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多年来儿科工作待遇不高、压力大, 人才流失严重。而与大多数一开始就从事儿科的医生不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李现令则是从成人外科转到儿科,自 2009 年 开始在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工作至今。从这一点 上看,李现令颇有“逆行者”的风范。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独立的小儿创伤和急症中心,李现令将急诊外科的工作概括为“急、快、准、累”。急诊外科长年面对急危重症患儿,非常依赖医生的综合处置能力。李现令表示“坚持学习和总结”是他一直以来不断进步的法宝。

儿科不是成人医学的缩小版

2023 年 5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李现令又一次获得外界广泛关注。在 5 月14 日的 G192 次列车上,李现令为一位因在列车上摔倒致使口唇轻度裂伤的 4 岁小姑娘做了消毒、冷敷处理,受到患儿家长和围观乘客们的赞誉。李现令不止一次在列车上紧急关头伸出援手救治病患,2021 年 5 月在 G1585 列车上,听到紧急求医的列车广播后,他立即响应并赶到现场,为一位频繁呕吐、头痛的头外伤患儿进行紧急处理治疗,让患儿静卧并侧头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并联系当地 120 急救车在车站等候,直到患儿被 120 接诊才返回自己的车厢。

事实上,在李现令行医的二十余年时间里,院外遇到紧急情况挺身而出的事迹不在少数。李现令说:“这是多年从事急诊外科的职业敏感度,不论在哪里,只要遇到需要救治的紧急情况,没有太多杂念,冲到一线救治已经成了我的本能,就像应激反应一样,身体被立刻调动起来进入工作状态。”

与大多数一直从事儿科的医生不同,李现令是从成人外科转向儿科的,谈及这其中的机缘巧合,李现令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让职业生涯转变的关键时刻,那是 2005 年一个星期五的下午 4 点 55 分。

从事医生工作之初,李现令的专业是成人骨科,继续深造时他报考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外科专业,因名额不足准备调剂到辽宁某医学院。李现令说:“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 4 点 55 分,我到研究生院办理调剂手续时遇到了当时的北京儿童医院教务处的孟小英老师。”有着多年成人骨科工作经验的李现令立刻吸引了孟小英老师,于是李现令如愿留在首都医科大学,转而主攻小儿外科硕士研究生,随后又考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自 2009 年在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工作至今。

事实上,大多数儿科医生都是一直从事儿科专业,儿科工作又因为待遇不高、压力大,人才缺口大、流失严重的现象已持续多年。从这点上看,李现令可以说是从成人医学转向儿科的“逆行者”。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多是基于成人医学形成的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儿科的特点和规律。基于李现令的独特经历,他对儿童与成人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别有着颇深的感触。“在治疗上成人与儿童的区别很大,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李现令说,儿童身体虽小却五脏俱全,同时各种生理代谢与成人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如果将成人的治疗手段放在儿童身上很可能会出问题。例如骨科手术,成人骨骺已经闭合,采取打钢板治疗没有问题,但不适用于儿童,如果给骨头未发育成熟的儿童采用钢板治疗,则会限制他们的发育,导致肢体短小。

“儿童很多病是成人没有的,儿童更多的是先天性畸形,包括新生儿肛门闭锁、肠道闭锁、食管闭锁、十二指肠隔膜狭窄、小肠闭锁、胆道闭锁、输尿管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等。”李现令说。

儿童疝气是目前儿童外科手术占比最高的手术,李现令是最早开展微创疝气手术的医生之一。李现令表示,儿童疝气手术与成人有差别,成人需要放补片,儿童则不需要,直接将腹膜高位结扎就能解决问题。只是一般成人医院做儿童疝气手术比较少,缺少相关经验。

“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够体会到成人医学与儿科的差异,同时也能够找到两者的相通之处,能够将更丰富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工作中。”李现令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急诊外科是医院的窗口

