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家魏微、评论家申霞艳以及诗人黄礼孩、世宾、画眉、安石榴等在九里约读书会,一起分享了《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艾略特·温伯格著),感受诗歌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照。
如同翻译家王屏所言:“诗歌翻译是双向阅读和写作,训练多维想象和思维的工具,掌握语言文化精华的捷径。翻译者必须穿梭于两条大河、两个世界、两种文化、两个语言,造船搭桥,让诗歌的灵魂自由来往。好的翻译,是再创造。”
此次读书分享会,是对“2022黄埔国际文学交流会: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另辟蹊径的回应。2022年11月12日,由广州市黄埔区魏微文学工作室主办、广州市黄埔区作家协会联合协办的“2022黄埔国际文学交流会: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在线上举行,活动由著名诗人、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黄礼孩主持,美籍诗人保罗·胡佛,出生于香港的瑞士籍诗人马克·文森孜,美国华裔诗人及翻译家王屏,翻译家、专栏作家须勤,英国剑桥大学诗人张雪萌在线上分享了创作心得与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是在时空错落所带来的距离感、神秘感和美感,繁茂的异域诗句令人惊喜,就像我们阅读到翻译过来的外国诗歌。从东西方不同的角度回望古典诗歌,我们的目的是打破传统,才能重新发明传统,重新塑造日常经验。”黄礼孩介绍,语言重构能带来奇妙的世界,一首诗歌的每一次阅读即是一次翻译,用他者的经验获得新的启示,感受到语言在不同时代借镜时所产生的强韧有力的生命时态。

分享会中,保罗·胡佛介绍,自己四十岁才开始正式大量地翻译诗歌,并将翻译中获得的种种感悟,融入自身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例如,荷尔德林诗歌中强烈的音乐性,会给诗歌写作带来节奏和韵律层面的启示。庞德在翻译王维的过程中,更是将中国诗歌、文字、哲思中对于‘意象’的强调,介绍到西方的现代诗歌写作中,为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马克·文森孜分享了作为“中国诗歌的发明者”的庞德,是如何从王维的诗歌中接受新的启发的:“在欧美意象派诗歌诞生之前,英语诗歌受到维多利亚时期模式化用语的限制,而庞德所思考的,正是如何重组并激活英语诗歌的语言。”马克认为,王维的佛教倾向、对“空”的探讨,以及中国哲学,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在庞德之后,加里·施奈德等诗人沿用并发展着这一实践,并将中国诗歌中获得的灵感,不断传递给现当代的英美读者。

须勤对《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一书也有独到的见解:“温伯格罗列分析了包括诗人原作在内的19个版本的《鹿柴》,其中,W.J.B.弗莱彻在1919年的译文《鹿之形》是较为经典的。虽然标题不够精确,但行文已经传达了基本的画面。王维是受世界欢迎的诗歌大家,后世的诗人翻译他的作品,内心都存在一种敬意,如此说来,翻译本身就是奔向文本的一种谦逊。”

文章来源:

南方+见习记者 戴雪晴 编辑 王露纯 李杰伦 校对 曾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