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紧张,马克龙“唤醒”欧洲

中美现如今的紧张局势,引发了全球国家的关注,无论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老欧洲”,还是以巴西、印度为翘楚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担忧这场“世纪之战”的到来。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冲突参与方的美国来说,欧洲却传出来一个不算小的坏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对中国进行过一次访问,中方也是以最高礼仪进行了接待,邀请其参观故宫。双方在敲定一揽子商业协定的同时 还在诸多热点事件上达成了一致共识,比如说俄乌冲突。在马克龙回国的飞机上,他曾高呼,欧洲要寻求“战略自主”,不能老是跟着美国人的屁股走,欧洲人连俄乌问题都无法解决,又哪来的自信去干涉台海?

此言一出,在当时可以说是“友邦惊诧”,不少国家的政客被这一番真诚的话语“破防”,也让马克龙遭到了欧盟内部外部的一致口诛笔伐,尽管法国政府在随后极力解释,但猜疑的种子,似乎已经在欧洲人民的心中种下,整个欧洲似乎被“唤醒”了。

6月7日,根据香港《南华早报》所披露的消息称,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在近期,针对中美可能因为台湾问题开战的这一假想环境,做了一次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11个国家当中,仅有23%的民众愿意站在美国这一边,高达62%的民众希望保持中立,还有43%的民众将中国视为愿之与其合作的必要伙伴,超越任何的其他类别伙伴。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到,欧洲的公民们希望在中美冲突之中保持中立,不愿意转移风险,尽管他们认识到欧盟在中国的经济存在“一定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6月20日,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将在布鲁塞尔提出全新的对华“经济安全”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在欧盟依赖性日益增长的地区,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该战略将推动欧盟对华投资的首次内部筛选,这一举动激怒了欧洲的一些企业,以及希望保持自由贸易的成员国。同时,在本周内,欧盟还会对向俄罗斯军方出售欧洲禁售高科技产品的中国公司实施“首次制裁”。

作者认为,在对华政策的分歧上,欧盟内部已经逐渐演变为两大政治派系之间的争斗,以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代表的“接触派”,和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为代表的“去风险派”,分歧正在愈演愈烈。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不是美国人的欧洲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分歧可以理解为,在欧盟的执政策略当中,究竟是美国的利益大于欧洲的利益,还是欧洲的利益大于美国的利益。俄乌冲突已经证明,美国和欧盟之间虽然有北约这个共同防御框架,但华盛顿的老爷们在坑害欧盟上,如果拿到机会,就绝对不手软,典型案例就是北溪管道爆破事件和去年拜登的《削减通胀法案》,引发了欧洲集体性的超高通胀,再加上战争的影响,欧洲底层人民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现如今的美国,致力于重新举起意识形态的大旗,以“共同价值观为借口”,试图把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国际化,再加上现如今美军的亚太力量,不足以支撑起和中国的全面开战,拖欧洲下水就是目标之一,所以我们能看到,欧洲国家的军舰,出现在亚太热点区域的频次愈发上升。但从事实上来说,欧洲距离亚太实在过于遥远,再加上又有着俄罗斯这个“传统对手”,指望欧洲军队干涉台海、南海战役,恐怕会是痴人说梦。同样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有深刻的教训,在日俄战争期间,劳师远征的俄国黑海舰队,在对马海战中被一举击溃。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中美关系恶化,并不意味着中欧关系恶化,现如今欧洲急需中国的市场促进经济活动,中国也需要欧洲的技术来实施产业升级,双方远没有中美那样闹得那么僵,欧洲人必须明白,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而不是美国人的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关系解冻?布林肯访华还未获批

接下来我们再把话题,转到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上。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的G7集团广岛峰会上,曾宣布中美关系将会“很快解冻”,并把此前所发生的气球击落事件称之为“愚蠢”的。随后,中美双方在政府层面上进行了高强度接触,双方的商务部长、外交官员相继举行会谈,互相交换了意见。虽然中美两军剑拔弩张的气氛仍然没有得到改变,但是双方之间的暧昧环境已经打好。

而在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当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中国之行,显然受到了多方关注。在6月6日,美国媒体彭博社、CNN和NBC相继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外界普遍认为,如果布林肯能够来到中国,那么双边关系将会得到大幅改善。

可令人意外的是,在6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针对布林肯的“中国之行”,中方没有更多的信息。很显然,布林肯的中国之行,很可能还未获得批准。

实际上,按照国家间外交层面上的惯例,美国国务卿的访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美国总统拜登的到访而磋商,这种惯例在过去几个月有诸多体现,比如说财政部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部长雷蒙多,都曾派遣其手底下的心腹前往中国,为其本人可能都中国之行“打前站”。

而在我看来,现如今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绝非几个官员互访就能缓解的,哪怕拜登本人来中国,中美关系的改善依旧需要美方付出更大的诚意。

