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4年的秋天,也就是

宋真宗

景德年间,辽萧

太后

辽圣宗

,亲自率领大军,进入了宋朝境内,大有一战而胜

一统江山的气势。

当这个消息传回汴京后,宋廷人心惶惶,许多官员都支持南方逃亡,就连宋真宗也是如此,在丞相

寇准

的劝说下,他决定前往澶州,亲自坐镇。宋军死死守住辽人身后的一座城市,用八牛弓将萧挞览射死在澶州(河南濮阳)。辽国出于自己的考虑,很久以前就开始利用投降的辽将领王继忠,密与宋通。真宗亦赞成之,遣曹利用诣本营交涉。同年12月(一○五五年一月),与辽缔结了和约:“辽、宋约为兄弟,

宋向辽

银十万两、帛二

万匹

交界白沟。”由于宋代澶州(今河南濮阳)又被称为“澶渊之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宋辽之间的百年和约,后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

城下之盟

”,一种是让国家蒙羞,第二种观点,近代以来,伴随着人文精神的盛行,从中国传统的“仁”的角度,主张用和谈的方法来化解暴力的矛盾,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激烈的战斗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两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睿智都是可圈可点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事情的起因,即为什么

辽王朝

要举兵征宋。

宋太宗赵光义

曾两次征讨辽(979、986),

其大略欲以取燕云十六洲,逐契丹,保北边,成

中原

之盛

。这两次战斗,宋军虽是大败而归,但因为是在辽王朝的疆域之内,所以难免会引起极大的

恐慌

(在宋朝,

行凶

夺宝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敌人的疆域之内,更是毫无顾忌),而且,号称“关南”的莫州、瀛洲等地方,也始终落入宋军之手,这让那些强硬的辽人如何能忍受。

很明显,辽王朝之所以大规模南下,真欲取关南二州,但

坚守不下。再加上他们本身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所以他们没有能够拿下瀛洲城,所以才会在最后关头调转了方向,绕开了那些防守严密的地方,继续往南走,从这一点上说,他们输了。

下面,我们将详尽地剖析辽宋两军在澶渊之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利弊。

宋军以守城为主,而辽人却以野外为主,澶州地处偏僻,只是一座寻常的城池,并不是什么重镇,所以城池的守备自然无法与太原、瀛洲等地方相提并论,宋军犹在城下,射杀其主萧挞凛。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辽人根本就没有“攻城”的心理准备,或者

根本就没有“攻城”的实力

在寇准的威逼之下

,真宗亲自出马

,前往澶州,如果能够攻打进去,将其生擒,虽然不一定能够让北宋覆灭,但是却能够让宋朝在与宋朝的交涉中占据上风,就像是百年之后的“

靖康

之变”一样。

很明显,这一次的“和谈”,也是考虑到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攻打得下来,更存在着退路被截断的风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此时的宋国确实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上风。

辽国作为开战的一方,作为入侵的一方,在占尽上风的情况下,他居然在拿了银子之后,安然离开,这“澶渊之盟”,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如此。,都算不上是一次公正的约定,可以说是一次耻辱的妥协。

从外交上来说,《盟约》确实确保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百二十年的相对平静(在此期间,辽王朝也曾数次出兵,向北宋索要更多的赋税)。而对辽国而言,岁钱是一种很大的补充性的税收,有助于保持辽国的收支均衡,减少辽国人民的经济压力,也是为了保持辽国政权的稳固。而在辽国军阵之中,却是发现了宋军“只会打仗,”这一“死穴”,更是从高处树立了必胜的信念。

当然,这点钱,对宋代的财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再加上后来在两个国家之间建立的贸易市场上,宋代的商人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可以轻松的赚到一大笔钱,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这点钱并不算什么。

但当一个朝代军队浴血奋战,用生命和血液建立起来的有利条件就这么被轻而易举的摧毁时,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或者是别处的士兵,都不禁对自己的存在感提出了质疑:我们的战争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朝廷希望用金钱来解决和敌人之间的战争,而且成功了,那么他们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更有甚者,军队的任务不再是保

家园,那么,每天又何必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伴随着太平岁月的流逝,北宋大军渐渐腐朽(除了镇守在

西夏

一线的

御林军

之外),成为了官府花费重金培养出来的装饰品,只会吃饭,不会上战场,尤其是与辽王朝相对的北疆,腐朽的更为严重,

时间一长

,就算是

正经人

也不愿意参军,将士的质量也是

空前低下

,待到

国兴起,真正要出征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希望?

“澶渊之盟”,就是一个从长远来看,这就是一句“以战为和,

和为贵”的典范

以斗争求

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

和平,则和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