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节课我讲了选题、素材、标题、结构,相信你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人物稿的写法。

后面我会从开头、正文、结尾、可读性等多方面,详细拆解人物稿的具体写法,绝对是保姆教程,细化到头发丝。

但今天我要暂停下,说一类比较特别的人物稿—真实人物稿。

这节课我要从4个方面讲述如何写好一篇真实人物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我极力大家推荐写真实人物稿?

什么样的人适合写成文章?

如何采访?

真实人物稿的详细教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掌握真实人物稿的写法,让你的人物稿写作之路又增加一道强有力的砝码。

1、为什么要写真实人物稿

不同于其他名人的故事只需要多方面整理素材,真实人物稿件需要你的采访、沟通,再把得来的故事、信息,整理出一篇人物稿件。

真实人物稿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也可以这么说,真实人物稿件需要你找到普通人身上的亮点,再把这个亮点通过细节和故事展现出来。

真实人物稿的优势表现在4个方面:

(1):个性化时代,人们更关注那些和自己一样的“小人物”故事;

(2):人工智能让写作门槛降低,但有竞争力的永远是那些真实、有温度有个性的人的故事;

(3):普通真实人物故事更独特,是独一无二的原创存在,独特性让你的文章更有壁垒;

(4):所有的编剧、导演都在寻找好故事,而真实人物因为扎根于生活,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决定了你可以靠真实人物稿件开辟更多的变现方式。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大号都在悄无声息的作出改变,真实的人物故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欣赏。

2、什么样的人适合采访并写成文章?

选题定生死。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事情,放在普通真实人物稿件上同样如此。

在核心篇选题上,我给大家曾经总结过带来七情的11大关键词:

爱国情、亲情、爱情/婚姻、友情、钱、财、权/地位、色、才、生老病死、未知。

结合普通人物稿的特性,我给大家总结了真实人物稿的选题5大关键点。仔细揣摩这5个关键点,究竟选什么样的人写成文章,对你来说就不是难点了。(1)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

共鸣不局限于一方面,职业共鸣、经历共鸣、情感共鸣都可以。

比如我曾写过的稿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篇纸媒记者的转型经历,从之前的人人受捧到如今工资腰斩受尽白眼,这是一个人的经历,却折射出了时代转变下,一群人面临的困境和尴尬,引起了不光是记者群体的很多人的共鸣。

这是一篇很幸福的人遭遇噩耗,丈夫突然去世的真实人物稿,能引起很多有同样遭遇的人的共鸣。

重男轻女是历史的糟粕,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深受重男轻女的伤害。这篇文章抓住的就是“重男轻女”这个点,讲了一个人的打拼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这类人的共同情感经历,共同的痛点。

当然还有很多的共鸣可以入手,比如考编的经历、艺考的经历、炒股的经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与钱/财/地位相关的

作为凡夫俗子,与钱有关的都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或者注意,真实的人物稿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比如某个行业赚了多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赚到钱发生了地位上的改变同样也很吸引人。

(3) 未知/引发好奇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对那些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更好奇。

有对自己不熟悉的职业好奇的:

有对自己不熟悉的经历好奇的:

有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好奇的:

(4) 逆袭/励志故事

鸡汤类的内容总是让人诟病,但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却总是让人百看不厌。尤其是那些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也让我们共情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可能性。

(5) 引发表达欲的故事

什么叫表达欲?就是对一件事大家都有想说两句的想法。

那什么事情容易让大家有表达的欲望?就是一件事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理解、态度、做法会有天然的不同。

有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感觉。

比如我这一篇《我,58岁的老太太,卖手抓饼4年挣20万,有钱媳妇也孝顺了》,就是一篇成功激发读者表达欲的故事。

首先,天然的“矛盾”,婆媳矛盾,会让婆婆、媳妇站成对立的两方,这两方每一方都有一肚子的委屈和话说。

其次,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居然靠卖手抓饼4年挣了20万,那有同样创业经历的、创业失败的、对此有怀疑的都有很多话想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支持你,或否定你,或怀疑你,或者仅仅只是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我还在评论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达欲,就是很多人居然对“58岁是不是老太太”这个说法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就还挺有趣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能让人有评论冲动的话题:

爱狗和吃狗肉的人、相信因果论的人对这个话题都想说两句。

宇宙的尽头是考编,对于体制内稳定工作和自由职业的讨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经历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大城市还是去小县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没有对错,只不过是经历、身份、看法不一样,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对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