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品牌Maison Margiela以经典北京胡同元素为创意灵感,在北京打造一处限时互动体验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限时快闪装置,采用中国象棋、鸟笼等创意元素,搭配品牌标志性四角缝线及代表品牌配饰支线的数字⑪标牌,着实成了京圈的打卡新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ison Margiela再次成为话题焦点,难免会让时尚圈的人们叨唠一些“前尘往事”(具体为何往下看),再加上,前一段 Ludovic de Saint Sernin竟然离职An n Demeulemeester,仅上任五个月便“离职”,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五个月中,Ludovic de Saint Sernin依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演员Hunter Schafe在奥斯卡名利场派对上的羽毛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讨论的刘雯与贺聪捂胸裸露的秀场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Ludovic de Saint Sernin在品牌中树立的极致性感的标识外,创始人Ann Demeulemeester则更像是一位暗黑哥特女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 M aison Margiela,还是谈起Ann Demeulemeester,就不得不提及“安特卫普六君子”,今天O姐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他们吧~

01/何为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位于比利时,大概有1/60的武汉那么大!但这里却有世界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创建于1663年,画家梵高便是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校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因“安特卫普六君子”的走红,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逐渐在时装设计专业方面成为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传奇的设计师们

我们经常提到的“安特卫普六君子”包括敏感少女-Marina Yee、色彩印花大师-Dires Van Noten、黑暗哥特女王-Ann Demeulemeester、怪诞时尚顽童-Walter Van Beirendonck、绿茵运动王子-Dirk Bikkembergs、细腻田园匠人-Dirk Van Saene,以及在后期代替了他的女朋友Marina Yee被称为六君子中的一员的Mansion Martin Margiel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nn Demeulemeester

Ann Demeulemeester生于1959年,1981年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她加入了前卫时尚界的安特卫普六世,为时尚界增添了一点哥特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她开始了创作自己的服装系列。Ann Demeulemeester擅长使用材质各异的面料,通常将颜色集中在棕色,黑色和灰色的阴影中,然后将其切开并撕裂。除了这种关键的美学外,她还因在其系列中增添“女性魅力”而倍受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Ann Demeulemeester离开自己创立的同名品牌,参加了英国和法国的瓷器大师班,并与比利时Serax品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制造的价格实惠的瓷器餐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alter Van Beirendonck

出生于1957年的Walter Van Beirendonck毕业后就开始了时装设计师的职业生涯,艺术、文学和音乐一直是范贝伦登克创作灵感的基础,并受到自然和种族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 年,他成立了自己同名的服装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alter Van Beirendonck他的设计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爆发力,完全不顺应传统的审美常规,并且总能源源不断地带来夺人眼球的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大量的色彩与能量,并擅长把艺术与时装相结合,在昆虫、运动、色彩、牛仔、童话中找寻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rina Yee

叶怡雯(Marina Yee)生于1958年,是具有中国背景的设计师。她先在哈瑟尔特的圣卢卡斯美术学院学习课程,然后继续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时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毕业后,她的时装事业开始发展,从男装和女装的皮革系列中脱颖而出,也从她屡获殊荣的剧院服装系列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重精神和尊重是她作品中所体现的要素,也是她的收藏品的典型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至90年代初,Marina Yee因觉得自己的设计与创作根本无法摆脱Margiela的影子,使她退出时尚圈,从此将服装设计的热情及喜好埋藏于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至2018年,60岁的Marina Yee跟东京著名古着店Laila一起合作,做了一个小型系列。这次的东西主要运用她自己的古董大衣收藏,对这些收藏进行重新的定义与设计,达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80 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曾短暂地给Jean Paul Gaultier当过助理,很快便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在设计界声名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Martin Margiela实在太低调了,他始终坚持“不受访、不拍照、不谢幕”的三原则,哪怕是拍个人纪录片,也采用纯口述,只露了一只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特质同样带到了品牌当中,在Maison Margiela中甚至没有logo和吊牌,最初只是一块白色的布标,四角用白色缝线进行固定,方便人们买回家后直接拆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品牌的发展,有太多不同的系列需要区分,Maison Margiela就直接用数字表示不同的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别致又有趣,懂的人自然心领神会。当初的无心之举,成为如今品牌最具个性的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ires Van Noten

Dries Van Noten生于1958年,1980年毕业于安特卫普时尚学院,然后便开始了他在时尚界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开始从事事业前,他曾担任自由职业者两年。1986年对于Van Noten来说是非常决定性的一年,那一年他实现了自己的突破,在伦敦展示了男装系列,并与其他五位时装设计师一起组建了安特卫普六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使他出名的是他在融合东方和西方风格以及民俗面料方面的专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ries Van Noten的风格独树一帜,并注重作品的穿着效果。异域民族风、怀旧感、层次感是Dries Van Noten的独特签名,他喜欢将不同的材质、布料及纹案加以混合拼接再进行风格重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irk Bikkembergs

Dirk Bikkembergs于1959年出生于德国,1982年毕业,加入安特卫普六国伦敦巡回演出后,获得了时装设计师的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前往伦敦之前,Bikkembergs赢得了“ Canette d'Or奖””,这个奖是表彰最好的年轻时装设计师,也使他能够设计自己的男鞋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从青年时代就汲取了灵感,他的路线经常与军事相呼应,通常使用坚韧的面料。有趣的是,他的第一个女装系列与他的男士系列完全相同,尺寸是唯一不同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经常说:“我嫁给时尚,将保持忠诚。” 除了为国际米兰足球队设计T恤衫之外,他还开设了自己的运动系列,从而在年轻人中赢得了青睐。那时,他是第一位获准在时装秀中亮相的时装设计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irk Van Saene

德克·范·塞恩(Dirk Van Saene)生于1959年,毕业于安特卫普时尚学院,然后开设了一家名为“ Beauties and Heroes ”的商店来出售他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设计师最出名的是他的创造力和拒绝追随潮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保持原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an Saene的作品清楚地反映了他的想象力范围,因为一件作品可能非常别致,而另一件作品则被彻底解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他的早期,设计师的独创性就已得到认可,他还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古登·斯波尔奖”(Gouden Spoel)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着O姐盘点完这些“为时尚而生”的设计师们,你们觉得他们最打动你的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吧~

往期报道也精彩

夏季多巴胺穿搭也需要把花穿在身上

度假氛围感穿搭被这几条裙子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