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已无法满足当下汽车行业的疯狂内卷,有车企直接上演什么叫"捅刀子"。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开声明,4月11日,其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参数图片)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巧合的是,25日正是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之日。面对长城汽车的举报,比亚迪也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比亚迪认为,上述检测报告无效,强调其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还表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那么,长城汽车公开举报比亚迪,究竟是"吹灯"还是"吹哨"呢?

祸起油箱?达不达标难下定论

作为未来十几年内最有效的减碳技术之一,混合动力技术正被越来越多车企厂商们布局研发。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均推出各自混合动力系统。比亚迪的混动技术称为DM-i超级混动,只提供插电式混动车型。长城的混动技术称作柠檬DHT,该系统同时支持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两种动力模式,近期又推出了Hi4双电机双轴分布四驱插混技术。

据专家介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采用纯电模式行驶时,由于发动机长时间不运转,燃油蒸发的气体就会积累较多,导致燃油蒸发不符合法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插混车型一般采用高压油箱,油气会在高压下继续留在油箱内,到发动机运行的时,才会经过碳罐进入气管。

而在长城汽车眼中,稳坐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的比亚迪,并没有在最畅销这两款车型上采用高压油箱,其整车燃油蒸发排放水平存在违反相关法规要求。一旦该举报属实,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轿车和SUV,将存在召回的可能,比亚迪也将面临巨额罚款,成为类似当年大众汽车"排放造假门"一样的丑闻!

不过,燃油的蒸发检测要按国家有关标准,由指定机构进行。单凭长城的检测结果,暂时还无法得出比亚迪"排放不达标"的结论。

故意搅局?恰逢亚迪宋冠军版上市

值得玩味的是,长城汽车发布举报声明的当日,恰逢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据官方消息,新车售价为13.58万-15.9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与近期上市的哈弗枭龙高度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内人士评价称,相比较售价区间更低的枭龙,宋Pro DM-i冠军版的尺寸更大,纯电续航更长;和更高配的枭龙MAX相比,宋Pro尽管尺寸稍逊且没有四驱系统,但纯电续航稍长且整体售价更低。更不用说在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销冠比亚迪和长城相比,拥有更强的消费者认同感。

显然,比亚迪的新车,让长城寄予厚望的枭龙系列车型,腹背受"迪",相当难受。在乘联会最新公布的4月国内汽车厂商零售量排名中,前10名根本就没有长城汽车的身影。而作为长城汽车逆转在新能源领域被动局面和当前市场颓势的关键产品,如果哈弗枭龙系列再有闪失,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无疑将难上加难。

长城择日公开之"举",虽貌似理直气壮,但不乏故意搅局之嫌。

"吹灯"还是"吹哨"?权威检测数据说了算

这几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由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国内车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自主品牌间和谐氛围逐渐被竞争压力掩盖。在此过程中,长城汽车与比亚迪也开始成为彼此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举报背后,是两者之间越来越大的销量差距与竞争压力。

2021年,比亚迪全年销量约73万辆,略低于哈弗品牌的同期77万辆销量,与长城汽车全年超128万辆的销量数据差距甚大。但在销量结构上,彼时的比亚迪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崭露锋芒,其59万辆的销量成绩更是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的4倍多。

2022年,比亚迪全面转型高速迈入新能源赛道,累计销售超18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超150%。其中,比亚迪宋销售47万辆,取代上一年的哈弗H6成为SUV市场的年度销量冠军,而哈弗H6全年销量只有25万辆,同比下滑29%。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超55.2万辆,同比增长92.81%;实现净利润41.30亿元,同比增长410.89%净利润。而长城汽车销量仅22万辆,同比下滑22.4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89.34%。

数字也许有点枯燥,但很能说明问题。长城的汽车不仅没以前好卖了,而且利润也大幅缩水。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过去的"井水不犯河水",而是"零和博弈"。

此前,长城汽车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叫板竞争对手。在5月15日的哈弗品牌之夜活动上,长城汽车就指出,"一些品牌在竞争中,赢了销量,输了底线,毁了行业品牌,我们绝不答应。"而在今年更早之前的3月10日,长城汽车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方面宣布悬赏1000万元打击水军。有评论指出,实际上针对的就是比亚迪。但涉及到产品问题的举报,尚属首次。

今年车企压力确实大,无论传统车还是新能源车,日子都不好过。作为有一定产销规模的车企,长城汽车跟比亚迪不惜撕破脸、捅刀子,究竟是"吹灯"还是"吹哨"?要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当务之急,就是相关部门尽快介入调查,拿出权威检测数据,还事件以真相。