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要

适量增发非债主权货币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转化成公益品或储备或国民免费共享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主要精髓之一;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动态持续保障经济体GDP缺口最小化的同时通货膨胀发生概率确实可能增大,但此类增量非债货币导致的“非债通胀”之间接税的征收相对阻力更小效率更高,它能更高效地缩小贫富差距改善金融生态缓解债务危机…总体看“非债通胀”利大弊小。

1

非债货币利润补偿精髓简介

新宏观主义一句话精髓“主权货币购买公益商品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实物利润的价值实现提供常态化外生性货币源泉。”。用外生性非债务性增量主权货币购买相对过剩性实物商品让实物利润转化为货币利润的利润补偿就是新宏观主义主张的利润补偿。

新宏观主义理论的“非债货币”利润补偿方案提倡央行发行增量性非债务性主权货币购买(直接地或间接地)公共品,消除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同时累积国家公共资产,从而实现国家赚公益实物资产企业主体赚货币利润的双赢局面…

新宏观主义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过程中,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得以有效出清并高效转换成公益资产,市场主体宏观总体投资有了货币利润保障,可持续发展成为常态,国家赚得了公益资产,GDP缺口最小化(产出最大化)成为可能,市场和公益协同发展形成有机整体之“市场—公益”二元有机经济新体系。

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并非要替代传统债务货币金融而是与之协同改善金融生态,市场主体仍须向商行贷款进行投资产销商品,但因有非债货币利润补偿机制存在,市场主体赢利增多,经济系统中债权将大于债务(净债权=债权-债务=非债货币增量),传统金融债务风险必然降低。

央行增量发行非债主权货币的量也不是没有限制,而是要根据经济体债权债务分布情况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等动态试错性增减,原则上讲非债主权货币的量既能基本将市场相对过剩高效转换成公益资产又能保障市场主体宏观整体有合理量净货币利润,进而确保经济体可持续繁荣…

虽然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还较年青(张二寅著《新宏观主义》2014年出版标志着新宏观主义正式诞生),但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且给出的若干实践方案特别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混合经济可持续发展…

2

“非债通胀”可能性简析

本文“非债通胀”指的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因非债货币注入经济体后导致的通货膨胀。

新宏观主义理论的“非债货币”实指一国央行发行的不带债务性的主权货币,它天然地属于全民所有,所以它理当全部用于公益需求(若用于全民公益的钱仍用传统债务系统记为债务,则是全民公益债务,全民公益债务要还也是全民自己还给全民自己,所以它实质上非债务。),“非债货币”的使用不但不会给任何微观自然人带来债务还直接地宏观地增加了企业货币利润源。此类主权货币增量发行基于公益资产储备,其实质就是一种公益占款发行基础货币模式,公益占款发行的增量基础货币是绝对增量的高能货币。

非债主权高能货币的增发会否改善传统金融生态?它会导致什么样的通货膨胀?

中国的新宏观主义者们相关研究表明,非债主权高能货币的增发将因经济体中净债权(净债权=债权-债务=非债货币增量)的增加而改善传统金融生态进而降低传统债务危机发生概率;同时它也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通货膨胀。但此类通货膨胀(暂简称为“非债通胀”)是基于GDP缺口最小化前提下的合理通货膨胀,本质上讲它是良性的利于产出最大化可持续利于宏观分配时国民福利最大化,所以“非债通胀”完全可接受…

3

“非债通胀”合理性简析及其科学管理

剩余价值凝结于产品中导致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通货膨胀时,投资者产出的产品易卖出其实得的货币购买力也相对较大,所以投资积极性较大;实践也表明,在正常通货膨胀时期(危机时恶性通货膨胀除外)经济体的GDP缺口相对较小。反之,通货紧缩时,产出商品不易全部卖出,投资方不得不努力去库存,经济整体衰退…

