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简介

新生军训期间,我注意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小美(化名,以下同),大热天穿着长袖校服,而且总是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流,似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了解其他同学得知,她一贯如此。为探明原因,我将小美约到办公室,一番诚恳交谈后,小美慢慢撸起衣袖,我看到她纤细的手臂上有密密麻麻的割痕,震惊之余,我抚摸着那些伤痕,眼里满是心疼,也许好久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疼爱,小美对我产生了莫名的信任。这份信任为我今后对她开展心理健康疗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原因探究

为探究小美自残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与小美父母取得了联系,在了解其家庭状况、亲子教育等情况后,总结其自残行为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抗挫折能力差

小美是家中独女,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考上重点高中,中学阶段学业压力较重,加上父母的苛责,令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小美不堪重负,因不会通过正常渠道来排解压力,她选择用自残的方式发泄不满,释放心灵痛苦。

(二)人际关系不良

初四学业成绩下滑后,内向的小美将自己封闭起来,不爱与人交流,时间一长,同学们都觉得她性格孤僻且开始疏远她,不爱与之交往,小美就显得更加孤立,她觉得父母、朋友似乎都在和她作对,遇到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时,伤害自己就成为她唯一能做的宣泄渠道。

(三)自我认知错误

自中考失利那刻起,小美已经彻底灰心,她将一切错误和失败都归结于自己不努力、不争气,负疚感、自责使她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效能感降到了最低。做事态度消极被动,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她的消极情绪导致她悲观厌世。

(四)渴望关爱关注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渴望能够获得老师、家长及同学的关注。小美出现自残行为的源头就在于家长对她高期望之后又极度失望,小美觉得父母已经不再爱她,但她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她便以自残的极端行为来寻求父母的关注。

辅导思路

在了解了小美自残行为的原因之后,我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引导,辅导思路如下:

方法与效果

虽然小美的自残行为发生在入学前,但事关学生的心理健康,我绝不能忽视,在了解其自残原因后,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抗压能力

经过对小美的全面了解,我与心理辅导老师共同为小美设计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方案,我定期陪同小美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辅导老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模式,通过绘画疗法、沙盘游戏等对其进行心理减压,开展相应的抗压能力训练和指导,增强其抗挫折能力。除此之外,我特别关注与小美的沟通交流,经常与她进行个别谈心,通过“自己人效应”,与她交流自己的求学、择业经历,让她认识到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人生坎坷,而正是因为坎坷,才成就了不一样的我们。

二、营造积极环境,改善人际交往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指出,人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为帮助小美学会与同学交往,在同伴中找到归属感,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开展“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以心理健康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心理拓展活动等。杜威说,环境是最好的管理者,通过营造积极环境,小美掌握了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与同学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模式,同时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集体共进步,共成长。

三、搭建活动平台,树立自尊自信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为让小美建立正确的认知,我首先肯定了她在军训中的优异表现,指出她乐于助人、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强等优点,引导她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我便与任课教师联手为她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我的鼓励下,她积极参加了“弘扬传统文化 体验汉服之美”活动;参加手工社团“缝制香囊”活动中,她因为缝制的香囊精致,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香妹妹”;“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诗朗诵“活动中因为表现优异,被推荐为领诵者。活动淬炼了她的勇气,成绩重塑了她的信心。

四、加强家校共育,助力心灵疗愈

小美第一次出现自残行为时,家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反而认为这是孩子在吓唬自己、孩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自残行为的频繁发生。为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并邀请家长走进学校的心理课堂,参加家长沙龙互助等活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家长懂得了理解尊重和倾听孩子的重要性,了解了与孩子和谐相处之道,亲子关系得到缓解,家庭氛围更为和谐。

入校两个月以来,眼见小美同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班级集体活动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运动会3000米的跑道上,她边跑边向我比“❤”,我欣慰地笑着:乘风破浪的女孩,你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经验与启示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自残行为性质恶劣,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家庭、教育工作者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因为自残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从源头筑牢中学生心理健康防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中,班主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借助朋辈影响,引领自我成长;

2.强化活动育人,促进自我发展。

作者: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