北京儿童医院被誉为全国儿科医学的标杆,年均门诊量约 300 万人次,拥有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600 余人,全国仅有的 3 位儿科专业院士均出自这家医院。

李现令所在的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小儿急诊外科,由张金哲院士倡导,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创立,目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独立的小儿创伤和急症中心。急诊外科患儿来自全国 32 个省市和地区以及国外十余个国家,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是北京市的重点学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国家级重点培训基地。

在李现令看来,急诊外科诞生有其必然性,急诊外科其实是一个大外科的概念。“外科十分复杂,细分为十余个专业,但很多急症患者情况复杂,如外伤、车祸等多发伤牵扯到多个外科专业,此时就需要急诊外科这样的综合性科室提高救治效率。

”事实上,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总体水平。李现令认为:“急诊外科某种意义上是医院的窗口,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更好地服务患者,能够极大地提升医院声誉。”

早在 2013 年,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就率先提出“全国儿科是一家”,牵头组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次建设跨省专科医联体。“患者不动医生动”,创新模式服务各地患儿,不同地区的儿童享受同样质量的医疗资源。

作为一线医生,李现令这样理 解“医联体”:“只有北京儿童医院实力强还不够,全国儿科的实力都强才是真正的强,这样才能够提升儿科在整个医学界的地位,医联体的提出代表了北京儿童医院应有的格局,我很期待与其他区域儿科医生的交流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急、快、准、累”的儿童急诊外科

急诊外科践行的宗旨是“深思熟虑、速战速决”,因此李现令用“急、快、准、累”四个字总结了这些年在急诊外科的工作感受。李现令说:“我们平时面对的更多是急危重症的患儿,与时间赛跑,建立快速绿色生命通道,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其实,在从事成人外科时,李现令曾参加过不少重大抢救。但细分到整个外科医生群体中,小儿外科医生所占比例并不高,愿意并能够开设小儿外科的三甲综合医院也并不多,很多医院没有小儿外科科室。事实上,小儿外科手术有自己的技术含金量,对小儿外科医生的要求更高。

李现令说:“我们经常遇到特别急、特别重的患儿,如果耽误一小时或者半小时,可能就会危及患儿的生命,这种情况就非常依赖医生的判断力和综合处置能力。”李现令讲述了一个病例。某个下午接诊的一位患儿,看到患儿后,李现令断定需马上采取手术急救措施,于是开通了绿色通道,不到半个小时就进入手术室。如果当时按常规先做各种检查再判断,可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而实际情况是再过一两小时患儿可能会休克。采取哪种措施完全靠医生的专业和经验。

从医多年的临床医生应该都会遇到让医生冒冷汗的凶险情况,李现令也不例外。三年前,李现令晚上接诊了一位 14 岁的卵巢肿瘤破裂患儿,当时患儿肚子特别大,患儿本身较胖,腹部脂肪很厚。打开腹部后发现是肿瘤破裂,血顿时喷出来,李现令当时就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控制不住,几分钟之内就会危及患儿生命,他当机立断将刀口扩大,用手将瘤子蒂部掐住,同时吸出腹腔积血,找到出血点,进行后续处理。面对这类凶险的情况,考验的是医生的应急处理能力,遇事不慌、冷静处置。

李现令最后表示,急诊外科急、忙、累是常态,非常考验医生的智力和体力,坚持下来不易,但很锻炼人,有成就感,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目前,李现令正在开展针对巨大疝的新术式研究,这是他创新的一种新术式。

专家介绍

李现令,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2009 年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儿外科疾病,如小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苗勒氏管囊肿、隐睾、包茎;小儿肠套叠、肝、胆、胰、脾疾病;先天性巨结肠、胃肠道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炎及穿孔等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各种嵌顿疝、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腹部各种肿瘤手术治疗及四肢手足外伤、儿童骨科、复杂性多发伤的诊治。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近 20 篇,SCI 文章 6 篇,参编《儿外科诊疗常规》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