增发额外的非债主权货币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转化成公益品或储备或国民免费分享,公益经济与市场经济可以双赢。基于此双赢的“非债通胀”即使真的发生了,也是GDP缺口最小化基础上的名义物价上涨表现,国民整体并不损失任何商品价值。

经济管理最根本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产出最大化,二是分配福利最大化,其他指标都应为此两目标让步。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之非债主权货币通过利润补偿市场主体整合公益与市场形成的“公益—市场”二元有机新经济系统是达成此两理想目标最高效的新经济模式。

市场主体有钱赚,投资必积极,GDP缺口相应最小,税收相对可以最大化,多次分配增加的国民福利就多。

除了税收的多次分配,国家也可用部分非债主权货币直接定向投放调节分配(此方案存在非债主权货币非公益化使用等道德风险,宜慎用),此也可总体增加国民福利。

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实物利润并非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因为非债货币所购之物本身主要是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大概率现象是相对过剩性库存产品平价性(或降价性)出清;显然,经济周期内注入一定量非债货币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性库存产品大概率并不会立即产生通货膨胀现象,但其对冲消费不足之通缩效果却可以立竿见影。

各周期动态注入一定量非债货币购买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商品转化成公益品同时,市场主体货币赢利就多了一种制度性保障,GDP缺口持续最小化成为可能,市场主体多周期赚钱累积结果就是经济体中有钱人越来越多,后期的通货膨胀压力确实存在,但这种压力又会被另一些因素所缓解甚至消除。

提高对有钱人的各类征税回笼一定量货币可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更重要的是公益经济发展后所积累的公共资产升级生产力后的后续各周期产出商品价值量必定更多,当其增量商品价值量大到一定程度时,通货膨胀很难发生。此提示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之非债主权货币的价值锚就是未来生产力水平提升后所对应的增量商品价值产出,所以既可以说非债主权货币的发行是“公益占款”性的又可以说非债主权货币的发行是“未来增量商品价值量占款”性的。

“非债通胀”的科学管理主要应着力于非债货币增发量的控制和投向。能足量购买周期内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库存量的非债货币量为其发行上限,实践中宜以“小步快跑”等方案试错调控之;非债货币的全民所有性决定了它的投向必须是全民公益;国家发展阶段宜以公益储备升级生产力系统为主兼顾公益品消费,国家发达阶段则宜以公益消费为主兼顾公益储备。

4

“非债通胀”间接税的高效性简析

传统通货膨胀利弊皆有,肯定它否定它的人多基于自身微观感受之经验,学界研究的各类结论也并不系统完善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

相对而言,“非债通胀”时的间接征税比传统通货膨胀间接征税更为高效。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相关理论研究表明,“非债通胀”即使发生,也是基于市场主体与公益发展双赢局面的良性通胀;因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宏观机制的存在,市场主体更易赚到钱所以承受通货膨胀间接税的能力必然更强,政府征收通货膨胀间接税的阻力相应就必然减小许多。

通货膨胀间接征税容易受到有钱人的集体反对但它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宏观总体边际消费,对后续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宜更加深入完善进而扬长避短地高效利用通货膨胀间接税为国民经济良性可持续保驾护航。

在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者看来,非债主权货币充分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有钱人,这些有钱人所赚的钱也是得益于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当国家通货膨胀征税总体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时这些有钱人也有义务自觉配合而不是反对。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体本身又利于市场主体后续周期持续赚钱,所以前期配合“非债通胀”的有钱人之间接税损失可以在后续经济周期中赚钱补偿。

综上,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积累公益资产同时让市场主体持续地有钱可赚,公益与市场双赢,有钱人越来越多…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为了提高国民总体消费边际,通货膨胀间接征税所得收入在多次分配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既必要又高效。