远的不说,在中美两军高层碰面的香格里拉峰会期间,中美两军就在台海地区爆发了一次正面较量,美国军舰伙通加拿大军舰穿越台湾海峡,试图为岛内的“独派”势力壮胆,结果就是遭到了解放军海军的直接反制,解放军的一艘052D型驱逐舰,直接插入美舰航道,逼迫其改变航向。事后美国官方声称,解放军的做法“不安全不专业”、容易引发“流血冲突”,双方剑拔弩张。

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现如今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美方放不下所谓的“帝国情结”,他们自认为,无论美方对中国作出多么激烈的挑衅,只要在事后向中方“认个错”,主动展示出寻求沟通的姿态,这件事就能“翻篇”。但他们似乎忘了一个事实,现如今的中国已经完成了高度现代化,不再是软弱可欺的清朝。而现如今的美国也不是80年代,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高通胀率、高失业率在美国国内蔓延,企业造假风波不断,就连作为“定海神针”的美国军队,都曾爆出过数次贪腐丑闻。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如果依旧想“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和中国来打交道,那么结果只能会是碰一鼻子灰。

同西方打交道,中国有三大筹码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也是实打实的,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对华封锁日益紧密,欧洲也在试图对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去风险化”,中国似乎在几个月内,就遭到了来自整个西方的“莫须有”敌意。同时,在事关中国国家主权的台海问题上,美国开始高频词的大做文章。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美国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作出两手准备。

其一是“极限威慑”,美国很清楚的知道,威慑的目的是恐吓中国,使其不要发起统一之战,美国要用极限的军事力量,来显示出其参战的决心。现实中的案例就是,在外交上拉回菲律宾和韩国之后,美国率先就在直面台海的巴拉望地区设立基地,扼守解放军进入西太的巴拉巴克海峡。同时宣布在韩国、澳大利亚等热点地带部署核潜艇,在解放军发起统一之战的时候,这些潜艇能前出到台海附近执行“破交”作战,对我登陆船团构成致命性威胁。

其二则是“威慑失灵即参战”,在解放军确定发起台海战役的时候,美军直接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在面对这种危局之时,中国也还存在翻盘机会。

《联合早报》认为,在和美国以及其他的西方国家打交道时,中国目前存在三大筹码。

第一个筹码,中国向俄罗斯大量提供武器装备。毫无疑问,现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深陷俄乌冲突当中,武器装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如对面的北约产品,如果在此时,中国将“援俄”摆在台面上,那么美国必须得掂量掂量得失,因为在中国的外贸武器清单当中,包含着一整套信息化建军逻辑和配套设备,一旦完成交接,乌军将毫无还手之力。

第二个筹码,中国和俄罗斯组成军事同盟。现如今中国和伊朗、俄罗斯的关系都非常紧密,尤其是在反美事业上,已经有布热津斯基所说的“联盟”雏形,一旦美国逼急了,中俄彻底抱团,那么对于东西方的战略格局,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个筹码,中国可以发动武统之战。现如今美国试图把台湾问题国际化,鼓吹所谓的“地区稳定事事相关”,但从现实上来说,决定台湾武统与否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上,这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同样是一个很大的筹码,因为台湾岛内占据全球高端芯片加工的半壁江山,一旦出现半导体供应危机,西方引以为傲的高端制造业 恐怕彻底瘫痪。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如今我们讲追求经济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中国是既是世界上最大加工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下沉市场,在2022年更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西方国家在执行敌对行动的时候,必须掂量掂量“世界工厂”的分量。

不与中国合作,美国太愚蠢

不过有趣的是,美国的倒行逆施,也让一些专家学者看不下去了。

美国知名哲学家乔姆斯基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令人发指,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声称,美国要拉上欧洲人合作,以求拖慢中国的“创新”的步伐,但从事实上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上拥有最先进的技术,阻碍中国的进步,相当于站在人类生存的对立面,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美国现如今必须和中国合作,否则将会两败俱伤。

在我看来,乔姆斯基的言论非常正确,现如今的美国,国内“政治正确”固然大行其道。但他们所谓的“环保主义”者,只是借着环保主义的皮,来对他国的正常工业和生产进行攻击,一些无良媒体甚至宣称中国人吃肉,巴西雨林就会消失。

但如果纵观全球,没有实施去工业化,还能完成碳排放指标的国家,中国排在前列。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导致中国搞环保的难度也存在“集群”效应。但中国却没有被困难所吓到,在燃油管控上愈发严格,国标汽油的比重不断下调,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上持续发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并非夸夸其谈。

而且我们如果去看历史的话,其他国家在推行工业化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恐怖的污染事件发生,美国和英国都未能逃过这个魔咒,但中国人就是做到了,甚至还把环境治理的更好了,首都北京的连年沙尘暴已经消失无踪,但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把中国在西北的防风固沙,称之为“违背树的意志”,令人耻笑。如果美国政府无法改正这种“政治先行”的对华姿态,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拒绝合作,那么最后的苦果,恐怕要美国人民自己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