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这句略显文绉绉的话,是亚美尼亚耳熟能详的名言。看到这句话就会让人不由的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两句话的意思大同小异,只是后面这一句出自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而亚美尼亚的那句名言,是他们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所说的。

这位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五虎将之一,马超的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马超应该姓赵才对。至于马超和另一位五虎大将赵云,是不是同门同族,那就无从考证了。

马超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这位马援将军有多牛,史载他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虽然不是马援说的,可他却是最得力的执行者。

马援的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

赵奢因为战功,被赵王封号马服君。

距离邯郸不远处,有一座马服山,这座山就是赵奢的封地。说实话,这地盘实在不算大,最起码比战国四公子差远了。

可是人家战国四公子都没有以封地为姓,为什么赵奢的后人就姓马了呢,这还得说赵奢有个好儿子,就是那位依靠纸上谈兵出名的赵括。

其实赵括也挺冤枉的,就连大街上卖十三香的小贩都知道“东汉蔡伦造纸张”,赵括可比蔡伦至少大早了三百多年,所谓的纸上谈兵,就是身残志坚的司马迁先生,给赵括弄的“莫须有”的罪名。

既然纸上谈兵这种尽人皆知的事都能作假,那么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的记载是否准确,也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但长平之战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就是赵国主将赵括战死沙场。

赵国也在长平之战后,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邯郸城下把秦军杀的丢盔卸甲。北方边境将匈奴人打的望风而逃。最后又把落井下石的燕国,揍得落花流水。

赵国一连串的胜利,都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死磕秦国所致。哀兵必胜!

对所有的这一切,感到最恐惧的,莫过于在赵国做人质的嬴政,也可以称他为赵政。

赵括死在秦国人手里,赵国对秦国恨之入骨,他们不杀赵政泄愤,只因为他们在下一盘大棋。他们想让赵政做秦国的国王。

困难重重,首先赵政身份不占优势,不要忘了,赵政他爹秦庄襄王子楚,可不止赵政这一个儿子。他的二儿子成蛟,那可是根正苗红的秦国人。凭什么要让秦国人接受来历不明的赵政做他们的国王。

然而事在人为,赵政不但完成了从囚徒到国王的惊天逆袭,后来竟然还做了皇帝。

秦始皇身上有太多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秦国占领邯郸后,秦始皇将所有当年的知情人都屠戮殆尽,而赵奢家族首当其冲。

为了避难,赵奢的后人只能以他的封号为姓,改姓马,至于这些改姓马的人,是不是赵括的后人,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赵国灭亡时,赵括已经战死四十年了。

200多年后,伏波将军马援横空出世。

自古统兵大将功高震主,常遭君主陷害。才智超人的马援,却成功的摆脱了魔咒。

眼看大汉帝国周围的敌人消灭的差不多了,马援就把投降的羌人集中安置在西凉一带,然后找到光武帝刘秀说:“皇帝大哥你看,这羌人是身降心不降,再说杀俘不详,把他们全杀了,又损害你的名声,不如这样,把投降的羌人安置在西凉,我替你看着他们,这样他们即不敢反叛,又不损害你的名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刘秀当时也没多想,就派马援守西凉去了。

马援知道这些羌人就是自己的护身符,所以对他们恩威并施,并刻意选择羌人女子通婚,因此马援的后代,是有羌人血统的。

和羌人打交道多了,马援的军队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史书上记载,西凉兵不擅长使用弓弩,他们作战时更像古希腊的重装骑兵,采用密集军阵,冲锋陷阵时使用标枪。

但是马援的西凉兵,却擅长使用骑射,在他的队伍中有专职的弓弩手。

中西合璧,各取所长。这让西凉兵和中西亚各国交战时,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所以马援家族,在中西亚各国拥有无可比拟的威望。

这个威望,是西凉兵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能打才是硬道理,马援家族和中西亚各国的关系,远比所谓的“以德服人”关系牢靠的多。

马援的后人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马超了。而马援家族所有的荣光,也都终结在马超手里。

曹操评价马超之勇,不亚于吕布。而曹操一生所吃得败仗,其中不少是拜马超所赐,曹操曾经被马超逼的割须弃袍,其狼狈由此可见一斑。

马超曾经遭遇两次灭门之祸,头一次马超起兵抗曹,曹操二话不说,就把马超的父亲,以及两个弟弟,来了个满门抄斩,附带着夷三族,马腾一家老少两百余口,几乎全部罹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一年后,马超手下部将杨阜和姜叙,打算投降曹操,就用马超一家200余口的人头,做了他们的投名状。

据史书记载,马超家族在两次灭门惨案中,只逃出来他的一个堂兄弟马岱。马超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亚美尼亚的史学家莫夫谢斯,在他编纂的《亚美尼亚史》中明确记载,在公元三世纪,有个叫马抗的将军,因为躲避中国皇帝的追杀,一口气逃到波斯。

当时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名叫阿尔达希尔一世,感觉马抗是员勇将,打算把他留下来。

可没过多久,中国皇帝的特使来到波斯,逼着国王把马抗交出来,否则就起兵前来征讨。

波斯国王惹不起中国皇帝,又不愿把马抗交出去,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马抗逃离波斯,去投奔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

亚美尼亚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历史上战乱频仍。

亚美尼亚国王正因为来自欧洲蛮族的侵略,感到头痛不已。初来乍到的马抗牛刀小试,就杀的蛮族丢盔卸甲。

亚美尼亚国王龙颜大悦,将马抗视为股肱之臣,并赐姓给马抗,从此马抗的名字也就变成了:马姆贡.马米科尼扬。马抗也就成为亚美尼亚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

亚美尼亚史学家莫夫谢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五世纪,距离马抗投奔亚美尼亚只有100多年时间,所以他在《亚美尼亚史》中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那么亚美尼亚史书中记载的那位中国皇帝是谁呢?

