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上,来自14个国家的参会代表在供应链领域达成了一项协议。这个由美国一手主导建立的所谓多边经济合作机制,早在成立之初就喊出过“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个协议对所有国家都有意义,但众所周知,这是美国和其盟友要夺回芯片产业领先优势,将中国排除在芯片供应链之外进而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举动。拜登政府一手牵头多国达成芯片供应链协议意味着什么?

自拜登上台以来,芯片政策就是其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领域之一。不论是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出台新版芯片法案,还是伙同日荷全面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及制造技术,都是在围堵中国芯片半导体产业发展。

而这一系列政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在芯片供应链方面捆绑盟友,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借机巩固美国在全球高新技术领域的霸权地位。所以,拜登政府一手牵头多国达成芯片供应链协议,一步步取代中国供应链的做法,预示着全球芯片产业已经风雨欲来了。

如何看待中方的反应?

面对这个由美国一手主导建立的所谓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中方先前做出过警告,但现在看来,中方的警告似乎是无效了。供应链协议的签署将会导致我国外贸行业即将迎来严峻考验,特别是对那些与东盟国家往来密切的行业企业来说被排除在供应链体系之外,无疑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因此,中方必须要有清晰的应对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对方式及未来走向

首先,中方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当前,中国有着完整的芯片产业链。中方应该不掉以轻心,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其次,加强与东盟以及其他潜在的贸易伙伴的合作。由于现有供应链瓶颈和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渐加强,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最后,中方需要加强经济外交和多边组织的合作,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对各种贸易伙伴施加压力,以达到更高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由于这个供应链协议的签署损害的不只是某个国家的利益,更是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主导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到达“半导体独立”的这个目标,都需要加强合作,而不是走捆绑盟友、损人利己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