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些年,深居中国内陆的茶卡盐湖热度持续攀升,俨然成为网红景点,洁白的盐与清浅的水,倒映着晴空的蓝,唯美至极,人称“天空之镜”

其实,最早享有“天空之镜”美誉的地方是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波托西省西部高原,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被盐层覆盖的荒原,若身居其中,举目四望均为白花花的盐壳。

乌尤尼盐沼长150公里,宽130公里,面积约9065平方公里,海拔3656米,且异常平坦。

得益于几乎没有起伏和落差的水平面,夏季有着等深的水面,冬季有着盐分析出的相似条件,才成就了犹如镜面的惊艳景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季的乌尤尼盐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有盐生植物生长的地带,实则是一种独特的沼泽类型。

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许多盐沼的核心区域矿化度过高,寸草不生,因而造就了镜面一样的迷人景象。

论及成因,盐沼多在沼泽和湖泊的基础上形成。处在内陆的内流湖,淡水只进不出,或者多进少出,日久天长的强烈蒸发后,盐分沉淀下来,淡水湖变成咸水湖,咸水湖变成盐湖或盐沼。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改变了南美洲的地形构造,山脉一侧形成许多咸水湖。约4万年前,乌尤尼盐沼所处的区域还是一个名为明钦湖(Lake Minczin)的巨湖,之后湖泊逐渐干涸,变成若干盐沼。

与乌尤尼盐沼同时出现的,还有科伊帕萨盐沼(Salar de Koipas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湿季的乌尤尼盐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前所述,乌尤尼盐沼不是人们常识中的沼泽地,并非一旦踩上就会陷入,每年7月至10月是这里的干季,盐沼地表大多十分干燥,不仅人能够踩在上面,而且可以通行车辆。

因此,如同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乌尤尼盐沼是测试汽车和飞行器的理想场地。极小的海拔差异、极高的地表反射率,也适用于对遥感卫星的校准。

到了湿季,乌尤尼盐沼之上覆盖一层浅水,这时,乌尤尼盐沼最美的一面得到充分展示,白色的盐壳做底板,水面则如同透亮的玻璃,湛蓝天空倒映在镜面上,视野干净纯粹,云朵触手可及,仿佛行走天际。

“天空之镜”绝非夸张,旅游攻略甚至会温馨提示,建议女士游玩时不要着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尤尼盐沼是天然盐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原料,乌尤尼盐沼也是一个天然的盐田,当地居民长期在此采盐。除了将采到的粗盐送往工厂,一些居民还会使用盐块砌筑房屋。

乌尤尼盐沼不仅有食盐,还有巨大的锂矿资源。据估计,这里的锂储量几乎占世界一半,在锂电池等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下,锂矿或许能够成为像石油一样改变命运的资源,玻利维亚或许可以从穷国摇身匹敌中东巨头们。

不过,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拒绝了多家汽车公司提出的近10亿美元的投资开发计划,并声明一切资源开发工作要遵循玻利维亚自己的节奏。

其实,更重要的事情在于,自然遗产的价值是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开发应当在保护“天空之镜”的前提下进行,相比富矿,美景更是摇钱树。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