5

市场主体有钱可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才可持续。这些供市场主体赚的钱源于何处?传统方式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给商行形成基础债务,商行再通过债务乘数衍生出更多的债务货币形成贷款性投资累积M2债务等,市场主体间通过商品产销零和性竞争得到这些投资钱款,全体国民收入源于全部投资但因国民们阶段性有净储蓄,根据货币的宏观循环理论,在储蓄率为正的条件下,仅有消费需求的最终需求必然不足,结果宏观投资亏损,通货紧缩;企业减产保价,导致滞胀;央行不得不紧缩,债务负担加剧,发生流动性陷阱,大萧条爆发。百年巨变,周期不易。

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形成的“市场—公益”二元经济新体系中,市场主体宏观投资货币利润和国家公共资产增量都有了制度性保障,产出最大化就业最大化,存量财富和存量货币都将与日俱增,富人们会越来越多,但只要能基本动态地确保特定时空中可交易的实物财富总量(当期流量实物财富量+存量实物财富挂牌交易量)大于或等于其实际用于购物的货币量(当期流量货币量+存量货币取出用于购物的量),此时空中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即使发生了通货膨胀,只要实际财富在可持续地增加,这样的通货膨胀也是良性的;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名义物价上涨数十倍的是经济总量也实际增长了数十倍。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四十年前的低物价贫穷时代了!

中国特色混合经济成就实际上就是公益与市场系统协同的结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中国的国企央企以名义亏损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为代价为国储备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100万亿元人民币的亏损额实际并未真的损失了而是被国内其他市场主体赚走了从而促进了国内市场主体的可持续繁荣。综合总体看就是中国的混合经济实践共同繁荣了公益经济与市场经济,但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了,导致高效亏钱赚公益同时利润补偿市场主体的国企反而被自由主义学者们诟病为“僵尸企业”。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恰好契合中国混合经济,它理直气壮地为中国国企亏钱赚公益正了名。

仍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国企亏损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为代价为国储备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的好成绩为例分析,若没有这样的好成绩,其他市场主体就会少了100万亿元人民币货币利润,相关相对过剩库存商品就无法出清,中国经济绝对没有现今的成绩,同时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也不可能积累到位…

“亏损”100万亿元人民币为国储备积累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中的100万亿元人民币债务实际上就是全民公益债务(相关债务分布数据不详,可能包括一些地方或部门性债务,所以它并非全部符合全民公益债务内容,此处只作宏观近似分析所以将之暂看成是全民公益债务。),全民公益债还也得是全民还给全民自己,所以它实际上是非债务性的,中国管理层没必要被这种实质上为非债务的“债务”所困。显然,当把中国混合经济中国企为高效积累公益资产时所欠的公益债务非债务化时,就等同于直接用其公益债务量对应量的非债主权货币量补贴中国公益国企,此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中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转化市场主体相对过剩为公益品的核心思想就基本契合了。此提示以后中国混合经济可以名正言顺地更大胆更高效地使用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同时大力发展公益经济了。

中国当下的通货紧缩经济下行是多因所致。三年新冠疫情内需不足是其一,国外经济总体衰退外需不足是其二,传统债务观念束缚是其三…目前看,外需不足中国较难短期改变,打破传统债务金融观念束缚大力引入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发展公益同时多措施发力促内需,其综合效率相对是最高的。

6

结语

中国特色混合经济模式恰好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之“公益—市场”二元有机新经济系统契合,所以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中国的国企央企才能以名义亏损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为代价为国储备积累1300万亿元人民币公益资产,同时此100万亿元人民币的亏损额被国内其他市场主体赚走了从而促进了国内市场主体的可持续繁荣…提示以后中国混合经济可以名正言顺地更大胆更高效地使用非债主权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同时大力发展公益经济了。

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市场主体动态持续保障经济体GDP缺口最小化的同时通货膨胀发生概率确实可能增大,但此类增量非债货币导致的“非债通胀”之间接税的征收相对阻力更小效率更高,它能更高效地缩小贫富差距改善金融生态缓解债务危机…总体看“非债通胀”利大弊小。

2023年6月6日

第1经济,致力于学术研讨、产业监测和部门应用!

版权所有 非授权不得转载

扫码查看一綫企服小程序 共享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