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最终还是死于“文革”冤狱之中。“文死谏,武死战”,他这个功臣没有死于革命战争却死于“文化革命”,没有倒在枪炮下,却倒在一封谏书前。他二死其身,既经受住了“武死战的考验,又通过了“文死谏”的测试。R

彭德怀年少从军,不但素质过硬,而且有勇有谋,在许多重要的会议和革命的岔路口,都坚定的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不仅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毅然选择了投身革命,还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带着三万部队与23万的敌人在陕北周旋,把国民党打的节节败退,在最后的战略决战阶段成功解放了西北五省。

建国以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最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长。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英勇无前,横刀立马的铮铮铁汉,却没有倒在战场上,而是倒在了“文化革命”上。

1959年七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表示反对,他认为,我们应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而不是这样,过快的过渡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问题的发生。

没想到却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特别是后来在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操纵下,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严重的诬陷和残酷迫害。一代名将不仅被游行批斗,还因为病痛在狱中无人医治,最终冤死在大牢中无人问津。

他在牢狱之中,却并没有忘记心心念念的人民。1967年4月先后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两封信,不过他并没有提个人的情况,而是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

原来,他当初在西南工作时,看到大渡河两岸堆积了许多矿渣,这些矿渣是工业石棉的废料,就这样,随着河水被冲刷殆尽,不仅对于河流水质有一些影响,而且这种看似是废料的残渣,其实是农民急缺的肥料。

他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告诉周总理,想办法把这些矿渣用来帮助农民,因为工农是联盟,我们不能光搞工业,就忘了农民。

后来又说这么点小事,不该打扰总理,但他也不知道该跟谁去说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身心遭受着双重折磨,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恐怕很难平平安安的走出这个大门,这是当初看在心里的一些问题,还是要替老百姓办些事。

人们常说“文死谏,武死战”,不过要做到却十分难得。

作为一名文官,要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生命,向上级进谏,而作为一名武将,则要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彭德怀经历住了战争的考验,不但带领许多战役走向了胜利,后来又敢于直言进谏,这些都做到了一名忠诚党员、一名勇敢战士应该做到的事。

大丈夫死名死节。虽然受尽屈辱和挫折,不过彭德怀也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既然敢说敢做,就说明已经对自己的选择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

他深知道自己这种直言不讳,不仅可能会把前半生的赫赫战功、立马威名毁于一旦,很有可能连之后的政治生涯都会齐齐断送!

最严重的是他还有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不过,即便是深知如此,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方。

事实证明,他也的确是正确的。只不过这个正义到来之前,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批判谩骂,一个又一个的黑锅扣在身上,都让人无法忍受。

一个对党,对国家,始终赤胆忠心的革命卫士,居然被扣上了叛国反党的罪名!

同时,在精神压力和折磨不断蚕食的过程中,彭德怀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在狱中的他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医治,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他只有一个治疗办法——忍着。

观看当时哨兵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举国上下对于彭德怀的普遍态度:“我看他这个老东西有点装模作样,这个老东西从报上点他名之后就很少看报了……”

这只是一名监狱里的普通士兵,他前面关着的是这个国家的开国元勋。这种言论多么刺耳扎心,比敌人的枪炮更让人感觉到彻骨的寒意和恐惧。

这些恶毒的言语可能并不会真刀真枪的打在他的身上,可这是对一个正直敢言的人做出的最大的侮辱。

1978年,彭德怀已经去世四年了。

他死后骨灰被化名王川送往成都的一个普通陵园。周恩来总理已经被病魔缠身已久,此时还亲自批示这个骨灰盒要妥善保存,经常检查,不能移动。

直到四年之后被平反,他的骨灰才撤离成都。临走之前,当地人们才知道真相,哭着送这位开国元老离开蓉城。

这次飞机前往北京。降落之前,在北京城上空环绕三圈,慰忠臣良将之心,表人民思念之情。

其实彭德怀并不只是二死为国,他从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知道身在前方牺牲多少次了,即便是这样,这一次他还是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

只愿如今看到我国长治久安、天下大同,彭德怀同志的在天之灵,能够有些许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