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 的“意外”爆火,引发了全球对于算力狂热追捧。

由于驱动AI运行的新一代先进芯片几乎都是由英伟达制造的,得益于新一轮AI革命对算力的巨大需求,英伟达凭借高性能算力芯片成为“当红炸子鸡”。

今年以来,其股价涨超160%。5月30日,英伟达股价一举突破400美元,虽然还未站稳,但毫不影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做到一项前无古人壮举——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超过万亿的芯片公司。

市值神话背后

长线机构股东直呼“估值太高”

在这场属于AI领域的狂欢中,英伟达算得上是最具“真枪实弹”的概念股,自然也是最为受益的概念股之一。

不过,大涨的股价也让市场产生了分歧,华尔街不少机构已经坦言AI估值太高,部分长线投资者已经选择“落袋为安”。

根据彭博社6月2日消息,资管机构Edmond de Rothschild的全球首席投资官(CIO)Benjamin Melman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来一直超配英伟达,但是目前已经部分获利了结,现在所持头寸“要远远小得多”。而这家公司背后就是百年的欧洲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

该公司目前管理资产超过了790亿瑞郎(约合871亿美元)。根据媒体统计,这家公司第一次增持英伟达是在2015年,当时Edmond de Rothschild持股数一度高达160多万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业绩并未反馈到股价中去。

随后,Edmond de Rothschild开始减持英伟达,到了2018年一季度,该公司持有英伟达的股票不足1万股,当时英伟达的股价也已经涨至60美元附近。随着全球虚拟货币的大火,英伟达搭上了这一波的风口,但是其不稳定的价格也让英伟达吃尽了“苦头”。2021年,随着该虚拟货币的大跌,英伟达的股价也一路腰斩。

但在此过程中,Edmond de Rothschild加减仓的节奏都非常准确。2022年第二季度,Edmond de Rothschild再次踏准了节奏开始一路增持,到2022年年底,其持有英伟达已经超过了20万股。

与其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同高位套现的还有被誉为“估值教父”的当代著名投资估值专家阿斯沃斯·达摩达兰。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达摩达兰从2017年开始就投资了英伟达。5月30日,达摩达兰称,“直到今天早上英伟达还在我的投资组合里,最后把它剔除出投资组合,因为我无法承受这样的上涨,一周内市值就增加了3000亿美元,这是在挑战可持续价值的绝对极限。”

他认为,英伟达目前在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市占率为80%,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即使十年之后该行业的规模达到3500亿,英伟达市占率达到100%,也不足以支撑目前英伟达的市值。

而方舟投资首席执行官、木头姐凯西·伍德(Cathie Wood)也发布推文称,方舟基金从2014年以来就看好英伟达,但考虑到英伟达高达25倍的预期市值营收比,其估值已经过高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考量,木头姐今年1月份清仓了英伟达。

另外,英伟达高管也有减持动作。美国时间5月30日,英伟达EVP、CFO Kress Colette持续出售了公司6124股股权,减持均价在400.254美元到417.79美元,套现约249万美元。6月2日,英伟达董事哈维·琼斯以每股405美元的价格减持英伟达股票约7万股,套现2843万美元。

与科技巨头相比,英伟达的营收规模远远落后。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第一季度净营收为918.19亿美元,谷歌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共计697.9亿美元,微软第一季度营收501亿美元,英伟达的一季度营收仅71.9亿美元,虽然好于市场预期的65亿美元,但与这些目前已经实现万亿市值的企业相比,营收规模仍有较大差距。

英伟达需要寻求更多的增长可能性,来支撑起近万亿美元的市值。

AI概念

泡沫还是风口

在不少资本大佬开始唱空英伟达的背后,是业内对AI概念的质疑。

自去年以来华尔街预测最准确的分析师、美国银行策略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在近期的报告中表示,科技股和人工智能概念正形成泡沫,建议投资者可以抛售相关股票了。

