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阿迪达斯Pride 2023系列中的一则女式泳衣海报,一经发布就惹来非议无数。

先上图,看看你是什么感受,请集中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够了么?

不够的话,再给你来一段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阿迪达斯模特海报翻车,有种强烈的视觉被强暴了的感觉!

映入眼帘的浓密的胸毛, 妖娆的身姿以及快要溢出屏幕的男性气息,还有那裆部明显的隆起,差点是把我的性别认知给整混乱。

太辣眼睛了,是不是?

是不是感觉眼睛被强暴了,不敢看?

是不是心里在嘀咕,啥玩意这?想马上划走或关掉,想求一双没看过上面图片的眼睛么?

是就对了,说明你已经成功的被引起不适,成功的被你嫌弃和抵制,更是犯了众怒。

01

阿迪达斯这组海报到底怎么了?

六 月 ,除 了 有你熟知的 六 一儿童节和端午节, 在国外还有 一个特殊的 节—— 骄傲月, 所谓的“骄傲月”指的就是全球性少数群体,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无性别跨性别人群等的专属月份。

我们知道品牌营销日常操作,是要做节日营销,热点营销的,品牌要借热,跟随热点做营销,表达出品牌对节日人群的亲近,认可,由此引发人群对品牌的好感和认同。

而Adidas为了纪念“骄傲月”的到来,做节日营销, 推出了一款名为“骄傲”的女性泳衣,而且请模特拍了组海报, 画风长这样↓

这好像是找了一个男模来拍这个图片是吧?是男模没错是吧?应该没有错。我有点迷糊,请理解下!

“搞反串,博眼球”是广告营销圈有用的手法,从这点看,Adidas这波操作没有问题。

但,恰恰是这波骚操作,引起了网友强烈的不适,以及海量的非议,不仅没有让品牌借热营销出位,反而让品牌声名狼藉。

02

讨好小部分人,“伤害”大部分人

Adidas的流量密码作死之道)

不知道是不是早上起猛了,导致头晕,让这个看这个世界的方式都有些不同了。

一个正儿八经的品牌,谁会头脑发热去做这种辣眼睛的事情?

细查之后发现,人家用的还不是男性,而是一个有着男性外貌的跨性别者,这确实也符合借势“骄傲月”(The Month of Pride)的热点营销需要。

但,问题是什么呢?你把这个分类放在女装专搞啥,你几个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跨性别者代表女性呢?凭什么!

这是要抹除女性么,这样的得罪半边天的事儿,他居然也能干得出来!你把这个放在跨性别专区不好么?

由此,引发了海量的非议,看下被辣到眼睛的网友怎么说:

前游泳运动员和女权活动家 赖利·盖恩斯 (Riley Gaines), 在推特对此发表评论:

我不明白为什么公司会这样做。他们本可以说这件衣服是男女通用的,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有抹杀女性的嫌疑。真的好奇,为什么我们几乎看不到这点。女式泳衣的裤裆设计没有凸起 。

同时,共和党女议员 Marjorie Taylor Greene 也抨击 Adidas 的行为,质问:“是谁让这些大公司为了市场营销向不足1%的跨性别人群而孤立了半数人口的女性?” 。

南卡罗来纳州代表 Nancy Mace 则表示:“我还记得女性模特穿着女性泳装的场景,而不是男性。”

同样被Adidas广告画风给辣到眼 的,国内各位网友们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到底是为女式泳装,还是为跨性别者的泳装?这么干,只能引发网友的反感、抵制、非议。

不过,这件事情确实让 Adidas狠狠的露了下脸,虽然是被骂,被非议,被抵制。但好歹也上了一次热门不是么?

你细想下,为借小部分人群 LGBT+群体 的热点, 在 “ 骄傲月 ”请一个男跨性别者模特,为女式游泳衣,拍了一组海报。为展示品牌“包容性”,而讨好一小部分人,而“伤害”大部分女性的感情,激发网友非议,而获得大量曝光与关注。

Adidas是不是找到了“新型流量密码”?这事儿,能这么干么?有点被这迷之操作惊到了。

如果是给少数群体的衣服,但你又分在女装区,这是纯纯找骂!

03

性别多元化意识抬头,跨性别营销要怎么搞?

其实,相较于国内,国外的LGBT+性别人群,已经不算特别小众的人群了。其群体影响力也渐渐渐变大,让政府和品牌都不得不重视起来。

从美国颁布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到海外多个品牌启用跨 性别模特和艺人做营销,在如今 性别多元化意识抬头 的欧美市场里,算是常见的动作了。

“同志营销”、“跨性别营销”,其实也不是那么特别难以接受,品牌们可以用,但能乱用,更不能乱搞。否则,给品牌带来的就不是增溢,而是自杀性的爆击。

比如,

Nike之前也曾邀请的 跨性别者Mulvane( 男跨女,还没做完性别手术 ),宣传自家的女性运动内衣产品,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阿迪达斯模特海报翻车,有种强烈的视觉被强暴了的感觉!

怪异的动作,夸张的表情, 再加上让人迷惑不清的性 。一度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甚至还引发了民众的抵制运动,有网友愤怒,要烧掉已经购买的运动内衣。

这种翻车事件,除了Adidas、Adidas之外,美宝莲、Bud Light(百威淡啤)等,都尝过了“失败的滋味”。

跨性别营销,品牌无论在找代言人还是kol进行合作时,都要 充分考量双方的适配度,以及跨性别艺人个人的口碑与形象,甚至相关物料的分类与投放都要注意。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尖锐的话题。

比如,2019年维密“ 性别歧视”,业绩大幅下滑之后,紧急合作跨性别模特瓦伦蒂娜·桑帕约, 她的形象就与维密秀十分贴合 。

此后,品牌Chanel也迎来了美妆广告的首位跨性别模特Teddy Quinlivan,与品牌也是高度吻合。这算是时尚巨头掀起了跨性别合作的浪潮。

回头再看看Adidas这次的操作,实在是脑袋抽风了,找骂!有耐克的前车之鉴,却视而不见。

诚然,现在常 规营销,已经让大众会审美疲劳,不容易出圈,让品牌营销效果打折扣。

但剑走偏锋的非常规操作,一但操作不好,品牌肯定会遭到反噬,得不偿失。搞扩大化+矫枉过正,就成了另外一种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