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7天跳绳挑战的视频。

前后效果还挺明显的。

后续收到好几个女孩挑战前后7天的身材变化对比图。

于是随手在微博发了一个女孩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不少评论说自己也尝试跳过,但怎么就没有一样的效果?

为什么同样的运动,有人效果显著,有人练了跟没练似的?到底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事!

只要练了,就有效果!

关于运动效果,咱拆成「运动能力vs身材变化」两部分讨论。

先说说运动能力。

同一个运动,不同的人确实会有不同的训练效果。

比如即使同样跳绳,有些人运动耐力会提高,有人心肺功能会变好,有人腿部肌肉会更有力量...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是基因导致的;但最近几年,一系列针对双胞胎运动的研究发现,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做一样的运动,运动效果也不同!

英国一项研究,按照有氧适应能力,把我们分为「高反应者/中反应者/中低反应者/低反应者」。

反应值越高,代表饮食和运动在他们身上越容易看到效果。

反应值越低,饮食和运动可能需要很严格才能看到效果。

两个极端,高反应者和低反应者,分别都占1/6。相当于,6个人里有1个高反应者,1个低反应者。

但我对这个分类的看法是:

1. 无论是谁、无论哪种运动,只要坚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一定有改善。

2. 别卷自己,别和别人比,别对自己太苛刻。如果你已经很严格执行自己的运动饮食计划,但成效没有别人明显,也要肯定自己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别人随便练练就有腹肌?

说完运动能力,再说说身体视觉上的变化。

我们平时说的身体线条感,主要取决于体脂率、肌肉量、是否水肿。

1. 脂肪多少&脂肪分布

每个人都有腹肌,如果没有腹肌,我们平时都站不稳。

但是如果腹肌上有一层脂肪覆盖,就相当于给它盖了层被子,视觉肯定没有线条感。

除了体脂多少,体脂分布也有影响。

上半身脂肪少、容易在臀腿堆积脂肪的人:练出明显的腹部和手臂线条就更轻松,但大腿没准力量更强,却看起来没啥线条。

肌肉线条不明显,不代表你的肌肉没有力量!

2. 肌肉量&肌肉类型。

同样厚度的被子,下面放个气球和一个网球,看着肯定有区别是不是。

对于有一定肌肉基础的人,可能运动几次线条就立刻出现了;但对于没有运动基础,本身肌肉量薄弱的人,效果就没那么明显。

除此之外,我们的肌肉类型也会影响你出线条的速度。

肌肉纤维分为慢肌纤维&快肌纤维。每个人两种都有,但占比不同。

快肌纤维比例高的人,爆发力更好,也更快练出线条感;慢肌纤维占比高的人,更适合做耐力运动,比如马拉松。

具体哪种占比高,主要看遗传;运动可以改变肌纤维类型,但目前不确定到底训练到什么程度,才能引起肌纤维类型的变化。

3. 饮食

“为什么我吃这么少了,还是没效果?“

我懂!这样真的很让人受挫,但是啊!事实恰好相反,

如果你在大量运动后,不给肌肉补充营养,肌肉干瘪的话,你很难得看到线条变化。

其次,正常的热量差(每天300-500大卡)不会影响代谢;但热量差过大,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的变化,身体也会进入应激状态,促进脂肪和水分滞留。

那到底应该吃多少?比较笼统的答案,如果你运动,就吃理想体重*10(以斤为单位)+运动消耗掉的热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压力状态、睡眠....也会有影响。

睡眠好,心态好,肌肉更能长得好,你的荷尔蒙也会更稳定。

虽然我拍了7天挑战..

但真的不建议每天都运动。

有些高阶运动员可以每天都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天天练不会更容易瘦,容易受伤倒是真的。

如果你运动经常受伤、有运动抗拒心理、提不起兴趣、身体长期酸痛....那可能都是练太多,身体在抗议。

关于运动时长,具体可以看这篇。

一直没变化,没动力怎么办

除了称体重,还有其他帮自己记录进步的方法!

拍前后对比照是特好的方法。

最直观反映健身成果,等练成了还能给自己剪个视频!

如何拍?

1.穿能最大程度显示身材线条的衣服。

2. 从头到脚都拍进去,保证前后两次的相机位置尽量处于同一角度。手机拍摄角度,最好是你自己视线水平线的位置,或者你髋关节水平线。

3.拍摄3个角度:正面/侧面/背面。并且尽量保证光源一致。

不同的光源会在身上造成不同的光影,视觉上看起来产生偏差。

如果你也想试试跳绳挑战,完整视频我发在微博(@咕噜健身吃喝日记)和b站(@咕噜健身厨房)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写到最后,说点题外话。

说实话,从去年开始,写科普这事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大不如从前。我甚至觉得,大多数饮食相关的话题我都写过了....

今年3月开始,我尝试了很多新的运动,也加入了大量的力量训练,饮食也做了一些调整。这些生活里的改变,都让我写科普灵!感!大!增!

我发现,并不是我都写过了,而是我自己的生活和运动一直没有进步。我的生活没有灵感输入,当然就不可能有输出。

虽然这几年,我日常工作量越来越大,写科普的频率也大不如前,但我觉得自己再一次找回了写科普的热情,还是挺开心的。

感谢愿意一直点开文章的你。

晚安,今天也是爱你的咕噜

(附赠今天运动打卡照,和后面的小人撞头。今天去运动忘了带头绳,出完汗立刻变狮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