美国商业新闻网站“市场观察”29日报道称,市场对人工智能的狂热追捧,可能导致“泡沫”产生。报道还援引一位分析师的观点称,大型科技企业先后入场,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投入是巨大的,而收益却遥遥无期,这是AI可能存在泡沫的原因。

无独有偶,美国罗森伯格研究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罗森伯格也在近期警告说,AI掀起的投资热潮让人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人工智能股票的迅速上涨与当时互联网繁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标普500指数中科技股的权重已高达27%,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时的水平,(AI泡沫)很快就会以惊人的方式破灭。”

尽管有分析师担心,市场对AI的炒作正在形成泡沫,但也有一些分析师坚定地认为这不是泡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就属于后者,他认为AI将推动大型科技股繁荣。

“这还不是泡沫,”西格尔周一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他指出,最近一直有人问他这是否会导致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重演。“首先,人们对人工智能感到兴奋,而英伟达以井喷式的盈利证实了这种兴奋。这是双重推动。”西格尔表示。

市场研究公司DataTrek Research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对AI的炒作尚未形成泡沫,随着散户投资者进一步涌入,科技股还有更多上涨空间。该机构的分析师指出,当前对‘科技股’的兴趣远不及新冠大流行时代科技股泡沫时期的水平。

此外,美银也坚定看好英伟达,仍将其视为“首选股”,认为该股还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周三,美银对英伟达股票的评级为“买入”,并将对该股的目标价设定在500美元,较当前水平高出逾30%。

美银认为,英伟达在AI推理领域的市场份额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大型语言模型的计算需求远远超出了传统CPU的处理能力。英伟达将其市场从AI加速芯片(GPU)扩展到高性能CPU (Grace)、数据处理(Bluefield DPU)和Mellanox infiniband +以太网网络,(这些业务扩张的)机会被低估了。

黄仁勋来大陆是假

但难舍中国市场是真

英伟达“热得发烫”,创始人黄仁勋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根据此前网传消息,黄仁勋将在中国台湾行后于6月6日到访上海,与腾讯、字节跳动、理想汽车、比亚迪和小米等中国企业的高管会面。

不过也有新消息称,黄仁勋已经从台北返回美国。这次传得沸沸扬扬的黄仁勋访华,终究还是一次误会。

但无论黄仁勋是否来大陆,是否晚点来大陆,对英伟达来说,中国都是一个不能割舍的市场。

目前,全球范围内,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领域投入最大,算力需求最旺盛的两个国家,始终是中美两国。且相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第三、第四名的算力市场需求,很难支撑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长期增长。

从业绩层面来看,虽然本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不俗,营收创历史新高,但就在3个月前,英伟达的上一财季中,数据中心业务的环比增长还在下滑。英伟达将此前的业绩放缓解释为“总数据中心连续收入下降是由于中国销售额下降。”本季度的业绩修正,似乎与英伟达仍然在和中国做生意有着一定的关系。

实际上,黄仁勋一直在强调体量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在5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我们被剥夺了中国市场,我们是没有应急措施的,中国市场不可代替,若无法与后者进行贸易,将对美国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除了业绩层面的考量,还有对于竞争对手的担忧。目前中国正在加速培育本土的GPU企业,在“缺芯”之下,各大企业也在寻找第二方案。

他还表示,中国企业正开始自己研制芯片,同英伟达在游戏、图形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竞争。如果(中国)不能从美国购买,他们就会自己制造。美国必须小心,中国在这方面投入的资源相当庞大,所以你不能低估他们。

因此,在美国限芯禁令颁布之后,英伟达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时对中国断供了高端芯片A100和最新的H100。但在2022年11月,英伟达就推出了比这两款高端芯片稍差的“中国特供”替代品——A800。

目前,英伟达官方已经承认正在与中国客户接洽,以提供不受禁令限制的替代产品,且如果客户需要被禁售的产品,英伟达也可以向美国政府申请销售许可。多位国内算力行业从业者向虎嗅表示,很多中国云计算和IDC企业都已经开始采购并应用A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