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哈巴雪山隧道施工完成。作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9.5公里、最大埋深1155米的哈巴雪山隧道施工历时9年。

至此,滇藏铁路丽香段20座隧道全部完成施工,转入长轨铺设阶段,预计2023年内开通运营。

比起青藏线和川藏线,滇藏线低调许多,可能因为青藏铁路以历史上第一天进藏铁路的身份赢得“天路”美誉,川藏公路(G318)早已是自驾游的朝圣之路,而滇藏线更偏向西南边疆,建设步序相对靠后。

但滇藏铁路属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开拓者,从昆明到大理的昆楚大铁路、从大理到丽江的大丽铁路,也都属于滇藏铁路的组成部分,前二者早在十余年前便已开通。

在国家铁路网规划愈加完善的当下,即将启幕的丽香铁路首次直接被冠以滇藏铁路的名号,这或许意味着,下一步建设推进顺利,全线贯通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萨至林芝铁路是滇藏铁路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90年代,滇藏铁路建设构想被提出,同时提出的还有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甘藏铁路和新藏铁路,考虑到技术难度和战略需要,滇藏铁路不可能成为首选,但工程被分割得细碎,总体上一直推进,且有条不紊。

滇藏铁路自云南昆明引出,经楚雄到达大理,是为早前开通的昆大段,这一段长328公里,设14个车站,其中8个办理客运业务,设计速度200km/h。

大丽段自大理出发,沿洱海东岸穿越横断山脉,经西邑、鹤庆至丽江,这一段长164千米,设12个车站,其中2个办理客运业务,最高运营速度140km/h。

年内即将开通的丽香段,自丽江至香格里拉139.7公里,桥隧总长达101.77公里,占全线总长73.4%,设13个车站,设计速度120km/h。从丽香段开始,海拔急剧爬升1000多米,沿线为高原雪山地区。

下一段叫香邦段,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出发,向北经德钦进入西藏,后途经芒康、左贡,于八宿县邦达镇与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相连。这一段长461公里,概算投资639亿元,设计建设工期8年。

自此,滇藏铁路与川藏铁路共线西行,接入已于2021年通车的拉萨至林芝铁路,经山南、贡嘎,直至拉萨。长403千米的川藏(滇藏)铁路拉林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设计速度160km/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格里拉大峡谷 ©千屿文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段也是最难一段,滇藏铁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不亚于高寒冻土上的青藏铁路和崇山峻岭中的川藏铁路。

滇藏铁路在横断山脉中穿梭,自丽江往西北方向行进,沿线几乎全部是高山深谷,在三江并流区近距离接触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迎来更具风险挑战的“桥连隧、隧连桥”。

横断山脉可谓强烈地质构造的天然博物馆,若从高空俯瞰,那山谷相间的景象将展现鲜明的褶皱与断层分布,通俗而言,这是地震的杰作。那么,塑造壮观雄浑的地震,又怎能放过滇藏铁路呢?

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马雪山、梅里雪山……一座座5000米级雪山横亘前路,颇高的海拔、陡峭的地形夹带着冰川和冻土,隐藏着频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稍有不慎,就会对工程施工造成灾难性后果。

据悉,刚刚完工的哈巴雪山隧道,受高地应力板块构造挤压断裂带活动影响,建设过程中岩溶、软岩大变形等地质问题极为突出,被国内专家誉为“国内最难、世界罕见”软岩大变形隧道。

好在技术的进步,让曾经的不可能逐渐变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里雪山 ©千屿文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足够顺利,滇藏铁路或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线贯通,届时,中国西南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状况将得到质的飞跃。

放眼全局,滇藏铁路不仅服务云南和西藏两个省区,更是巩固国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脱贫不久的三江并流区能够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西藏也将以更快速度通达出海口,同时还将与滇越铁路、昆曼公路整合,成为加快国际贸易的关键支柱,复兴茶马古道的荣光。

最让人们心动的,当属滇藏铁路沿线的美景,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纳帕海普达措梅里雪山等闻名遐迩的景点,将被滇藏铁路一一串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虎跳峡 ©千屿文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滇藏铁路带来的便捷,笔者不由得回忆起三年前的旅行经历。当时,考虑到客运大巴班次少、速度慢、中途不停,我在香格里拉租车自驾前往德钦的梅里雪山。

起初一切顺利,游览巴拉格宗(香格里拉大峡谷)后,加满一箱油向梅里雪山进发,由于隧道维修,只能绕行老路,但最长也就预计3小时,顺道还能在白马雪山的几个垭口停留观景。

不料,行至白马雪山附近,大雾突然降临,能见度越来越低,雾灯几乎没有效果,本就危险的盘山路,双向两车道的沥青路面还不时变成土路。由于周围是荒郊野岭,进退两难,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行驶,我开启警示灯,以目视速度前进。

大雾的浓度超乎想象,几米外的事物已经一片模糊,以至于需要借助实时地图和导航数据“盲驾”,近5小时后,汽车缓慢来到一个灯光明亮的隧道口,穿过隧道后迷雾消散、豁然开朗,德钦县城映入眼帘。

白马雪山之后,暂时已没有让我畏惧的路了。我想,滇藏铁路也许是革命性的,它将免除旅途劳顿和安全忧虑,让我们得以隔着车窗行走云端,安静欣赏雪山、峡谷、江河,以及那变幻莫测的雨和雾。

(文内无版权标识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