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诸多中学,特别是高中,竞争非常激烈。为吸引优质生源,学校会通过不同方式,登门权数、提前掐尖、暑期夏令营、重金奖励等方法,争取获得先发优势——这就是学校版本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本文所要讨论的事情,和学校的承诺有关:重金奖励考上985。但承诺后,学生考上985,学校不认账了。

事情背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为吸引生源,十堰某高中于2019年4月在该校公众号上发布招生简章,其中包含“高考考入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校给予5-30万奖励”。

2022年6月,该校小王同学考入985大学,要求该中学支付奖励未果,故提起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开在眼前

学校应诉过程中,以“印刷错误”为理由,对支付奖金提出异议。

2023年,十堰市茅箭区法院判决:综合考量,小王同学考上985,和自己努力、学校管理、教师培养都分不开,十堰某高中支付所承诺的奖励款:5万。

诚信为本

从法律角度来看,学校对于自己的公开承诺,应当履行。

  • 根据现行的民法典可知,学校以招生简章的形式发布在公众号上,属于有效的合同订立。学校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以“不懂法”拒绝支付给小王同学的奖金说不出口,该学校便以“印刷错误”为理由进行辩护。
  • 实际上,这个辩护理由既不高明,也不合理。毕竟,起草招生简章,应该有统一的指导精神,且学校自身负有审核的责任。又,3年中,没有发现“印刷错误”,对于一个偌大的学校,可能性不大。
  • 依法履行自己在3年前给出的承诺,这是法律所要求的底线。学校有关负责人,在发布招生简章过程中,应当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

从道德角度来看,学校拒绝支付奖金,言行不一,类似言而无信。

传统文化中,对信守承诺非常推崇。儒家所说的“五常”,对应仁、义、礼、智、信。即便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学生时代,我们接受老师的教育:小孩子要诚实待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对坏人除外。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可能依然会把言行一致作为学生的良好品德。该学校教育学生应该不会鼓励学生言行不一,自己也应该说到做到。

《论语》上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人要是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缺少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缺少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社会上,不守信,无法立足成事。

学校教书育人,学校行为和“言传身教”的教育思想背离。事件中的有关领导,应该听说过脍炙人口的故事:曾子杀猪。故事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的妻子孩子不要跟随自己到集市,便告诉孩子:回头杀猪。曾子的妻子回来,见丈夫捕杀猪:“说杀猪,是给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不能和孩子开这般儿戏,孩子也不晓得你在开玩笑。孩子受父母教导。今天你骗他,便是教他骗人。你骗孩子,孩子不信任你——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呀!”于是,烹煮了猪。

学校教书育人,当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行业中,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指南,也永远不会过时。

相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面更广,不应该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学校需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才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从规章制度看,学校重金奖励吸引生源,破坏教育生态。

各地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制定相应政策,确保教育工作稳定开展。教育部办公厅在2019年5月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其中对普通高中的招生行为明确提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

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审批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
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普通高中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严禁招收不符合本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不得招收借读生,不得为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空挂学籍。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高中学生学籍管理,严禁“人籍分离”,严禁同时或者交叉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双重学籍”。……

若该学校是该区域的重点中学、名校,具有显著优势吸引优质生源。但在该学校在招生简章中,提出重金奖励,应该是按学区、报考志愿考虑,缺乏竞争优势,正常录取到小王同学的优质生源可能性相对较低。这种行为,和规范招生秩序的指导精神背离,属于违规抢夺生源。

从社会影响来看,因不履行约定而对簿公堂,自身社会形象大打折扣。《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信,使人不惑于刑赏,取信于人。商鞅变法,自立信开始。商鞅于都城南门立木头,招募民能置北门者,有一人按要求做到,得赏五十金,取信于民,为变法做好了良好铺垫。

一个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不能仅仅依靠宣传,特别是在信息通达的时代,人们对于违背诚信的行为见多了,对各种承诺会将信将疑。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人。这意味着,我们立足社会,对内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对外不欺骗他人。诚信待人,对他人有益,对自己的益处胜过更深。毕竟,开办学校,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题外话

学校谋求发展,自然需要学生成绩说话。学生的成绩,依赖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努力。若学校没有诚信,教师不能信任领导、学生家长不能信任学校,如何周密的管理都形同空文废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城

希望以后领导在给老师、学生、社会承诺之前,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责任、学校的使命。毕竟,画下的大饼,能缓解一时之急,但不能应对饥饿。时间长了,便没有人相信画下的大饼、葱油饼、酱香饼、鸡蛋灌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