方运河水工遗存景观。从淮扬运河的淮安段、扬州段,到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无锡城区段、苏州段、嘉兴-杭州段、南浔段。三是浙东运河水工遗存景观。从杭州萧山-绍兴段、上虞-余姚段,到宁波段。四是北方运河水工遗存景观。北运河区是从通惠河的北京旧城段、通州段,到天津的三岔口段;南运河区是从天津的三岔河口一直到沧州-衡水,再到山东的德州段。五是会通河与中河的水工遗存景观,从临清段、阳谷段、南旺枢纽、微山段,到中河的台儿庄段、宿迁段。

(二)附属遗存景观

附属遗存景观主要包括9项运河附属文化遗存。分为六种运河附属遗存景观:一是仓储遗址景观,即四大仓运河景观。包括洛阳的三大仓--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回洛仓遗址、黎阳仓遗址和杭州的富义仓。二是官署遗址景观,即江苏淮安的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三是古驿站景观,即扬州高邮的孟城驿。四是运河会馆景观,即融天后官与会馆一体的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五是运河钞关景观,即会通河临清段的临清运河钞关。六是龙王庙行宫景观,即江苏宿迁皂河古镇的龙王庙行宫。

(三)相关遗产景观

大运河相关遗产景观,主要包括 12 项相关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五类景观:一是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大运河沿线共有六大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其中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在江南运河区,有无锡城区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苏州的山塘河历史文化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含全晋会馆)、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再就是浙东运河区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的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二是两大盐商旧居景观,即扬州市的汪鲁门宅和卢绍绪宅。三是两大庙宇景观,即扬州市康山街的盐宗庙、山东济宁市汶上县的南旺分水龙王庙。四是盐商私家园林景观--个园,位于扬州市广陵区。五是帝王行宫景观--天宁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

(四)综合遗存景观

大运河综合遗存景观--清口枢纽,位于江苏淮安市,该枢纽属于水利工程遗产区,分布53处各种类型的水工遗产成为黄河、淮河、中国大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是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国家层面的统筹与协调,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与统筹作用。在国家层面的统筹与协调之下,运河沿线的八省市可以尝试建立起多种合作机制,通过优化各区域间文旅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各种大运河文化要素的合理配置及区域空间的耦合效应,进而形成跨区域、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新平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最关键着力点应当放在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进行“活化”上,即尽快找到可以使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获得快捷而有效的“活化”方法上。

近年来,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的“活化”方法已有不少尝试,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模式:

(一)“艺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艺术+”模式的有效性在于,可以发掘出运河文旅资源,形成新的消费业态,从而激起人们对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的兴趣、热情与关注,进而赋能于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等各个环节,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文旅的融合获得一种文化的契合性。如“艺术+运河人物”模式、“艺术+运河故事”模式、“艺术+运河景观”模式,可以使大运河沿线各式各样的文化旅游景观,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诗歌、绘画、真人秀、影视、戏剧、曲艺等形式进行展示,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再现,使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传承,文化经济效益也得到有效释放。

(二)“非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在文旅融合趋势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运河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利用,主要是在传承基础上的“活化”,然后使其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中,这样,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珍贵的精神价值。如“非遗+旅游演艺”模式,可以将运河的非遗文化有机融入到剧场演出、实景演出、互动演出等文旅演艺中,从而丰富游客的运河文化体验,也使得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更富有文化的差异化与独特性,为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景观打造出有主题、有特色、有内涵的文旅演艺产品,使运河沿线的文旅产业释放出可观的溢出效应。因此,“非遗+旅游演艺”模式,完全可以为运河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活化利用开辟出新的文化空间。

(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的数字化发展模式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来展现国家文化公园古今风貌,也可以通过从文学、艺术、文物、美食等角度与游客互动,使游客在运河景观区获得一种沉浸式的运河文化生活体验。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对运河村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不同时代、不同业态的生活情景,进行虚拟的修复和再现,以活态的效果展示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的商业文化综合体模式

应当充分利用运河沿线各种文化景观的优势和特色,构建各种商业文化综合体。首先,可以综合运河不同区段线性文化景观的优势和特色,向运河沿线两侧及周边区域进行推广与辐射,进而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各种商业文化综合体。其次,从商业价值开发和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两个方面,对运河文化遗产开展活化利用,可以将运河文化遗产打造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文化品牌,进而形成对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节选)

来源|《黄河运河流域高质量融合发展论文集》

编辑|苏平 卜玉叶

审核|刘迎水 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