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夫人被送刑场,群众高呼:“快点快点!上断头台!上断头台!”

夫人却淡定微笑:马上来!

事情发生在1793年,巴黎广场上,人群中响起了一片闹声,人们看着一个个从断头台上滚下的头颅,看着同胞热烈的鲜血,却无比兴奋。

另一群死囚也被带到了这里,其中,有一名穿着洁白长袍,一头及腰黑发,雍容华贵的女人。她的面庞上挂着从容的微笑,她的举止是那么优雅知性,但她却和这场血腥的宴会很不相称,一群心理怪异的巴黎人对她高呼:上断头台!

“各位,我这就过去,马上就到了。”女子却平静地笑道。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只见她提起裙摆,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到刑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的巴黎人民,然后对着旁边的自由雕像深深鞠躬,喊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

“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着,女子就将脑袋放在了断头台上,刀锋一闪而逝,娇艳的生命戛然而止,此时,她才只有39岁。

从此,她被载入史册,成为了无冕女王。

有人好奇询问了这个女人的姓名,随后才知道,这个女人叫作雅娜,她的另一个名字叫作:罗兰夫人。

罗兰夫人,一个集美与才华于一身的奇女人。她1754年生于巴黎珠宝街的中产之家,她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四岁时就爱上读书,看的都是有大智慧的名家著作,汲取一切知识的营养。

11岁,雅娜被她的双亲送入教堂,在那儿,她遇到了很多打扮得花枝招展,乘坐着金色的马车的上流社会贵族。然而,这种外表华丽、内心腐朽的奢侈生活,让雅娜极为反感。

随着阅历的增加,雅娜的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她有着美丽的容貌,更有开明的内心。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对道义与信仰的追求,她信奉这样的世界!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清高显得有点二,但是对于这位女子而言,她的清高就会付诸实践。

她喜欢卢梭,她对卢梭的著作产生了一种近乎狂热的痴迷,对所谓的“天赋人权”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她觉得自己所处的这个民族,实在太过荒唐,太过黑暗了。

这时,雅娜已经初步建立起自己的理念,她是当时少有的,具有独立思想和丰富知识的“新女性”。

到了适婚年龄,她拒绝了所有同龄人。她总觉得:这些男人太幼稚了,思想浅薄。她还认为,和同龄人在一起会激发肉体的欲望,影响思想。

多年后,二十六岁的雅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嫁给了大自己差不多20岁的罗兰,因为爱情,更因为三观和灵魂的契合。婚后,按照传统,人们对雅娜的称呼,也改成了“罗兰夫人”。

1789年,巴士底监狱被占领,标志着法国更新换代的来临,一股巨大的风暴由此开始。

这个时候,罗兰的丈夫已经进入了国会,而罗兰夫人,也因为对局势有着独到的看法,而成为了丈夫的影子秘书。

她常常出席会议,听取不同意见的讨论,傍晚时,她在家里举行私人沙龙,参加沙龙的都是法国商人和自由党人,这些人被称为“吉伦特派”。

罗兰夫人不但容颜美丽,而且才华横溢,对时事有着极高的洞察力,虽然没有成为议会成员,也没有正式任职,却被巴黎政坛尊称为“吉伦特的无冕女王”。

她的客厅是吉伦特人聚集的重要地方,她对吉伦特人的意见,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走向。

到了1792年,吉伦特党开始逐步掌握权力,而罗兰也在这一年里成为了法国的内务大臣,在那个王权被彻底扫除的年代,他可以说是法国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所有人都知道,罗兰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大臣,他身后的夫人,才是最大的力量。

除了吉伦特人,还有雅各宾人,雅各宾人是极端分子,他们暴力武断,所有的暴力都被视为正当的手段,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斩首”。

1793年,路易十六被斩首,在举国上下的瞩目之下,雅各宾派骄傲地将路易十六的首级高高举过头顶,与此同时,罗兰也提出了自己的辞职申请。

残忍的雅各宾派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想抓获所有的吉伦特人。

实际上,吉伦特的首领大多都躲了起来,就连罗兰,也被罗兰夫人安全藏到别的地方,而她自己则躺在家里睡觉,等着警方找来。

罗兰夫人怎么会主动送上门?

实际上,吉伦特的成员也尝试过解救罗兰夫人,但出乎意料地,他们都被罗兰夫人拒绝了。她说,她想要做这个狂热分子中的最后一个牺牲品。

“把我派到断头台上的人很快就会落得和我一个下场。可是,我走得干干净净,而他们,则是带着血腥而来。”罗兰夫人从容答道。

罗兰夫人一如既往地优雅,当他们走上断头台时,罗兰夫人看到一名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老者,便向护卫们提出了一个请求:“让我身后的老者先走上断头台吧,看着我死去,对他来说恐惧加倍。”

随着老者的身体如弃子般被扔到一旁时,罗兰夫人明白:该到她献祭了。

她死去了,但她的智慧永存。就在罗兰夫人死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雅各宾的领袖丹东,也被斩杀在了断头台上,人群之中,依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罗兰夫人一语成谶。

自由,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为了追求这个东西,人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遭受了无数的痛苦。就像有“法国之母”称号的罗兰夫人所说:“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哪怕是在行刑台上,哪怕是在人群中,她依旧保持着优雅的微笑,充满光辉。等到血液凝固,人群渐渐散开,只有罗兰夫人最后的话,留在了历史上,为她赢得一个无冕女王的称号。

前进者总是先人一步的,也因此总会被人所不认同,为此付出代价。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如果能够学到的话,人类总该从这些历史教训中学到些什么。但人类似乎总是在印证那句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