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股市上最近发生两件事,令人警醒。第一件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68家券商接到167张罚单,其中投行业务沦为“重灾区”,罚单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均遭“点名”;第二件事:美国投行高盛集团把工、农交、兴业、华夏等国内银行,以及许多国内各业头部公司的股价降级为“卖出”,而且高唱“空头进行曲”。

当然,高盛唱空受到国内同行的“反击”,而从近期股价走势看,被唱空的股票,在A股上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港股却有不小的跌幅。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吗?不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吗?

为什么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说?其实,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担心。我们曾经多次论证过这样一个事实:鉴于国际科技竞争白热化,支撑科技进步的股权资本争夺必然白热化,而股市则是表达这一剧烈程度的温度计,同时也意味着股市已经变成全球金融资本争夺战的最前沿、主战场。但问题是:谁是这一主战场的一线战士?当然是国内券商和全体投行人士,但他们是否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存疑。为什么存疑?国内一共157家券商,就有68家且不乏排行前列的重要券商受罚。为什么受罚?无视法律法规和投资者信任,做了“要钱不要脸”的生意。

如此素质的券商和投行人士是否能够守住金融战的前沿阵地?所以,中国证监会在全力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要钱不要脸”行为的同时,还必须做好这件事:大幅提高中国证券业的政治站位,并借此大幅提高投资者对券商的信任程度。

这件事太重要了。第一,在中国经济相对削弱之时,国际金融大鳄随时都可能针对中国发动进攻,而它们的进攻势必须要误导国内券商,并借重这样的误导力量,比如让券商研究报告进入它们的舆论陷阱,就像现在,强行将股市走势与人民币汇率绑定;第二,通过马甲借用券商交易通道在A股市场潜伏、发力,迷惑监管;第三,摧毁中国股市必先摧毁券商的斗争意志,而以小恩小惠的诱惑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试想:如果国内券商经常去干“要钱不要脸”的勾当,自毁长城地失去了国内投资者的信任,那中国股市的未来会不会变成国际金融巨头的玩偶?如果是这样,中国科技资本、创新资本从何而来?中国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

所以,坚决支持中国证监会采用严刑酷法治理中国证券业,迫使券商回归“看门人”角色。但这个“看门人”绝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品质的“看门人”,更该是中国金融安全的“看门人”。毫无疑问,没有足够高的政治站位,这个“看门人”不可能有效,更谈不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