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文学充满了魅力,但相对于詩詞而言,古文总是显得不那么抢眼。

《西南联大古文课》,将会让你在傅斯年、游国恩、朱自清等大师的带领下,体会中国古文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当我们聆听西南联大教授们讲授古文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这一点是错误的。

古文并不像我们常想象的那样简单。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古文课》收录了傅斯年、游国恩、朱自清、萧涤非、浦江清等大咖的文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还记得学过贾谊《过秦论》吗?一开始就“席卷天下”,“威震四海”,却在最后被一个“率散乱之众数百”的陈涉“奋臂大呼”拆散,历史的残酷和深刻的思考含在这段短文中。

而谈到中国古文,我们自然也不能忘记历史学家和散文家司马迁。他是怀着极度痛苦的心情写下流传千古的《史记》。

在游国恩的文章中,他提到司马迁的思想接受了儒家思想,继承了孔子的事业,但并未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反而接受了道家等其他思想的影响。

这恰好证明了司马迁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远比他那时代的许多人站得更高。

这也是他能写出被鲁迅先生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心品读古文,你会感受到它的魅力与博大精深。通过这些巨匠们的笔端和他们见解的交融,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追溯人类智慧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