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秋图

潘天寿(1897—1971),20 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尤擅指墨,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晨图

然而,潘天寿又有追求“清新”和“别趣”的一面。正如王朝闻先生评潘画时所说,“在霸气里又有一些妩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家清品图

范景中先生也说,“潘天寿研究者惯常用老子的理论,将他的性格与作品中呈现的‘重、拙、大’联系起来。然而,常被我们忽视的是,在这种‘广大’气象的背后,却还存在着令人难以企及的‘精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萝卜荸荠图

这种“精微”不是出于单纯的理性的严谨,而是源于他对自然生命中的生机、意趣,对艺术中的格调、品味有着极度细腻、敏锐的感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霞图

因此,他会写出“睡起琐窗无意绪,默看细雨湿桃花”这样的诗句。这种充满诗意的清新隽永的气息,在大画中往往会被巨幅笔墨的刚毅雄悍遮掩起来,在小幅作品中则体现得更为鲜明。画面上的数笔小草,半朵闲花,无不透露出清雅的情致、淡泊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花齐放图

潘天寿册页小品的题材,既有充满文人意趣的花草竹石,清逸潇洒,渗透着书卷气;又有充满生活情趣的农家清品、乡间小景,画面平淡质朴、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即便是表现时代主题的创作,他也能巧妙地选取素材,创作出亲切感人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