波斯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在位时间是公元226年—241年,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在位时间是公元217年至238年,两位国王在位时间重叠12年。

那么马抗是什么时候从凉州逃走的呢,首先可以肯定,马抗成功的逃过了曹操对马家的两次大屠杀。

公元215年,曹操攻克汉中,张鲁投降。

已经归顺张鲁的马超见识不妙,逃进了四川,归顺了刘备。张鲁亲手杀了马超的儿子马秋,并把马秋的人头送还了马超。而马抗成功的躲过了张鲁的追杀。

曹操深谙斩草除根的道理,尤其是像马抗这样的世家子弟。马家在西凉影响力太大,不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且追杀马抗的事一定要保密,坚决不能让马超知道一点端倪。

其实马抗也是无路可走,进四川投奔马超,曹操沿途层层设防,就等着马抗自投罗网呢。向北向东也都是曹操的地盘。

马抗在凉州一带,依靠当地羌人的掩护,跟曹操周旋了几年。

曹丕称帝后,并没有放松对马抗的追杀,真正让马抗最终绝望的,是马超死了。

马超在羌人中很有威望,马超一死,作为他唯一的传人,马抗的身份,也变得更加微妙,曹丕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马抗归顺蜀汉政权。

而此时的蜀汉也是焦头烂额,刚遭遇了夷陵之战的失败,随后刘备也去阴间编草鞋去了。不称职的农夫诸葛亮变成了缝补匠,努力维持着支离破碎的蜀汉政权,基本上丧失了对曹魏、孙吴政权的威胁。

孙权也在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如果曹操还活着,肯定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惜曹丕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

当时曹魏一家独大,曹丕志大才疏,凡是他爹没有办成的事,他都想搞成了,不是继承父志,而是借此证明,自己的能力比老爹强。

例如对马抗的态度,曹丕可比曹操强硬的多。

马抗被逼的入地无门,只能离开西凉,一直向西逃亡。

捉不到马抗,曹丕感到很丢脸。事实证明曹丕已经掌握了马抗的行踪,而且势在必得。

马抗逃亡到波斯,曹丕的特使就追到波斯,威胁波斯国王不交出马抗,就兵戎相见。

问题是当时曹魏能够打败波斯吗?

其实这在当时并没什么疑问,后来的前秦大将吕光,北魏大将元容,都带兵杀到过地中海。所以曹魏使者敢对波斯国王下最后通牒,绝不是简单恐吓。

马抗继续逃亡的亚美尼亚,跟国王说他逃亡十载,行程十万余里,终于遇到了明主。

马抗逃亡的时间没有问题,可逃亡里程值得商榷,毕竟从西凉到亚美尼亚,直线距离只有三万多里。

相比起波斯,亚美尼亚更弱小,难道亚美尼亚国王如此头铁,不担心来自于东方大国的军事打击呢?

事实也正是如此,马抗来到亚美尼亚后,曹丕果然放弃了对马抗的追杀。

不是曹魏政权鞭长莫及,而是曹丕也病故了。他的儿子曹叡做了皇帝。

曹叡没有曹操、曹丕的情怀,对马抗等人也没有赶尽杀绝的兴趣。

马抗因祸得福,他在亚美尼亚娶妻生子,马米科尼扬家族也逐渐成为亚美尼亚首屈一指的望族。

公元五世纪初,波斯和亚美尼亚反目成仇,将后者强纳为自己的附属国。

帝国公元450年,波斯强逼亚美尼亚信奉玛达教(拜火教的分支),遭到亚美尼亚人的强烈反抗。

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挺身而出,高举反侵略的义旗,率领起义军,与波斯人展开浴血奋战。

风萧萧兮易水寒。祖先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基因,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热血中复活。在誓师大会上,他慷慨激昂的说:“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士兵们群情激奋,跟随着他们的“战神”,义无反顾的杀向敌人。

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精通兵法,武艺高强,他屡战屡胜,让敌人闻风丧胆。

一连串辉煌的胜利背后,是亚美尼亚战士越来越少。亚美尼亚是小国,根本承受不住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

也许是宿命的轮回,波斯人最终战败撤出亚美尼亚,可是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没有和战友们欢呼胜利。

在对波斯人的阿瓦雷尔战役中,亚美尼亚最杰出的民族英雄瓦尔丹.马米科尼扬殒命沙场。

凛冽的寒风中,亚美尼亚的士兵,一遍又一遍呼喊着英雄的名字。

瓦尔丹.马米科尼扬在誓师大会上所说的“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更是成为亚美尼亚尽人皆知的名言。

波斯是大国,很快舔舐好战争的创伤,公元482年,波斯人卷土重来,再一次发动对亚美尼亚的侵略战争。

这一次迎战波斯人的统帅,是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瓦安.马米科尼扬,他是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子。

在瓦安.马米科尼扬的率领下,亚美尼亚再一次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并迫使波斯国王签下和约,恢复了亚美尼亚的自治地位。

往事越千年,现在的马米科尼扬家族,已经遍布西亚和东欧许多国家。他们都承认,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祖先,来自于古老的东方大国,并以此为荣。

倒是我们的一些史学家,都引经据典,极力的否定这段史实。甚至言之凿凿的说马抗就是个骗子,是游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

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丝绸之路更是早在公元127年就中断了往来。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史学家否定这段事实呢,因为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1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

是马米科尼扬家族浴血奋战,才使得基督教免于被其他宗教所替代,因此说马米科尼扬家族是基督教的保护神都毫不为过。而这一壮举的,竟是流亡海外的汉人后裔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嘿嘿,还有些话不说也罢。不过这其中的奥妙,您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